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

拜延回到瀘州舊城,叛亂早已經消停了,除了達魯花赤也罕弟斤被刺殺,還有十來個落單的巡丁被殺,州城府庫和城隍廟等十幾個地方被人縱火,但火勢已被控制,除此之外並沒有更大的損失。

看得出城內作亂的歹人頂多也就幾十人的規模,根本沒有掀起太大的浪頭。拜延把張庭瑞罵了個狗血淋頭,同時也狠狠訓斥了幾個駐軍將校,只知道在城內刮地皮,日子過得太安逸了,區區幾十個亂賊都搞不定,還要勞師動衆請來大軍支援,一幫廢物。

“大帥!找到了!找到了!”

拜延破口大罵之時,一個親兵興沖沖跑來邀功,連喊著“找到了”。

“放肆狗才!找到什麼了,沒頭沒腦的!”

“找……找到也罕老爺的腦袋了!”

還以爲是什麼呢,原來是也罕弟斤的腦袋被人從州衙後面的陰溝裡找到了。

“下去,好生拿去讓人收斂了!”

拜延沒好氣的揮手讓親兵滾蛋,這都是些什麼事兒!堂堂瀘州達魯花赤被人割了腦袋扔在陰溝裡,上千兵馬被幾十個歹人嚇的不敢出門。

“傳令下去,全城搜捕亂賊,有嫌疑者一律誅殺,周圍十戶之內不留活口!”

只怪元軍自己,當初把瀘州城牆全都拆了個乾淨,四面漏風的城內又如何抓人?行刺者又不是傻子,做完事早都不知跑到幾十里路以外了吧!

拜延當然知道這點,正因如此他纔要大開殺戒,既是爲了報復不安分的宋人,更是一種血腥震懾。

三四千兵馬人喊馬嘶,正打算從州衙外派往全城開展報復性屠殺。

幾騎快馬急匆匆的趕來,打斷了計劃。

“報!大帥!神臂城營地被宋軍偷襲!”

拜延心裡咯噔一下。

“壞了,中了宋賊調虎離山之計了!”

儘管對於宋軍是如何進入瀘州城裡搞破壞百思不得其解,但按照拜延的直覺,這兩件事必然是有聯繫的。

“調集人馬,快隨我走神臂城!”

趕了幾十里路,連屁股都沒坐熱,又得趕回去了,有夠折騰的。

……

神臂城內,用繳獲的糧食煮了幾十鍋熱粥,闔城軍民吃了個飽脹。雖然局勢依舊嚴峻,但援兵的到來讓大夥兒都有了希望。

有時支撐著人活下去的,未必僅僅是實體的東西,還必須有內心裡的希望。

“哈哈哈!照此下去,老夫還能再守十年!”

這是幾個月來神臂城的主心骨王世昌第一次開懷,笑著笑著就哭了,放聲痛哭。

想想那麼多徒勞死去的同袍們,想想山城中人相食的慘劇,他怎能不悲熗,十幾個月了,城中人口減少過半,但他的堅守,終於沒有白費……

如果援軍早來一日,說不定那數百名勇士就不必死在暗溪碧。

如果援軍遲來一日呢?他不敢去想!

歡慶以及悲悼。

這一夜神臂城無眠,不僅僅是因爲肚子被稀飯脹的難受。

東門外忽然又發現亮起數十支火把,城頭上恢復了部分氣力的守兵們立即警惕了起來。

王世昌與何紹基、李世遙一起上城查看。

來的人不多,大約二三十個,不像是元軍的反撲,按理說元軍也沒有那麼快的動作。

“何都督!李參謀,是咱們回來了!”

來的是副都督王安節,按照分工,由何紹基、李世遙負責夜襲元軍營地,王安節負責搞亂瀘州讓敵人分兵。

王安節只有不到三十人,但卻超預期的實現了目標,尤其是刺殺瀘州達魯花赤也罕弟斤的行動堪稱完美,使得瀘州人心惶惶,緊急向拜延求救,調出了神臂城東門的元軍主力,這才使得何紹基等人的突襲得以如此順利的實施。

“太守勿慌,是自己人!”

李世遙聽出城下呼叫聲,向王世昌解釋道。

衆人心下大定,又有外援到來了。

王安節乃是已故合州名將王堅之子,川東諸將與老帥王堅有著很深的淵源。如今鎮守重慶的川東宋軍主帥張鈺就曾是王堅的副將,並曾在王堅走後繼任合州守將,王世昌本人也曾作爲王堅的部下。

見到老上司的兒子,王世昌激動的無以言表。

王世昌和王安節當然相識,多少往事浮上心頭。

二十年前,兩人都是少年,曾經在釣魚城並肩作戰,飛石擊斃韃酋蒙哥,那樣的大勝還恍如昨日呢!

現在堅守的釣魚城的是老帥王堅的次子,王安節的二弟。

王安節、王世昌、王立,等到三個王湊到一塊,四川的光復就可期了吧!

……

拜延還是遲到了一步,東門營地已經一片狼藉,宋軍得手後剛剛撤走,並且掠走了營中馬匹和糧草,想必又要緩過一口氣來了。拜延卻氣的差點一口氣上不來,數月辛苦白費,只能頓兵神臂城下繼續望城興嘆了!

現在神臂城得到了數百生力軍的支援,並且其中有名將,有參謀,有精兵,還有中興軍的優秀醫官和工匠。入蜀的先遣隊全是百裡挑一,多功能的人物,他們的到來讓這小小山城的戰鬥力迅速上了一個臺階。

從第二天起,緩過氣來的宋軍開始了報復性反彈,首當其衝的便是西面神臂嘴下的紅米灘。

有這個灘頭陣地的存在,讓神臂城的守軍如鯁在喉,關鍵是灘頭被佔、神臂城唯一的渡口失守,山城就失去了向外交通的水上通道。

這次的援軍中有幾十名具有工匠技能的士兵,指揮衆軍民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搭建了幾架做了配重改造的投石車,也就是回回炮。

紅米灘面積有限,不到一千名元軍一半駐守船上,一半在灘頭上駐壘,距離城下最近處不到百步,但城頭的滾木礌石輕易也砸不到他們,只能看著他們在眼皮底下活動。

有了回回炮形勢就不一樣了,炮石居高臨下,一次比一次打的準,非但灘頭的元兵,即便窩在神臂嘴外的元軍戰船也都在射程之內。

中興軍的工匠們又教導城內百姓在茅坑裡取土熬硝,配成少許火藥,做了幾個土製震天雷,通過回回炮射往紅米灘。

效果是顯著的,元軍千戶旦只爾終於招架不住,帶著人抱頭鼠竄而去。

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
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犹县| 武定县| 甘洛县| 油尖旺区| 区。| 中宁县| 思南县| 青阳县| 巴楚县| 遂昌县| 延寿县| 温宿县| 纳雍县| 黑河市| 个旧市| 福建省| 大厂| 千阳县| 四会市| 汉阴县| 任丘市| 巴东县| 大关县| 丰原市| 会同县| 舒兰市| 永嘉县| 全州县| 萨嘎县| 台中县| 黄平县| 丁青县| 正镶白旗| 六安市| 临清市| 钟山县| 洪雅县| 高青县| 长春市| 金川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