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

趙孟傳逃了,又一次成功的在危險來臨前溜之大吉。

所以說他之前的這一番千里勤王也不是白去,別的沒學會,至少是把跑路的技能練了個滿級。

基於豐富的跑路經驗,趙孟傳早在竄回慶元之初就已經策劃好留了個後手。首先是從臨安帶回的幾百個親兵,都是重金收買,各種好處餵飽了的,可以確保忠誠。其次是府衙後院悄悄藏了金銀細軟,並開闢了秘密小門,老早就探好路線,緊急時無需準備就可以隨時出走。最後則是在甬江南岸置下幾隻小船,晝夜有人,風聲不對就能開溜逃亡江北。

有這樣詳盡的準備,跑起路來事半功倍。不過以前每次逃跑都是趙、謝、週三人的金牌組合,這次卻只有趙孟傳和謝昌元兩人了,另一位資深“逃友”周進已經在慶元府衙丟了性命,不能再繼續陪伴這漫漫逃跑路了,這讓趙孟傳不免有點憂傷。但儘管少了一位隊友,也不影響這個最佳逃跑組合的效率,這一次,仍舊不失爲一次成功的跑路,勝利的跑路。

等到四明軍攻破府衙四處搜捕之時,趙、謝二人早已經帶著百十個死忠親兵從城北達信門出城,乘船渡到了江北,再往西折轉逃向慈溪,投奔駐守那裡的元軍去了。

這一天,城中的戰鬥並不激烈,關鍵是圍繞府衙有過一番爭奪,趙孟傳精心佈置起來伏擊四明軍將領的數百刀斧手還算有一點戰鬥力,趙、謝兩人開溜前搬出大箱的金銀財物激勵士氣,臨陣殺敵都明碼標價,許諾只要守住府衙全部升官發財。這些人不明所以,重利輕死,卻很好的掩護了趙孟傳等人的逃亡。

另一方面,徐應鑣、李申南等人威信尚未完全確立,上下指揮還不算特別暢通。後來兩人親臨一線,指揮四明軍結陣攻擊,撞塌了幾處院牆,才突入府衙將幾百刀斧手全部肅清。等到這時,點名要抓的趙孟傳當然早就已經跑得沒影了。

剩下的戰鬥就輕鬆多了,主要是拿下慶元六座城門的守衛。四明軍的人數不多,勤王以來,最初的三千多人經過歷次戰事損耗還沒得到太多補充,如今也就兩千出頭點,除了要安排府衙等地守衛,剩下所有人能派出的都派出去了,每座城門頂多只有兩三百人的攻擊力量。

相比之下,趙孟傳招募的嘍囉們人數要多得多,亂七八糟的各樣城狐社鼠都被招徠,足足湊起來四五千人,比之勤王時周進的中軍人馬還要多些。從前幾日起,趙孟傳就利用各種機會,對各城門守衛力量進行調整。四明軍基本上都被調防,換上自己的嘍囉兵,不管有用沒用,使勁往城頭塞人,最終每個城樓上都不下千八百人,平均起來是攻城部隊的兩三倍。但是戰鬥力就很不敢恭維了,除了北城的達信門因爲是趙孟傳最重視的,做了點輕微抵抗,其餘各門都是一衝就散,甚至喊兩句話就乖乖繳械投降了。

天黑前後,六門盡皆易手。而這時候張鏑等人方纔從資教寺救回袁鏞,往府城方向趕,前驅的陳復等五騎先打馬來到了西城的朝京門下,向著城頭喊話叫門,很快便打問清楚,慶元府已經在自己人手上了。不過城上戒嚴,劍拔弩張的,並不相信城下來人的身份,陳復等人沒法進去,城內也沒有派人出來。

這事好辦,只要把袁鏞請來,在城下露個臉,一切不就真相大白了嗎。

“袁先生、礪鋒,問清楚了,守西城的是四明軍的弟兄。”約摸過了半個時辰,騎馬前去探查的陳復等人折返回來報告情況。

“有沒有別的情況,趙孟傳什麼動向,沒下手嗎?”

“城上戒備森嚴,其餘的情況不肯說,咱也無路進城。”

張鏑聽了回報稍微放心,至少沒有發生最壞的情況,看起來慶元府城還沒有被趙孟傳賣掉,四明軍也還尚在,但城中情形仍有很多隱憂,很多疑惑未解,不過陳復也沒能打探到更多情況。

“繼續前進,先去西城達信門看看!”

西城門樓,一隊隊士兵舉著燈籠火把,往來巡邏。中軍傳令官李申南在此巡視,正指揮著士兵們分段把守。

張鏑一行趕到城下,袁鏞聽到城頭說話指揮的人聲,頓時喜道:“是我帳下李申南,西城可無憂了!”

於是趕前幾步向城頭喊話道:“城上可是李申南,我是袁鏞,請開城門!”

城上見有人靠近,正緊張的嚴密戒備,一聽袁鏞喊話,才知是主將回來了,都是驚喜萬分。

“先生回來了!”

李申南忙下令開門,將張鏑、袁鏞等二十餘人馬放進城去。

進城方知這一天裡發生了一番大變,雙方都是劫後餘生。很快徐應鑣也聞訊趕來相見,便一同就近去了府衙。

府衙中遭埋伏而死的十二名四明軍將領的屍體都被擡出來安置於大堂,袁鏞失聲痛哭,這些都是他往日最喜愛的學生,一路追隨,看著他們在軍中逐漸成長,這是袁鏞畢生的心血和希望所在,誰料一日之間全都失去了年輕的生命。這於袁鏞而言,完全不亞於辛苦培養大的子女半路夭亡的痛苦。

其中最讓他揪心的還是生死未卜的戴曾伯,公允的講,另外十幾名學生加起來的分量也未必比得上戴曾伯一人。陳安上死後,戴曾伯已成爲袁鏞心中唯一一個繼承人人選,他已經失去過一位最親愛的學生,萬萬不想再失去一次。

另一位好友,慶元府府學教授魏良辰則爲了保護自己最鍾愛的這位學生死於亂兵之手,留下一個七歲的小兒魏修元,這更增添了幾分悲傷。魏修元與袁鏞的兒子袁澤民正好同歲,袁鏞當即決定將這父母雙亡的可憐孩子收爲義子,以告慰生前好友兼同仁魏良辰的在天之靈。

這一次,四明軍上層將領損失慘重,袁鏞被趙孟傳害的幾乎只剩一個光桿司令,外加一個重傷昏迷的戴曾伯。

趙孟傳,你好狠,設此絕戶計,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
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西城区| 曲靖市| 历史| 乌兰县| 澄城县| 五峰| 广水市| 清苑县| 莫力| 建瓯市| 大方县| 旬阳县| 凤凰县| 应用必备| 鹤庆县| 沂南县| 麻阳| 柳河县| 什邡市| 巴彦淖尔市| 南投市| 安福县| 镇原县| 昌江| 平陆县| 宁南县| 岚皋县| 屯门区| 育儿| 玛多县| 吉林市| 松阳县| 上饶市| 万安县| 宁波市| 南昌市| 临泉县| 依安县| 伊金霍洛旗|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