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

海峽兩岸的交流貿易歷史十分久遠,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常有商船在流求與大陸之間貿易。到了隋代,隋煬帝遣虎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招撫流求,當地土人見大艦以爲是商船,都很高興跑來貿易。(《隋書.陳稜傳》“初見舡艦,以爲商旅,常來軍中貿易。”)可見當時大陸往島上貿易的商船已經很多,當地人纔會產生這樣的誤會。到了宋代,貿易更加繁榮,來島的商旅更多,以至於向來只願以物易物的流求土人有些竟已接收宋朝錢幣。

閒話少敘,說回澎湖。轉眼到了出行之日,張鏑聚齊衆人,除了留守屯墾的一百多人,其餘一百八十餘人將五隻船全部開出,向東半日就看見了流求海岸,再根據嚮導指示,轉向東北而行。此時刮的是偏北季風,與船隻相逆,且海峽間風力加急,故而難走。好在中國人從春秋戰國時就已經使用縱帆,可以船行八面風,只要不正對著來風方向,便可以走之字形線路前進,速度也並不慢。

沿著海岸行進了五六天,已來到流求島北部海域,不久見到一河口,嚮導表示到地方了。河口寬闊,水勢平緩,可以行船,逆河而上七八里後見到了村寨,下船在嚮導帶領下往村寨走去。看寨中人穿著與土人無異,或穿麻布套褲,或穿直筒的腰裙,分不出誰是漢民,只有開口時聽他們說的是一口北方漢話。

漢寨的頭領姓嚴,名爲嚴升乾,自稱出自山東大族,幼時隨家人出海,漂至流求,遂合族定居於此,至今已四十餘年了。久在番部之間,族人多與土著通婚,漸漸入鄉隨俗,唯有年長些的仍說漢話。張鏑告知來意,要招一些人做嚮導、通譯,嚴族長十分支持,也有不少人前來自薦,張鏑挑選了十幾人,讓人從船上取來一些商貨,提前作爲報酬,又請他們通知臨近土人前來貿易。

停駐半日,陸續有土人前來,這些土人與寨中漢民服飾相近,但外觀差別卻很明顯。一是不論男女頭髮都被截短,長及前額爲止。二是手臂、身軀以及臉上都紋滿了蟲蛇花紋。三是不少人都鑿去了一兩顆門牙。(臺灣土著多有斷髮、紋身、鑿齒習俗。)據通譯介紹,最近的是凱達格蘭族,往南一些有泰雅族,西南有道卡斯族、賽夏族,東南是噶瑪蘭族。各族涇渭分明,因而來交易的大多是本地凱達格蘭族人,噶瑪蘭族與凱達格蘭關係倒密切,不過距離稍遠。若要與其它各族交易,需得派人前去才行。爲此,張鏑有了在此地設立貿易站的想法,如有了固定的貿易站就可以派人常駐,往山中收集各類土貨,由澎湖定期派船來運往泉州等地銷售。

停留四五日,遠近聞訊而來的土著有好幾百人,帶來的貨物最多的是獸皮,有鹿皮、豹皮、麂皮等,其次則爲肉脯、肉乾,還有少量土民織的細麻布,及糧食、魚乾等。其中獸皮、細布價值較高,轉手就可賣出,肉類、糧食等可運回澎湖儲存自用。張鏑用來交換的則是瓷器、漆器、絲織品,但土人對這些東西興趣很有限,倒是對鐵器特別熱衷。一把匕首可以換五張鹿皮,一把斧頭更能換十幾張獸皮或一大堆鹿肉。可惜張鏑事先準備不夠,船上的鐵器並不太多,甚至把士卒們的兵器也勻出來一半,都還擋不住土著們的熱情。直到通譯宣佈沒有鐵器了,只有瓷器、漆器、絲綢和茶葉了,土著才慢慢散去。這樣一來,諸多商貨只有瓷器、絲綢換出一點,漆、茶幾乎無人問津,反倒是是船上自用的鐵器都被換光了。

結果就是原先貨倉裡的東西基本未動,還多了上千張獸皮,及大量的土貨。不過流求原本就不是張鏑主要的貿易地點,此次探查主要還是爲了熟悉情況,擇機設立據點。

貿易過後,張鏑通過嚴升乾與本地凱達格蘭族酋長見了面,張鏑提出要向酋長買地建房,酋長爽快答應了。土著們對土地產權的概念十分淡薄,因爲這時期的流求還是地廣人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提供了比較豐富的食物。而且他們的農業生產還處於刀耕火種的階段,在一處種上幾季,土壤肥力下降後就放棄拋荒,另種一處,被稱爲“遊耕”,不像中原人土地金貴需要精耕細作。同時,對於酋長本人而言,他在部落制的社會裡本來沒什麼特殊權利,樂得通過這樣的交易彰顯自己的存在。於是張鏑用五把短刀外加兩個銅壺的代價換下了河流以東一大片荒地。

凱達格蘭族所居區域在今淡水河周邊,範圍大致爲今臺北盆地區域。張鏑買下的荒地則在淡水河東、新店溪北,二河交匯之處,河水在此拐了個彎,適宜船隻停泊。

通過酋長之口,宣示了土地歸屬,土著民們並無異議,他們看來這只是一塊無人耕種的荒地而已。張鏑卻視若至寶,決心在此建立流求島上第一座據點。先將各船上所有人員都集中起來,又請嚴升乾幫忙叫了當地漢、番民過來幫忙,二三百人砍竹伐木開始建寨。這倒很符合番民習俗,氏族社會的人民比較樸實團結,往往一家造屋,合族都來幫助。張鏑劃定了邊長各百步的一塊方形區域,四周挖出排水淺溝,沿溝內側建起一圈木柵欄,欄外遍栽刺竹,幾十間房屋則沿柵欄內整齊排列,中間留一塊大空地,整個寨子成一個“回”字。房舍結構與當地土著房屋類似,以竹木爲架,高腳樓樣式,下層中空,二層住人。房屋外側皆開窗,既是瞭望口,也是射擊孔,具有一定的防禦性。

人多力量大,幾百人造一小寨進度很快,不及半月便已落成,衆人都是喜悅。張鏑派人搬來酒肉,就在新落成的寨子中間大空地上宴請大家,船隊成員們與本地番、漢民衆濟濟一堂,美酒佳餚、歌舞聯歡,熱鬧了一整夜才散。

新寨既已建成,張鏑也不能長久滯留,需回澎湖。留守人員張鏑已有計劃,便是那二十七名降賊。新寨被定名爲自新寨,意爲讓人在此改過自新之意。二十七人中,有一名爲鄭狗的,原是個小頭目,爲人很伶俐,改造的很好,在這些人中也比較有威信,便被任命爲這自新寨的首領。

島上第一個據點,原本地位重要,不應由降賊駐守,但此時張鏑手上人員金貴,很難再抽出人手。且開拓最難,容易死人,就讓這些俘虜在此作爲試驗,看能否度過這最初艱難的時期,就當是勞動改造了。

臨走時,張鏑再三囑託鄭狗,在此好好做事,千萬與土著處好關係,不可擅自開釁。同時多往周邊探查,作爲今後開拓的耳目。並約定每月由澎湖派船送來給養,同時送來商貨,以自新寨爲貿易站,與土著交易。

從本已不足的兵器中留下十幾件刀劍槍矛,因降賊中有幾個會使弓箭的,又留下弓矢五副,讓留守人員稍有自衛之力。其餘衆人仍舊原路返回,五隻船都被帶走,往澎湖而去。

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
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河曲县| 琼中| 房山区| 正蓝旗| 台湾省| 思南县| 兴国县| 洪湖市| 花垣县| 登封市| 广德县| 德格县| 海阳市| 东阿县| 永济市| 龙里县| 唐山市| 博罗县| 彭山县| 茶陵县| 德庆县| 江川县| 双江| 鸡东县| 浠水县| 尼玛县| 承德市| 东辽县| 涿鹿县| 遵化市| 五家渠市| 景宁| 大埔县| 蒙阴县| 皮山县| 吉木乃县| 和林格尔县| 广德县| 青河县|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