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

陸十千在山東已經紮根了一年多,一開始受陳閔的指揮,但陳閔是個大老粗,幾乎要把這支隊伍重新變成攔截水道收保護費的海賊。

有鑑於此,張鏑在第一屆中興大會後就把陳閔收回本部做了中興水師的主將,山東暫交由陸十千代理。後來周黑炭被委任爲山東特派員,把中興社的一整套行動模式帶了過去,大力整訓隊伍,鞏固根據地。

該部活動的範圍主要在膠東一帶的登州、萊州、寧海州三州之地。該地依山憑海,遍佈著條塊分割的山地丘陵,海岸蜿蜒曲折,港灣岬角交錯,島嶼羅列,沿海也有不少的優良港口。非常適合發揮水上的優勢,周黑炭到後,嚴格尊照總理“紮根膠東、陸耕水戰”的指示,很快打開了新的局面。重點是打牢隊伍的羣衆基礎,原先在陳閔手上已經攻破一次縣城,殺死了作惡多端的達魯花赤,懲治了爲虎作倀的“探花隊”,使得四鄰八鄉的受害民衆都暗自叫好。

周黑炭與陸十千又從上岸的第一個落腳點黃家埠開始,“動員”地主富人們減租減息,將會社、廟宇、祠堂的公田祭田分給無地農民耕種,籌集糧食給困難百姓度荒。前文有敘,黃家埠的黃莊主因爲大仇得報,本來就有將莊子獻出來的打算,當然全力支持減租減息的運動,甚至將大部分田產都捐出來給隊伍上無償分配。其餘的中小地主們胳膊擰不過大腿,要麼逃去登、萊州城躲避,要麼乖乖的配合。鄰近幾十個村莊的貧民因之受惠,民心大悅。

接著,隊伍趁熱打鐵,帶領沿海百姓們抗拒元廷的苛捐雜稅,趕走了韃子官府的徵糧官差,並打敗前來征剿的地方軍隊。百姓們最後的顧慮也被打消了,開始誠心支持、維護這支正義的隊伍,青壯們紛紛踴躍參軍,兵力迅速擴增爲原來的兩倍,達到了兩千多人,不過編制上仍舊是一個獨立營。稱爲膠東獨立營,或者放大了稱山東獨立營。

周黑炭畢竟是從總理身邊下來的人,覺悟很高,擴軍之後大抓隊伍的思想建設,仿造本部制定了嚴格的軍規,新兵入伍首先必須背熟十條軍規,第一條就是不準擾民,軍民魚水情乃是獨立營生存下去的根本。當然,物質基礎是嚴格軍紀的前提,山東的獨立營有本部的資源補給,又有百姓的支持,無需劫掠、無需騷擾地方,他們劫富濟貧、替天行道,進一步贏得了百姓的支持,百姓稱之爲膠東義士,而韃子官府則憤恨的稱他們膠東賊。

這一年多以來,獨立營利用地理優勢,成功控制了膠東沿海三五十個村莊,上萬人口,還吸納上千名本地青壯入伍。韃子官府無法收稅、無法徵丁,成爲法外之地。這一地帶本就屬於邊緣地區,韃子鞭長莫及。

儘管縣裡、州里,乃至行省都屢次派兵來剿,但獨立營總在沿海幾十個島嶼之間往來運動,讓敵人無法準確的摸清狀況,如果前來圍剿的人少,那反而是給獨立營送菜,反過來就把韃子官兵給剿了。如果圍剿的人多,兵馬強盛,那麼獨立營就在海上流動,不給敵人優勢兵力集中會剿的機會。這也完全符合張鏑曾經提出過的遊擊作戰十六字方針。

目前,膠東、連島、海州三地是中興社扎入韃子統治區域內最堅硬的三顆釘子,在三地主官和總部特派員的正確指揮下,在軍民的努力下,成功建立了幾個根據地。

處於韃子的殘暴統治下,能在敵境之中建立根據地殊爲不易。至少需要三個條件,一個是當地百姓的支持,這一點海州的小刀會和連島的鹽工們作爲土生土長的力量有先天優勢,膠東的獨立營也已成功獲取了百姓的支持。

第二個條件是需要有一定的軍事實力足以自保,這一點上三個根據地都已經發展了兩三千的兵力,雖然無法對標本部正兵,但至少可以抵抗相當數量的韃子地方軍隊,海州和連島還有施居文、鍾藝等地方官員的暗中庇護,發展更有優勢。

第三個條件是有強大的後盾和正確的指揮,三個根據地都有中興社本部託底,不論是人員訓練、情報的傳遞、還是武器物資的供應,都能通過南北往來的中興商隊及時交流。

這三個根據地是張鏑在北方預留的三顆棋子,一直以來的策略都是以扎牢根基爲主。但這次韃子大規模打造戰船火器,給中興社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不得不動用這三顆暗子,養兵千日,現在就到了用的時候。

按照總理的命令,此次行動分爲幾個批次,有主有次。總部也會派出兵馬支援,目的是多點開花,讓韃子疲於應付,摸不清主攻方向,進而徹底毀滅他們的舟船和火器,尤其是火器工場,至少要使之半年內無法恢復。

第一步,集中海州、連島的所有兵力,迅速向南運動,所過州縣能破則破,不能則走。於兩淮之間轉戰,尋機渡過淮河,威脅江、浙,放出攻打金陵、光復江南的口號。元軍在南渡滅宋以後,兩淮的兵力並不充沛,主帥阿術也已調往漠北平叛,只留下少量蒙古兵和跟隨夏貴投降的淮西兵。淮兵雖然有精兵之稱,是宋廷覆滅前的支柱,但降將夏貴已是八十歲的老人,銳氣已失。一旦變起,大概率會自保爲主。

第二步,讓膠東獨立營揮師西進,號稱要攻打濟南,割據山東,切斷漕運。山東是大都的咽喉,韃子不可能不救,在兩淮被牽制後,就只能從北邊調兵。韃子在大都周邊重兵雲集,只要調出一部分,留出空隙,就可給下一步行動提供機會。

第三步就是趁著韃子兵馬南北牽制的時候,從海路派本部精銳大軍直奔目標,一舉搗毀直沽寨的韃子銃炮工場!

這個計劃範圍很廣,戰線很長,而且勢必會將三個根據地暴露出來,置於敵人的注意之下。韃子騎兵衆多,往來迅速,我方以步兵爲主的軍隊一旦離開根據地,到平原之上,必然會處於不利境地,能否實現目標,能否保存實力,都還是未知數,這就像是一場風險極大的對賭。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
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定陶县| 广河县| 九龙城区| 临邑县| 锡林浩特市| 新宁县| 沧源| 肥城市| 关岭| 陆丰市| 红原县| 石林| 景东| 南郑县| 介休市| 东辽县| 灯塔市| 兰西县| 芜湖县| 板桥市| 康乐县| 昭平县| 弋阳县| 广水市| 信丰县| 二连浩特市| 博野县| 宜章县| 微山县| 互助| 富顺县| 海林市| 宣武区| 灵武市| 永吉县| 拉萨市| 河南省| 仲巴县| 普陀区|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