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

林世雄淚別老父,倉皇北走。

官軍們忙著攻打塢堡似乎並沒顧得上出來追擊。走了沒多遠,就聽見自家塢堡的方向傳來了聲徹天地的歡呼。

官軍得手了!

他痛苦的閉上眼睛,再睜開的時候,臉上已經恢復冷厲的神情。淡漠的脫下沉重的甲冑,輕裝上馬,沿著官道疾馳而去,身後還剩下三十二騎跟隨,也同樣卸甲奔行。

幾千名家丁私屬,潰散之後只餘下這三十二騎不離不棄,能夠騎馬的家丁本來就已經是親信,經過這場敗仗的清洗和篩選,剩下的就更是死忠無疑。

這一支小小的馬隊沉默的行軍,林世雄的目標明確,要去和四弟世傑會合。昨日四弟帶著十幾個騎手出門很急,據說是去鐵場料理事情去了,要麼是在赤水鐵場,要麼是倚洋鐵場,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北。

但現在兩條路都走不了。

探路的來報告,左右要道全都被官軍把住了,排查很緊,這麼多騎兵肯定混不過去的。

兜兜轉轉幾個方向全是一樣,每一處道路、關口、要隘都被看死了,把守的人佔據險要,而且人數少則一兩百,多則三五百,都遠遠多於他們這三十三騎。哪怕有本事闖過一處,想必後面還有更多的關口等著,想要脫身難如登天。

後有追兵,前有堵截,官軍這是撒下大網等著自己鑽吶!林世雄惱恨無計,難不成真要靠這點人馬去拼個魚死網破麼?

撞了半日,天色漸漸晚了,正當人困馬乏,走投無路的時候,忽然發現北邊山路上火把攢動,像一條遊動著的火龍,少說也是三五百人往這邊來了。

林世雄與部下騎手們都警惕起來,畢竟已成驚弓之鳥。

慌亂的在路邊躲起來,等那火龍路過,卻發現是老四世傑帶的隊伍,絕處逢生,真是欣喜不已。

“四弟!”

“三哥?”

林世傑詭詐多謀,前一日已經清洗了赤水鐵場,所有近一個月內招入的礦丁都被懷疑爲官軍的暗探,一律不加甄別的殺害。其中有反抗激烈的一個營區被殺了個精光,一天之內屠殺了上千人,其中多數是無辜的死難者。

清洗完赤水鐵場,林世傑沾著斑斑血跡又到倚洋鐵場,故技重施,將可能的危險分子全都屠戮一空。殺完人還沒來得及下山,官軍就將倚洋鐵場圍了。鐵場在荒山野嶺之間,孤立無援,林世傑並不打算就地頑抗,當機立斷,把所有護礦家丁聚集起來,打開營門將五六千礦工全都驅趕下山。礦工中的領頭者們已經被殺得差不多了,無法與官軍取得聯繫,裡應外合,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抗。出了營門重見天日,就只顧著擠成一團往山下逃。

由於各個地點同時分兵,用於攻打倚洋鐵場的官軍人數並不多,原計劃與礦上的工友裡應外合,只需對付幾百個看守家丁,完成任務是輕而易舉的。

沒想到情況變了,到了山下以後,不僅沒法得到山上的呼應,首先遭遇的難題就是漫山遍野跑下來的幾千礦工,爲收攏、甄別這些礦工耗費了攻山部隊大部分的精力,給了林世傑一個逃竄出山的好機會。這廝熟悉當地地形,先讓家丁們砍伐樹木臨時開路,直到山後一條小溪,時值枯水,小溪裡只有巴掌寬的幾條細流,林世傑牽馬下去,馬蹄都不溼。

四百多家丁和十幾個騎手踩著鵝卵石,就從乾涸的小溪裡繞出十幾裡,雖不大好走,卻成功避過官軍重兵看守的地帶,神鬼不知的上了官道。往南走打算回自家塢堡,經過兩處重要路口都被官軍看守,林世傑詭計百出,讓家丁裝作山上逃下來的礦工,趁其不備亮出兵器,十幾個騎兵忽然衝出,輕輕巧巧就把路口衝破。

由於官軍主力都被派出去重點攻打各家塢堡、礦場,看守道路的兵馬並不充分,境內幾十條道路,上百個路口,基本由志願材勇負責,還有各縣的鄉兵團練和巡檢兵丁配合。這樣的兵力用來阻止少數亂兵潰卒的流竄出逃是沒問題的,但碰到詭詐多端的林世傑,還帶著好幾百兵馬,這樣的守衛就顯得脆弱了一些。

林世傑並不知道自家塢堡已經被官軍攻陷,帶著這些人連破兩個道口,匆匆往回趕。不料在半途中遇見了三哥世雄,才聽說了這一番大變故。林世傑爲人冷酷,身體晃了晃,卻連一滴眼淚也沒流,咬牙切齒,拔出刀來猛的將路旁一株矮樹劈成兩截。

回是回不去了,要重新想條出路。

林世傑想了片刻,決意北上,去南劍、邵武,或者福州,投奔北朝!

北朝強大,正在攻伐殘宋,早晚會再來泉州,如果前去投了軍,有機會回來報仇,還可以努力混個前程,公私兩便。

往北有兩個道口已經被衝破,當時他們是從北往南闖,官軍如果得到消息,肯定會加強南面的防禦,北邊未必有備,不妨殺他個回馬槍,撕爛這些藩籬,只要到了北朝地界,就是猛虎歸山,州府休想再抓到自己。

連夜出發,路上的情形與預料的一樣。往北途徑的兩個道口在此前的衝擊中已然七零八落,雖然已經向德化縣城報信,但援兵沒那麼快來,部署也尚未恢復,好不容易重新歸攏起來的材勇和兵丁也有些鬆懈,想著敵人應該不會第二次從這裡過。結果被林家兄弟殺出一波回馬槍,毫無招架之力。

林世雄逃出時還有三十二人跟隨,加上自己就是三十三騎,林世傑有十五個騎手和四百來號家丁,兩相會合,膽氣復壯。

衝出兩道封鎖,往北又走了二十多裡,再向前有一處重要關口,名爲獅虎山要隘,左右兩邊有獅頭山、虎頭山,兩山夾峙,是爲控扼東西的要道,去往閩中的必經之路。林世傑料想官軍必然在此有所防備,但手下家丁奔走一夜,都已人困馬乏,就算不敢口出怨言,戰鬥力想必也大打折扣了,不可能再有能力強度隘口,必須要找個地方休整補充才能出去。

略一思索,林世傑馬鞭一指,對衆人道:“加快步伐,到前方嶺下莊休整!”

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
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青冈县| 辽宁省| 土默特左旗| 临朐县| 晋城| 全州县| 永吉县| 淮阳县| 井陉县| 潮州市| 金平| 富源县| 淮安市| 独山县| 承德县| 秀山| 随州市| 永吉县| 多伦县| 武穴市| 海丰县| 独山县| 潞西市| 舟曲县| 汉沽区| 张家口市| 崇礼县| 丰宁| 佛教| 翼城县| 理塘县| 尉犁县| 西乌| 永兴县| 松阳县| 大港区| 茂名市| 云和县| 宝鸡市|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