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

如果說錢糧百姓是血肉,那麼軍隊武裝就是骨骼,血肉足纔有生命力,但筋骨強健纔有搏擊戰鬥的能力。如若只有血肉而無骨骼,則必然不堪一擊,很容易被敵人的尖牙利嘴撕得粉碎,徒然餵飽了兇惡貪婪的豺狼。

就如當年的大宋朝廷,人口不可謂不多,錢糧不可謂不廣,資源不可謂不豐饒,但偏偏軍隊羸弱。好比一個虛胖的軟骨病患者,終於被蠻族打斷了脊樑,再也站不起來。它的血肉已被來自北方草原的野獸啃食大半,它那豐腴的脂膏在野獸面前毫無作用,不過使這野獸變得更加強壯而已。

只有筋骨足夠強大,才能在搏殺中勝出,免於被豺狼吞噬的命運;中興社必須要足夠強大,才能避免重蹈宋廷的覆轍,而且這種強大必須是軍事的強大。張鏑已經花費了很多精力勤修內政,推行全民識字統一思想,大興農田水利讓倉廩充實,但歸根結底還是要有一支強大軍隊爲後盾,否則一切的繁榮都只是空中樓閣。

正因爲認識到這樣生死攸關的重要性,張鏑不會輕易將軍隊假手於人,哪怕再繁忙,也從不敢在軍事上稍微鬆一下那根弦。對於強軍的目標,張鏑抓得很緊,很多時候都是親力親爲,其中又特別以火器的發展最爲側重。

張鏑應該是這個時代最重視火器的領兵者了,素來給工部的康棣以最大的支持,幾乎將整個中興社兩三成以上的資源都用在了銃炮的發展研究製造上了。尤其是貿易所得的大量銅錢、銅器不惜工本的投入進去鑄造銃炮,還在流求等地開採了幾處銅山,也通過海貿向倭國買銅,如此才能滿足銃炮工場流水般的消耗。

張鏑認爲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他從不懷疑火器的重要意義,他相信火器必然會成爲將來戰場的主宰。巨大的投入終歸會有產出,銃炮工場的進展可以用日新月異突飛猛進來形容。最初,銃炮場只有戴小貓一家兩三個銅鐵師傅加上幾個學徒,只能製造少量盞口銃、碗口銃之類的簡單火器。經過這兩年不斷的招募、選拔,補充了不少優秀的工匠,銃炮工場的規模迅速擴展。如今所有匠師加學徒、幫工已達到七八百人至多,增長百倍不止。而且各工種分工細緻,各司其職,充分揚長避短,加之以規範的管理制度,獎罰分明,最大化提高工匠們的積極性。標準化的生產流程和精細嚴密的產品控制也保證了生產出的銃炮規格統一、質量可靠。

早先,銃炮場只會用失蠟法鑄造銅炮,經過不斷摸索,先後有人試著用泥範法、鐵範法鑄造鐵炮,若干次失敗後終於取得了成功。也就是說如今已經基本掌握了鑄造鐵炮的技術。鐵炮的最大優勢是成本低,因爲銅貴鐵賤,在這個時代,銅可以等同爲錢,自然就貴。而鐵器相對便宜,開採冶煉也更容易。如若能將銅炮改換爲鐵炮,可以大大的節省資金,也不必再擔心鑄炮原材料的來源。

但是鐵炮相對於銅炮,缺點也是明顯的,一則鐵炮更易生鏽;二則現在的鑄鐵質量不佳,鐵炮的炮膛沒有銅炮來的光滑;三則鑄鐵延展性差,比較脆,炸膛的風險更高,這是最關鍵的一點,由於鐵炮容易炸膛,那就不得不將炮壁造的更厚一些,炮壁一厚,重量就上去了。原本鐵的密度要比銅低,但因爲這個原因,鐵炮往往要比銅炮重的多,現今爲止造的最重的一門鐵炮竟已到了四千餘斤,因爲太過沉重,只能作爲要塞炮或者裝到三五千料的大旗艦上去。

綜合而言,銅炮和鐵炮都有各自的優勢。城防炮和艦炮可以採用鐵炮,鑄的更大、更厚、更沉一些也沒什麼關係,因爲不需要頻繁移動,只要威力大、不炸膛,重量不成問題。而考慮到機動性,小型炮需要更輕便一些,採用延展性好的銅料鑄造,不容易炸膛,炮壁也可以造的更薄,整體質量可以降低不少,成本自然也可控制在更易接受的範圍內。

一開始,張鏑只把火炮裝在戰船上作爲水戰利器。一年前的呂宋平叛之戰是張鏑首次將火炮用於陸戰攻城,用的主要還是相對輕便簡易的碗口銃,卻取得了極好的戰果。至此,張鏑便確定了要將火炮作爲陸軍的一個重要作戰元素。

隨著銃炮技術的飛躍,火力變得更強、射程更遠,火炮規格種類也不斷豐富。尤其當工部的木作司成功改進了炮車的樣式,大大方便了火炮搬運、移動的難度,不需要像過去那樣將火炮裝在輜重車上,戰鬥時還得卸下來重新安裝炮架,臨時搭建炮臺。改進後的炮車更爲輕便,五百斤的中型炮只需兩匹馬拉著走,隨時可以停下,將炮車稍一固定便能開炮,極大提升了作戰效率。

火炮的機動性是其最重要的制約因素,雖然改良炮車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目前用於陸戰的火炮仍舊不能太重,所以現階段的主要火炮以五百斤以下的中小型炮爲主,千斤以上的大炮很少。

其中最普遍裝備的是一類名爲“蟾式炮”的小炮,此炮身管長三尺,口徑一寸三分,裝藥五兩八錢,可發射五兩重的實心彈丸。蟾式炮射程不算遠,用實心彈可達三四百丈上下。不過由於身短口大,還可以發射散彈,能裝一百多顆小石子或小鉛丸,射擊時在百步之內形成鋪天蓋地的彈雨覆蓋,殺傷面巨大。蟾式炮可以看做是優化改進後的碗口銃,最重要的是重量輕,易攜帶。炮身全重僅五十斤,一個壯漢就可扛著走。用騾馬則可以揹負兩三門,行軍時裝在輜重車上也可方便拉走。作戰時將炮取下簡單佈置就可開炮,每門蟾式炮配一個鐵製兩腳支架,上部分是一個鐵箍,用於箍住炮身,下半部是叉開的兩條支腿,與炮尾形成穩定的三個支點,架設好後看起來像一隻蹲坐的蟾蜍,所以得名蟾式炮。支架上的鐵箍還可上下移動,用以調整仰角,一般兩名士兵就足以操作,使用起來極爲便捷。

除了蟾式炮,還有重五百斤的振威炮和重一千斤的虎威炮。

五百斤的振威炮長五尺五寸,口徑一寸八分,裝藥一斤二兩,可發射一斤多重的實心彈丸,射程最遠可達二里以上。

一千斤的虎威炮長八尺二寸,口徑二寸五分,裝藥三斤二兩,可發射三斤重的大鐵丸。射程不少於三四里。

相對於蟾式炮身短口闊的特點,振威炮與虎威炮在設計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炮管更長,炮身更厚,總體外形上更加修長,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低的原理。裝藥量也比蟾式炮大大增加,威力射程也增加數倍,但在保證炮身強度和射程威力的同時,重量也隨之增加了十倍不止。相對而言,輕便實用的蟾式炮更適合野戰,而更笨重更大威力的振威炮、虎威炮更適合攻城拔寨。

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
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全县| 竹北市| 江川县| 抚远县| 朝阳县| 曲水县| 仲巴县| 泰来县| 岳阳县| 建平县| 宁阳县| 迭部县| 武宣县| 宜宾市| 灌南县| 南部县| 佛冈县| 兴宁市| 岚皋县| 财经| 科尔| 内丘县| 伊春市| 鞍山市| 腾冲县| 宾阳县| 嘉鱼县| 克东县| 英吉沙县| 平罗县| 怀安县| 和顺县| 七台河市| 延长县| 小金县| 古丈县| 方城县| 罗山县| 辉南县| 迁西县| 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