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

前不久,元將玉圭失領兵三萬在密州城外追上了山東紅巾主力,大戰過後,號稱擁衆十萬的紅巾們潰不成軍,五萬餘人被俘,不論男女老少全被玉圭失下令斬首,流血數十里。山東紅巾元氣大傷,接著又在膠州、即墨等地連戰連敗,殘部往東奔竄,一部分散入膠東的丘陵羣山之中,大約只能落草爲寇,另一部分乘船下海往外島逃遁,或許就得做海盜去了。

濟南城內,山東道宣慰使阿巴赤和阿速軍萬戶、統軍使玉圭失等人彈冠相慶。不到一個月,盡破山東紅巾主力,這功勞穩拿了。不過膠東的沿海和山區仍有餘賊未靖,尤其是紅巾賊首周黑炭、陸十千之流尚未逮住,仍舊是個不小的隱患。

玉圭失對此想出個禁海圍山的法子來。

一面在濰、密、登、萊、膠、寧海州沿邊稽查,派海舟巡邏追捕。海邊居民則一律內遷,防止奸滑之民與海上紅巾賊相勾結,海上紅巾失去根基,要麼流竄它處,要麼束手就擒。

另一面在膠東各州縣部署重兵,設卡封鎖山區出入要道,令各山分散的紅巾無法勾結,並且喪失補給,用不了多久就會不戰自敗。再以精兵入山清剿,逐個擊破,山中紅巾也不足爲患了。

這個計劃需要大量的兵力,除了玉圭失自己麾下三萬人馬,阿巴赤手下的山東道屯田萬戶軍兩萬多人也要往東調集。總共五萬大軍,可以佈下天羅地網,不管山上的還是水下的紅巾賊,都要讓他們無路可逃。

玉圭失和阿巴赤聯名向皇帝上奏,表示山東紅巾已經平定,只剩若干餘孽遠竄山海,不日即可克捷!

勝利差不多是板上釘釘的事,提前給皇帝報個捷、表個態,這是應有之意,爲聖上解憂嘛!

但幾天後,大都來的聖旨卻給濟南的大小將官們潑來一大盆冷水。

“即刻班師,北上直沽!”

玉圭失正在膠東前線部署“圍山禁海”的戰略,收到濟南催過來的消息,一下子懵了。

給皇帝的奏疏明明白白寫了紅巾餘賊尚未全滅,還在清剿之中,甚至簡要提出了自己戰略部署,滿以爲會得到皇帝的讚許,誰知道皇帝二話沒說直接就讓自己班師,這不合理呀!

玉圭失心急火燎的趕回濟南,打算與阿巴赤商量一下,是否再次上書向皇帝申辯一下。山東的大火雖然滅了,但是餘燼猶在,此時退兵必然餘火復燃,豈不是前功盡棄嗎?

阿巴赤面色凝重,無奈的說出了他的見解。作爲山東東西兩道宣慰使,不止管軍事,更兼管政事,阿巴赤對北邊的事態自然瞭解的多一些。

前段時間運河的漕運就斷了,聽說漕舟一到直沽,人船就都被扣留,阿巴赤也多少知道了一些異常,但他正忙於圍剿境內的紅巾,並未對北邊運河上的異樣引起重視。有人傳回消息說宋軍大舉入寇,已經把直沽一帶佔據了,這更被阿巴赤當做無稽之談,或許幾個毛賊打著宋軍的旗號鬧事是有的,但說宋軍大舉入寇,那就是大大的笑話了。

沒想到,這個無稽的傳言越來越像是真的,皇帝下旨,對他們剿滅山東紅巾的事並沒什麼撫慰嘉獎的話,卻直接的讓阿巴赤移師直沽,這說明直沽確實出了事。接著對信使們的反覆盤問也基本確認了一個事實,宋軍確實阻斷了運河,佔據了直沽,確切的說是佔據了直沽西北的楊村驛,還在那裡把朝廷的大軍打了個大敗!

也就是說,玉圭失別無選擇,只能北上馳援了。

山東就要前功盡棄了嗎?

這是沒辦法的事,皇帝也很爲難啊!

漠北打仗牽制了幾十萬人,江南打仗也牽制了幾十萬人,江淮和山東的紅巾賊再來燒一把火,大元雖然強盛,三線作戰也免不了氣喘吁吁。直沽的事一出,更變成了四線作戰,但各地的兵馬要麼路途遙遠,等趕回來黃花菜都涼了,要麼距離不遠卻自顧不暇,像江淮、山東,能擋住紅巾亂賊的蔓延就不錯了。

那麼眼下只能動用中書省的兵馬了,中書省偌大的地方,其實只有不到二十萬衛戍部隊,大部分也都調往漠北前線。而且這些兵馬也不可能盡數調遣,重要的州縣關口總要有人駐守。算起來目前皇帝所能動用的也就十來萬人馬,還包括抄思和庫祿滿敗壞掉的近兩萬人,如果除去玉圭失的三萬人,那就只能用皇帝的御林軍了。現在山東大體已經平定了,不用玉圭失的人馬又能用誰?

畢竟胸口痛和胳膊痛比起來,總是要先顧著胸口,直沽——楊村驛的宋軍就像一枚硬刺,紮在皇帝的胸口上,讓他食不甘味、寢不安席,必欲除之而後快,在此面前,呈燎原之勢的紅巾賊都幾乎成了纖芥之疾。

楊村驛的敗訊傳回,皇帝首先斬了作戰不利的抄思等一干軍將,樞密院那些貪瀆擅權的傢伙也拿下了一大批。

整頓完內務,皇帝馬上下旨,讓樞密副使孛羅擔任主帥,司徒和禮霍孫、參政阿里,同籤樞密院事忽辛隨軍領兵。平章阿合馬被責令轉運軍需糧草。

元軍的輜重糧草沒那麼複雜,不需要這麼大的官來管,之所以給阿合馬套一個軍需轉運的位置,其實是告訴他,如果這次戰敗了,他一定跑不了,這其實是英明睿智的皇帝在側面敲打他呀!

阿合馬算是直沽戰事的源頭,那裡的火器工場本就是他督造的。這次表面上看並沒有他擔心的那樣被皇帝問罪,因爲後面的敗仗確實與他沒多大關係,畢竟獨得恩寵十幾年,也不是說倒臺就倒臺。但現在,阿合馬的跟前沒人替他擋著,必須輪到他自己出馬了。

皇帝已經意識到楊村驛的這夥宋軍不簡單,已不是一兩個小萬戶能夠解決的了,這次差不多把樞密院的大佬都遣出去了,外加一箇中書平章。

宰相爲轉運,樞密做先鋒。

來頭不小啊!

兵力上,是武衛軍兩萬,從大都出師,從北向南。阿速軍、順天路屯田軍、八都魯軍等共三萬,由玉圭失帶領,從濟南出兵,由南向北。

南北並進,合圍楊村驛……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
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西藏| 呼图壁县| 介休市| 克拉玛依市| 合阳县| 万源市| 寿光市| 泸西县| 上高县| 屯留县| 和田市| 义马市| 桐柏县| 仲巴县| 潢川县| 贺兰县| 大洼县| 晋中市| 淮滨县| 大渡口区| 新沂市| 永安市| 建瓯市| 安乡县| 县级市| 太谷县| 辽阳县| 张掖市| 乌苏市| 琼中| 大名县| 九寨沟县| 沙洋县| 即墨市| 台北市| 伊宁县| 余庆县| 黄山市| 高邑县| 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