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

在呂宋這個王國之中,陳三甸是王,這二百多人就是新晉的軍事貴族。當然貴族與貴族地位並不相同,也有尊卑高下之分,其中的差距就在於和“國王”關係的親疏。陳三甸最信重的當然是一同被俘、一同流放到此的七十八名蒲家舊人,而兩百“土生唐人”算是後孃養的,本屬於被歧視和壓迫的對象,但在迅猛擴張的過程中,同文同種的“土生唐人”一躍上位,也被借重而成爲數萬番人的管理者。

陳三甸掌權的一年裡,在這塊土地上,決定身份的只有血統。漢人最尊貴,人數也最少,哪怕本被輕賤爲“雜種”的“土生唐人”每一個也要統御十個八個的番兵,至少擁有幾十名的番民和番奴。番人之中也分兩等,高一等的是最早服從太平寨統治的普里耶人,一般具有自由民的身份,需要受徵召從軍。最低一等的是後來征服的各部“雜番”,完全是被壓迫的對象,沒有人身自由甚至沒有生命保障,從事各種繁重的生產勞動,要爲太平寨的統治者,乃至第二等的普里耶人服務。

只就“貴族”圈中的漢人而言,又可以細分爲幾個層次,最核心的自然是萬人之上的陳三甸。圍繞這個核心的第一圈人是爲上層“貴族”,大多在蒲家船上就是陳三甸的舊部,共同掌握著這個奴隸制王國的軍政大權,與陳三甸利益一致,往往對其忠誠不二,人數上不過二三十人。第二圈是爲中層“貴族”,則是剩下的一批蒲家舊人,與陳三甸系出同源,但說不上多麼親近信任,人數約有四五十人。第三圈就是下層“貴族”,近兩百名的“土生唐人”,地位雖遠高於番民,但權力很有限,只是協助基本的統治而已。

眼下被傳命到大殿集中的,只是第二、第三圈的中下層“貴族”,因爲包括陳三甸在內的第一圈層已經被黃破嘴一鍋端了,二十六名八面威風的頭領,現在是二十六具屍體,分別躺在四五條貨船上,早已死的透透的了。

當然這事旁人不得而知,對於這些中下層“貴族”而言,只知道前一日有幾大船的美女寶貨到來,上一層的老大們先享用去了,還有人繪聲繪色的傳說“大王”陳三甸花艙大戰衆美姬的勇猛事蹟。

在這裡,凡有什麼好處,從來都是上層貴族吃肉,中層貴族啃骨頭,下層貴族分點湯。這次想必也不會例外,上層的提前一天已經挑選過了,中下層的都巴巴的等著,指望還能多剩下點什麼,這種時候難免心理不平衡,羨慕嫉妒恨當然是有的。不過,更高的權力更大的利益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很快他們的羨慕就要變成慶幸,慶幸自己僅僅是個外圍的中下層貴族,因爲這樣至少還能好好活著。

衆人懷著各樣心思,想來這一次集合應當是有好事,莫不是要瓜分些廣州來的好東西?但進殿的時候,他們的美夢都破碎了,而且是大大的吃了一驚,只見正殿中央的寶座上坐著個尖嘴猴腮的傢伙,這傢伙乾瘦醜陋,與高大魁梧的陳三甸有著天壤之別,在幾十步外的階下就馬上能發現不是同一人。

二百多人是陸續到場,但所受的震驚是相同的。有的人驚詫之中下意識的抽出刀來,旋即被當場剁翻;有的人反身逃跑,馬上就被逮回來丟在殿中;更多的人則兩腿一軟就跪了下去。情況不明,保命要緊,後來進殿的人幾乎沒有抵抗的了,從衆不會錯,挨個的在大殿上跪了一地。

五開間的大殿跪上兩百人還是顯得擁擠了一點,不過無人說話,個個噤若寒蟬,殿內血流滿地,橫七豎八的幾具屍體已經將衆人威懾住了,這凝重肅殺的氣氛更讓人說不出的恐懼。人總是不自覺的服從強權,眼下的強權當然就是大殿上坐著的那人,雖然那人醜陋又瘦小,但很顯然,他已經給了這些“貴族”很大的威壓。有膽大的悄悄擡頭向上看一眼,那寶座邊上站著的,不就是去廣州的黃破嘴嗎?坐在寶座上那人倒是很少有人認識,蒲家舊人當中卻有見過的,知道是黃破嘴的兄長黃猴子,聰明點的已經能夠猜出是怎麼回事了。

看著人已經到的差不多了,正戲可以開鑼了。

“有請先王!”

話音剛落,從陳三甸寢宮擡出一乘竹轎,轎上的死人嘴角含笑、微閉雙眼,栩栩如生。

正當殿中衆人莫名其妙的時候,黃破嘴和黃猴子一齊撲上去幹嚎起來:

“大王,你死的好慘啊,我每來的太遲了,讓你遭亂賊毒手啊!”

“大王,你走的太早了,拋下恁重的擔子,要我每兄弟扛啊!”

“大王,你可走好啊,我每爲你報了仇,取那亂賊的首級,獻上靈前啊!”

說著就有人擡來一堆黑乎乎的物事,擺開了纔看清,正是陳三甸往日親信的二十六名上等“貴族”的腦袋,殿中氣氛更爲之一肅。

從這拙劣的號喪表演中,大部分人是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很明顯是黃破嘴和那瘦猴帶著人謀權篡位了,現在這齣戲就是要逼著大夥兒站隊的意思。

腦子靈光點的跟著乾嚎兩聲後就主動出聲:

“國不可一日無主,恭請新王繼位!”

“恭請新王繼位!”

其中本就有一夥人早就被黃破嘴收買的,此時很賣力的配合表演。也有人一時反應不過來,悶聲不吭。還有腦子一時短路,真哭起陳三甸的。黃破嘴一雙鷹隼般的眼睛掃視一週,將各人的表現一一看在眼裡,悄悄記下。

“我兄長維政,乃是已故陳王至交好友,今番來呂宋襄助陳王大業,正遇這二十六名亂臣賊子謀弒陳王,憤然出擊救駕,但亂賊雖被剿清,陳王卻傷重不治。陳王臨終之際,將呂宋大業相授,囑託我每精誠團結,再光陳王之德……”

黃破嘴一番話說的冠冕堂皇,殿中各頭領心照不宣,表達的無非是那麼一個意思。

見殿中無人反彈,黃破嘴深表滿意,這表示他兄長黃猴子的寶座基本坐穩了。接下來就要給點甜頭,向這幫人再收買點忠心。於是當場論功行賞,就在那血跡未乾的大殿上提拔了一幫子人,除了廣州帶來的嘍囉都授以官職,這日臨場表現好的舊人也都各有升遷,其餘人等基本還能保持“貴族”地位不變。而事變中被殺的各“上等貴族”,均被抄家滅門,所有資財妻妾都被賞給新的功臣。

這麼打一棒給顆棗子的做法,將“陳王舊臣”拾掇的服服帖帖。於此同時,黃破嘴對於數千番軍也早就摸得門清,各重要軍職都以親信充任,軍隊平穩過渡,甚至比陳三甸在時還要穩定。

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
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柘城县| 留坝县| 霍林郭勒市| 阜康市| 呼图壁县| 北流市| 湖口县| 锦屏县| 鄱阳县| 玛纳斯县| 新野县| 峨山| 萍乡市| 泸溪县| 遵义市| 莎车县| 安达市| 千阳县| 佛坪县| 西和县| 阿坝| 航空| 沂源县| 佛冈县| 呼图壁县| 新津县| 赫章县| 水城县| 临桂县| 广丰县| 库伦旗| 商南县| 理塘县| 金阳县| 青浦区| 兴隆县| 鄯善县| 东方市| 福鼎市| 芜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