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

東海軍城,從渡口方向快速奔來兩騎,進了城門,從馬上躍下兩員少年將軍,這兩人乃是兄弟倆,姚氏八雄之中的姚七、姚八。

這姚家八兄弟個個是好漢,其中第七、第八兩位最小的兄弟素來被並稱爲“少年俊傑姚十五”,蓋因七八相加得十五的意思。姚七時年二十,姚八年方十八,他二人成長之時,姚大的小刀會已經初成規模,有條件專門培養兩位小弟弟。故而姚七姚八年紀雖小,十八般武藝都是嫺熟,更能上馬騎射,這在缺乏騎兵的忠勝軍中十分難得,所以才被委以哨探之任。

“探查清楚了?”城樓之上,早已等候的張鏑見二姚絕塵歸來,立刻詢問軍情。

“探清了,韃子大軍已過朐山,前鋒遊騎逼近海州十里!”

“兵力如何?有多少真韃?”

“騎兵不下兩千,看著都像真蒙古;步卒約有萬人,應當是爲漢軍。”

一萬兩千人的規模倒與張鏑的心理預期差不多,其中真蒙古看著只有兩千人,其實也不算少了。這時期蒙古人全族丁壯不過幾十萬人,雖然個個都是馬背上的戰士,但被分到了幾千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土地上,就如湯鍋裡撒了一把胡椒麪,顯得微不足道了。而且蒙古人的內部還在逐漸分裂,西部和北部幾個汗國早已自成一體,海都等宗王還不斷反叛。當前元廷內部實際可用的真蒙古兵不過二十來萬,加上第二等的色目人僕從軍也不過三四十萬。所以攻宋的主力早就已經是滅金以後的北方漢人以及大量的宋人降軍,甚至可以說這時的蒙宋戰爭實質上就是北方漢人打南方漢人。如董文炳、呂文煥、張弘範等滅宋急先鋒其實都是漢人,但由於時代所限,這時候的人們沒有那麼強的民族意識,尤其北方漢人被遼、金兩個異族政權統治了幾百年,對宋國早已沒有什麼故國感情,個人考慮的都只有自身利益。甚至對於元廷的四等人制度北地漢人都沒有多少反對的,反而因爲有更低一等的南方漢人而沾沾自喜。

若說元廷統治區內蒙古人是老爺,色目人就算是管家,而北方漢人、高麗人等則是僕役,南方漢人是比僕役更低一級的奴隸,在老爺的指使下,最直接驅使和折磨奴隸們的正是那些僕役,他們卻不想自己與奴隸們本就是難兄難弟,是血脈相連的同族。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如果不說後來漢人們的民族覺醒,光從現階段而言,蒙古人的四等人制度幾乎就是成功的。“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古來都是如此。

兩千蒙古騎兵,一萬漢軍步卒,在右衛親軍都指揮使禿蠻帶,萬戶撒思吉統領下逼近海州,目前其主力雖然還在數十里以外,但因海州、朐山、石秋的部隊早在兩三日前就撤回東海,城池已經不設防了,使得元軍僅以幾百遊騎前驅就不費吹灰之力先拿下了三城。

元軍前鋒進城半日後,後續的大隊人馬也都開到了海州城外,密匝匝的隊伍讓海州全城百姓驚慌不已。短短半個月,這些征服者再一次成爲了海州的主人。

相比於宋軍,這個時期的元軍作戰效率是很高的,禿蠻帶和撒思吉兩名將領也都是經驗豐富的宿將。他們並不進城休整,大隊人馬直接經過城下往東進發,只派遣幾支小隊進城籌糧。

蒙古人的傳統中基本不用爲糧草擔憂,他們看似簡陋的後勤供給模式卻總是發揮出令人畏懼的威力。征伐之時,他們可以依靠極差的遊牧民族食物,如黍米、幹奶酪、醃肉和發酵馬奶而維持相當長的時間。在特別緊急的情況下,他們甚至會在馬脖子上切開一條血管喝馬血。

如今蒙古人雖然佔據了中原大部領土,但除了在最重要的腹心之地徵糧收稅,其餘的地方往往繼續採用原先那種粗獷的後勤保障模式,像這一次前來征剿海州,一萬多人的供給基本還是要靠就地取食。而海州三城府庫已然淨空,一粒糧食也沒留下,所以就地取食的意思自然就是向百姓攤派徵糧。海州百姓剛接受過宋軍恩惠,轉眼又要受元軍的盤剝,這對比就鮮明瞭。

人馬過萬,無邊無岸,一陣人喊馬嘶當中,上萬元軍沿著正對東海軍的河口紮起營寨。

該來的終於來了。

元軍極重情報偵查,戰前遊騎最多可以前出二百里,這次在主力到達至前,其前鋒數十騎早已在此地巡遊多時,並與忠勝軍留守河口的一支五十人小隊相遇,雙方互射了一陣,不過傷亡都很有限。這支忠勝軍的留守小隊本就不是用來前沿阻敵的,稍一接觸就退到了早就預備好的船中。張鏑本就沒打算在陸地上開戰,無論步兵還是騎兵,只要到了東海軍地界,那就都得下水來戰。

張鏑、胡隸是從水上起家,其本部沿海招募,大多善水,更有水戰經驗。而其中較突出的不是最精銳的第一營,反而是雜牌充斥的第三營。陳閔加入官軍後仍舊用著“東海龍王”名號,他的舊部本就乾的海上營生,在水上總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真是隻狡詐的老鼠!”禿蠻帶聽過前鋒遊哨的彙報,對他的副將萬戶撒思吉說道。

“還是隻水老鼠!”撒思吉半開玩笑地補充一句。

這貌似並不有趣,禿蠻帶笑不大出來,從他掌握的情報看,這次海州叛亂是有宋軍參與,而且這領兵的宋將很不簡單。若是宋軍敢來平原野戰,那他有自信用兩千蒙古精騎一舉破敵,哪怕宋軍憑城堅守,他也有自信能輕鬆奪城。但這宋將偏偏棄城而走,看得出此人能主動放棄海州絕不是一種退縮,反而恰恰說明了此人的狡詐,畢竟懂得進退的敵人要比一味死守的敵人要難對付的多。

海州的地勢,東面背靠著蒼梧山,西面則是正面河口的一塊三角洲,最佳的登陸地點自然就是突出的這塊三角洲,距離兩岸都只有二里遠。但由於步騎先至,元軍從邳州、泗州徵調的一千艘戰船還在路上,這兩裡寬的水域成了橫在元軍面前的一個難題。通過偵查已知,臨近的所有民船幾乎都被宋軍蒐羅一空,而且宋軍水軍巡查嚴密。元軍好不容易找到幾隻破爛漁船,一下水就被圍攏過來的宋船弄沉,落水的人不是溺死就是被宋軍俘獲,一下損失了十幾個。禿蠻帶不會在乎幾條漢人的賤命,不過用這幾條命證明了宋軍的水上防守確實不可小覷。

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
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龙陵县| 贵南县| 古交市| 芦溪县| 蒲城县| 多伦县| 远安县| 黔西县| 徐水县| 禹城市| 泾川县| 桓台县| 长葛市| 错那县| 克拉玛依市| 织金县| 扶绥县| 大名县| 松溪县| 青阳县| 当涂县| 宿州市| 巢湖市| 南召县| 平定县| 托里县| 镇远县| 根河市| 浦县| 隆回县| 郸城县| 综艺| 军事| 绥滨县| 秦安县| 平顶山市| 比如县| 牟定县| 台南县|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