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

元軍在四川的總兵力差不多六七萬人,分屬川東、川西兩個行樞密院,作爲前線的川東行院是爲主體,大約有四萬人以上。其中近兩萬人分佈在戰線南部的瀘州及相鄰的沿江州縣。

這兩萬人中,岷江上游的敘州、嘉州、犍爲等地的治安兵力約佔一半,針對敘永凌霄城的兵力有兩三千人,針對瀘州神臂城的兵力最多,在八九千人以上。其中瀘州舊城內外和各個卡口的駐兵不下一千人,紅米灘也有一個千戶隊八百到一千人,南岸的暗溪碧有兩千人,剩下四五千人都在神臂城的東面與宋軍陷入膠著。

紅米灘、暗溪碧、神臂城東門,李世遙的選擇是敵人最多的東門。建議提出後,何紹基和王安節都皺了眉頭。

李世遙作爲總參謀官,主要義務就是提出最好的戰鬥方案供決策,但這必須有足夠令人信服的理由。

神臂城東門有四五千元軍,就算再託大,也不敢保證說己方三百人就能夠打敗五千人。這不是簡單的以一敵十可以換算的。

“兩位都督,我方的劣勢很明顯,兵力太少,必須得以寡勝衆,末將認爲正面戰鬥沒有贏的可能!”

李世遙把嚴峻形勢擺在前面,何紹基的眉頭皺的更重了,王安節慾言又止。話說既然人少,爲何又要選擇敵人最多的東門?

李世遙清楚兩位主官的想法,不等他們提出疑義,先補充道:“必須依靠夜襲,以寡擊衆!”

王安節微微點頭,夜襲確實是目前最可行選擇,也是他們這支“商隊”預演中經常設想的方式,但夜襲與選擇東門作爲攻擊點似乎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如果投票選擇,何紹基和王安節至少可以選擇暗溪碧,那裡雖然也有元軍兩千人,但比東門要少的多。

“紅米灘和暗溪碧,最大的問題是有江水的阻擋,夜襲難以開展,幾乎不可能成功。”李世遙解釋道。

“船的話,在瀘州想必還是可以想辦法的。”王安節的意思是商隊在瀘州還有幾隻商船。

“元兵在下游多處設卡,我們沒辦法暢行無阻的走水路出去,甚至都出不了碼頭就會被發現,那樣反而打草驚蛇。更關鍵的是,此處水情複雜,夜間行船無異於盲人騎瞎馬,絕難抵達目標!”李世遙當然也想過船的問題,但臨時租用的商船又不是水師的炮船,怎麼可能輕易突破元軍的封鎖線,就算僥倖闖過了封鎖,還要面對紅米灘的元軍戰船。實際上,他們很可能到不了紅米灘,就在半路翻在江中餵魚了。

紅米灘在神臂山最西側的神臂嘴下,三面都是湍急的江水,就算是白天,熟悉水情的老船工在這裡行船都是提心吊膽,別說夜晚要悄摸摸劃過去。據說元軍也曾一連翻過七八條大船,經過不知多少次嘗試,不久前才攻上紅米灘的。所以那裡敵人雖少,卻並不是可行的攻擊地點。

至於暗溪碧,位於神臂山的對岸,駐兵不多,而且附近也沒有太多的元軍據點,如果僅僅要攻破這裡的營壘,似乎是不難的,但關鍵仍舊在於如何渡江的問題,即便拿下了暗溪碧卻不能抵達神臂城與友軍會合,那也是白搭。李世遙親眼見過城內守軍攻打暗溪碧不成,撤退的途中人仰船翻的情景。如果打暗溪碧,己方這三百人大概率是兩種結果,要麼困在南岸被元軍追剿,要麼在前往北岸的過程中翻在江中。

綜上,唯一可行的還是走神臂城東門。

這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元軍也不傻,耗了十幾個月與宋軍在東門糾纏,最主要的原因也無非是其餘三面太過難行了。

何紹基也算是經驗豐富的戰將,但遠沒有專業的參謀官李世遙這樣心思縝密,這一番分析有理有據,明顯是最符合實際的。

李世遙已經說服了他的兩位同僚,必須要打的話就只能從東門開打,這便成了他們這個三人領導班子的統一決策。

按照張鏑和中興軍一向的風格,做事之前誰都可以提出疑義,但一旦形成了決議,那就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

今夜夜襲東門之敵。

敵衆則分之,敵寡則攻之。

……

夜色越來越深沉。

靜悄悄的瀘州州衙猛然傳出一聲尖叫。

“啊!老爺……快來人吶!”

隨著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州衙的護兵匆匆忙忙的從外院趕往達魯花赤也罕弟斤的臥室。

護兵們一進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昏暗搖曳的燭光下,也罕弟斤新納的小妾在牀上瑟瑟發抖,暗紅的血浸透了半張牀,一具無頭的屍身還在緩緩的往外滲血。

達魯花赤老爺的腦袋竟不翼而飛了!

“啊呀,有歹人刺殺了老爺!”

也罕弟斤的蒙古護兵、州衙的役吏都紛紛趕到了兇案現場,平日裡外人禁入的後衙頓時熱鬧了起來。

總管張庭瑞也從睡夢中被人叫醒,趕來主持工作。

也罕弟斤的那位小妾首先被輪番審訊,但這個倒黴的女人已經被嚇傻了,顛三倒四說不明白。只知道自己是陪著老爺睡覺,半夜起來,老爺的腦袋就沒了。大約是晚上“幹活”太賣力,她這一晚睡的很沉,比平時都要沉的多,半夜也不知是怎麼醒的,那時候老爺就已經死了,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實在是一點都不知道。

張庭瑞判斷是有歹人潛進來給達魯花赤和他的小妾下了藥,趁他們沉睡之機進來行兇。

但到底是怎樣膽大包天的歹人,敢到衙門裡來殺蒙古老爺!

張庭瑞感到極爲惱火,今晚是沒法睡覺了,這事必須徹查,而且必須殺一批人形成震懾。

命令還沒來得及下,忽然有衙役匆忙來稟:“不好了老爺,府庫起火了!”

“什麼!?”

張庭瑞眼睛一瞪,正想發怒,門外又有人來報:“老爺,不好,城隍廟走水了!”

“啊!”

接二連三收到十幾處火警,同時還有好幾起城內守兵遇襲的事件,城內甚至遠遠聽到有人在高呼著“驅除韃虜,中興大宋”的口號,情況沒那麼簡單了。

張庭瑞的直覺是,瀘州有人造反了!

夜裡反叛的情況還不明瞭,但眼下城內外守兵不足一千,肯定是無法彈壓的。

“快向拜延大人報信,請他遣大軍回來平叛!”張庭瑞慌忙喚過一個護兵,讓他帶人快馬向三十里外神臂山下的元軍大營求援。

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
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丰宁| 四子王旗| 瑞昌市| 长兴县| 成安县| 连云港市| 阜平县| 德保县| 司法| 张家港市| 黄梅县| 乾安县| 舞阳县| 三穗县| 阜平县| 澜沧| 长岭县| 女性| 明溪县| 万年县| 大关县| 曲阳县| 泾源县| 和田县| 靖远县| 垣曲县| 浑源县| 土默特右旗| 峡江县| 洞口县| 汕尾市| 溆浦县| 东港市| 同德县| 宜州市| 黄浦区| 平原县| 克山县| 灵台县|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