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

三人以清水淨了面,整整衣冠,袁鏞在前,張鏑、康棣在後,穩步邁出了書房門。袁鏞直接走向院中古樹,提起木錘,敲響了樹上掛的銅鐘。

當...當...當...鐘聲響起,這是召集學子的鐘聲,往日先生有訓戒或者有大事宣佈,都會以鳴鐘的方式聚集衆弟子。

袁鏞的學生不下數百人,但住在四明書院中的並不多,只有五六十人,其餘的多數是授課之時前來旁聽,或者讀書疑惑時前來求教。

今日鳴鐘的時辰似乎略早了些,只有最勤奮的學子已起來溫習功課,書院中的大部分人還在夢鄉。但聽到鐘聲後全都立即起來,稍整衣容就三五成羣的往先生書房前的小院趕來。

有兩名到的最早的學子張鏑還有點印像,就是前番論家國時故意向他發問過的。這幾人見張鏑也在,先是有些驚詫,繼而恭恭敬敬的行禮,他們現在十分信服張鏑的才華,再也不是上次那樣驕傲的樣子。張鏑也趕緊答拜,上前寒暄幾句。這二人中一名爲戴曾伯,字帥初,一人名陳安上,字仲元。二人出自慶元大族,都是袁鏞的得意門生,最勤奮也最有才華,確有驕傲的資本,因早起讀書,聞鍾而來,因此率先到了。

一刻鐘後,人大多都到了,數十人將小院擠得滿滿當當,因不知鳴鐘聚徒的目的,故而議論紛紛,聽上去就是一片嗡嗡響。

袁鏞站在書房前的臺階上,輕咳一聲,院中頓時一靜。

這時有學子主動搬了椅子過來,請袁鏞坐下講學。

袁鏞揮揮手說:“撤掉吧!”又面向衆人加重語氣道:“國難當頭,豈能坐視!?”

“諸位恐怕還不知,凌晨鳴鐘召集到此的緣由;諸位恐怕更不知,天......就要塌了!!”

或許因一夜未睡的緣故,也或許是這兩句話摻雜了沉重的感情在內,袁鏞的話語十分的沙啞低沉,在場的學子們不禁肅穆起來。但是,爲何說天要塌了,這是怎樣的深意,大多數人還是茫然的。

“我先問諸君,何爲天?”袁鏞素來不喜歡枯燥的說教,注重與學生一起探討,所以就採取慣用的問題導入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

堂下議論起來,有說“彼蒼者天”,有說“天即混沌”,有說“天爲虛空之氣”......總之說什麼的都有,氣氛也從竊竊私語變成了大聲議論。

半晌後,袁鏞看火候差不多了,雙手壓一壓,漸漸止住了討論聲。正色道:“何爲天?

我言億萬蒼生是爲天!祖宗君父是爲天!衣冠禮儀是爲天!人倫道德是爲天......

自韃虜南來,財貨子女盡沒於胡狗,壯士巨族則殄於鋒刃;破一縣則一縣蕩爲灰燼,入一州則一州莽爲丘墟。此誠爲千年未有之奇禍也!

而今焦山再敗,韃虜已破江、淮,臨安豺狼環伺、危在旦夕!

只恐萬里神州將爲腥羶之地,華夏子民皆成奴隸犬羊!諸君以爲,這天,是否要塌了?”

學子們終於明白先生今日要講的主題,仍是這愈來愈壞的國勢。胡元的暴虐,人盡皆知,其本性貪婪殘暴至極,每到一處,往往破壞城市,殺人放火,搶劫擄掠,**婦女.....許多原本富庶繁華的城鎮,空餘斷垣殘壁。當時傳言,元兵到一城,如一日不降則殺十之三,二日不降則殺十之七,三日不降則破城後無論男女老幼屠盡殺絕!如川蜀之地,人民不屈,數十年前抵抗激烈,被蒙元破後幾乎十不存一,天府之國成了人間地獄。

讀聖賢書、常懷君國、心繫天下,這是四明書院每個學子都懂的道理,而過去袁先生也總是教導國危之時仁人君子都應勇於任事,更常常推崇史上各個忠誠節烈之士。但是作爲一介書生,有心無力,如何能在這亂世危局中有所作爲呢?不過今日他們覺得有些不尋常,先生一早召喚大家前來,總不可能只是爲了危言聳聽,定然是有什麼深意的。只是方纔先生的話不少人沒記清前後,但有四個字卻令衆人譁然——“焦山再敗”,到底是什麼情況?

袁鏞朝北一拜,緩緩說道:“韃虜貪得無厭,得寸進尺,我王師又在鎮江敗績傷亡。今朝廷微弱,乾坤幾息,兩宮惶遽難安。惜聞主憂臣辱,我今深感爲羞!諸君皆爲衣冠之家,不耕不織而享飽暖,當知歷代養士之厚無如我大宋者,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安能不奮發而報國恩!?”

堂下學子似有意動,但更多人還是迷惑不解。

袁鏞看向張鏑,張鏑會意,從懷中掏出勤王檄文,抖落開來,三尺見方的詔書上,白紙黑字展現在衆人跟前。而後他接著話頭說道:“太皇太后有召在此,令天下豪傑俊彥勤王保國!”

無異於一顆重磅炸彈,在衆學子心中炸開了,他們早先就被張鏑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觸動過,只不過很少有人能切實的想得到如何去做,現在有人將它明明白白的說出來了,勤王!卻忽然有些無所適從了,甚至比原先的迷茫更加迷茫。

袁鏞知道,這些年輕人不缺乏勇氣,也不缺乏才華,缺乏的只是一個引路之人,現在這條路在眼前,還需說動他們邁出第一步。於是繼續說道:“茲事體大,自古勤王之事,皆艱難險重,如不願涉險,我決不強求。今日我將往城中請趙府君豎起義旗,諸位若有意者,便與我同行,待府君應允,便回家中召集鄉黨親族同來聚義。”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誰若不去就成了孬種,誰願意被同學瞧不起呢,於是個個羣情激昂,嚷著“同去!同去!”其實年輕人最易爲同一個理念結成堅定的同盟,“勤王”就是這樣的一個正確的、光明的、強力的理念,令數十學子全都爲之澎湃。

袁鏞大喜,召喚衆人一同往城內去。

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
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绥芬河市| 临泉县| 田东县| 政和县| 苏尼特右旗| 永济市| 博白县| 侯马市| 独山县| 崇文区| 泸水县| 杨浦区| 稻城县| 林西县| 仁布县| 舞阳县| 贵德县| 平谷区| 红安县| 五原县| 光山县| 武川县| 顺义区| 白沙| 天镇县| 鄂尔多斯市| 井冈山市| 安达市| 海门市| 新竹市| 麟游县| 宁明县| 抚州市| 平阳县| 南开区| 商城县| 南阳市| 台东市| 惠安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