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

陳相公死了?

這是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張鏑深爲惋惜,畢竟陳文龍是他比較尊重的前輩。陳文龍幾乎是被行朝的瞎指揮害死的,這樣的事發生的著實不算少了。這也提醒張鏑,殘宋這艘破船已經無可救藥了,絕不能傻傻的與之同沉,必須要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張鏑現在已有足夠的能力,足夠的聲望。中興社治下百姓已達到二百多萬,材勇二十多萬,中興軍正兵也擴編爲五萬人,精兵強將,完全有資格在宋元之間佔據一席之地了。

回到泉州後,張鏑再次對中興軍正規部隊進行整編。將水師增加到一萬人,騎兵師增加爲八千。常規陸戰兵力中則大大增強了火器力量,每個師新設一個火銃旅,每旅四個營共兩千餘人,三個主戰師兵力全都達到一萬餘人的規模。

泉州、流求、呂宋三個主要地區的材勇也已經訓練了較長時間,流求與呂宋征討番部時,大部分材勇還參加過實戰。就算訓練最短的泉州材勇也已經接近半年時間,也曾參加過鎮壓五大家族的戰事。目前流求本部已有十二個材勇師,十餘萬人,呂宋六個師,五萬餘人,泉州八個師,六萬餘人。材勇雖不比正軍,以屯墾生產爲主,但至少能實現三日一操、十日一演,完全對標正兵,訓練頻繁、管理嚴格。

除此之外,山東和江淮的紅巾義軍雖然不公開打中興軍旗號,實則也是中興軍的額外力量。兵部給兩地各自安排了兩個獨立師的編制,師長都是現成的。周黑炭、陸十千自然而然任山東獨立一師、二師師長,姚大、瞿根分別任江淮獨立一師、二師師長。

直沽、楊村驛的肉中刺拔出後,元廷的目光又聚焦到了中原的肘腋之患,紅巾之亂已然呈燎原之勢。

六七月間,山東紅巾在元將玉圭失的打擊下本已節節敗退,陸十千退入海島,周黑炭藏匿膠東羣山。玉圭失以中書省三萬援軍爲主,配合山東宣慰司的兩萬駐屯軍搜山檢海,幾乎讓周黑炭和陸十千走投無路。但因直沽這顆硬刺扎中了蒙元的心窩,元廷急調玉圭失的軍馬北上,結果在楊村驛報銷了一大半。

玉圭失一走,搜山檢海之策無從談起,數千紅巾骨幹立刻戳破羅網,再次穿州過府、席捲而來,山東宣慰使阿巴赤只有不到兩萬駐屯軍,且兵馬都不算精強,面對紅巾軍大規模復起,只能拆了東牆補西牆,左支右絀。反觀紅巾軍,卻又得到了直沽來的三千匹戰馬支援,兵勢大振。連克即墨、膠西等城,取得幾場大捷,原先敗散的人馬又紛紛匯聚,嘯聚四方的山東羣盜乘勢來投,迅速滾動成十萬之衆。看勢頭,比起玉圭失南下前更猛烈了三分。

阿巴赤自身難保,遁入濟南城堅守不出,遑論剿賊,不被賊剿已是萬分僥倖了。

就在楊村驛連番大戰之時,周黑炭與陸十千縱橫了大半個山東,合兵濟南城下,將城池團團包圍了四十餘天。

待到楊村驛戰事將息,張鏑密令周黑炭提兵南下,避免元廷騰出手後再出精兵包抄。這個時候,山東全境也就只剩下一個濟南孤城自守了,許多州縣殺官反正,齊魯大地幾乎已經翻了個個兒,宣慰使阿巴赤朝不保夕,要不是紅巾軍突然撤兵也不知道還能撐幾天。

衝出山東,向南可接江淮,向西就到河南,千里平原,大有可爲。張鏑的目的是要讓山東紅巾與江淮紅巾合流,共同對付元廷下一步的重兵征討。

江淮紅巾從海州南下以來勢如破竹,只有在高郵打了一場敗仗,邢四、吳光二人擅自分兵,孤軍深入,被元廷江淮都元帥忙兀臺和高郵路總管範成中兩面夾擊,邢、吳敗死。但同時,姚大、瞿根率軍攻下山陽城,殺元軍淮東總管府達魯花赤羯只裡,旋即又破高郵城,大破忙兀臺軍,兵馬急劇擴張至三十多萬。有中軍一萬、壯軍五萬、輔軍二十餘萬,包括騾馬部隊七八千人,最初起事時的五六千中堅個個騎上馬騾,雖稱不上正規騎兵,但上馬行軍,下馬攻略,往來如風,頗爲強盛。

當張鏑在直沽鏖戰之時,江淮紅巾渡過淮河,一路往南,攻城略地無數,直打到揚州城下。揚州城厚,兵馬集聚,忙兀臺負隅頑抗,並不容易攻下。不久後,元廷的淮西宣慰使昂吉兒調集兵馬兩萬,派招討使忻都救援揚州,內外夾攻之下,紅巾軍大敗。紅巾雖衆,奈何都是義勇,其實大部分就是普通老百姓拼湊而成,遭到十分之一的正規元軍攻擊就支撐不住了。二十多萬輔軍很快潰散,五萬壯軍也被斬俘過半,但一萬中軍主力未受損失,向北撤退,騾馬兵跑路可是便捷。

此時楊村驛的戰役也打的差不多了,張鏑在給山東密令的同時,也給江淮的姚大、瞿根傳信,令二人收拾兵馬,向北運動。

於是,江淮紅巾又沿著來路自南向北攻略,像篩子似的篩回去,很快又打到淮河邊,盤踞山陽城內。山東紅巾稍微費力一點,從濟南撤圍,往東南方向遊走而下,魯西南各州縣能打則打,不能打則走。山東的阿巴赤龜縮不出,根本不敢追擊。過了海州以後就越來越順手,因爲再往南都是江淮紅巾友軍趟過路的。

九月初,山東紅巾進入破敗的淮陰城,與江淮紅巾隔河相望。兩支義軍都已擴大到了二三十萬人,就在淮安會師,號稱百萬大軍,向四面擴張,主力往西攻略,數日內先取宿遷,再破徐州。

中原處處告急!

江淮、河南甚至更遠的荊湖、兩浙都有豪傑羣起響應,元廷治下艱難困苦的人們紛紛裹上了紅巾!

其中荊湖一帶的紅巾聲勢也很大,黃州的張德興、壽昌的劉源、司空山的傅高、祈陽的文才渝、長寧的羅飛、新化的張虎……

幾十支人馬,少則數千,多則數萬,不約而同打出了紅巾旗號,與兩淮的百萬紅巾主力遙相呼應。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襄汾县| 临邑县| 双峰县| 涟源市| 柳林县| 丽江市| 蕲春县| 衡山县| 仁寿县| 紫阳县| 公安县| 峡江县| 金山区| 隆子县| 囊谦县| 从化市| 翁源县| 枣阳市| 德庆县| 罗城| 犍为县| 苏州市| 依安县| 调兵山市| 内江市| 兴业县| 习水县| 新津县| 昭通市| 浏阳市| 东至县| 安化县| 尚义县| 昭平县| 泰来县| 基隆市| 阿合奇县| 宜州市| 荃湾区|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