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

泉州的情形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數月之間,這七縣之地,百萬之衆便無比緊密的團結在以張鏑爲核心的組織當中。

首先是錢糧的大大充裕,通過打擊土豪劣紳抄沒了巨量的財富,這讓張鏑都不免覺得搶劫真是個極有前途的職業。好比北邊的韃子就是一個大型的搶劫集團,靠著從北搶到南,搶遍天下,滿足了他們窮奢極欲的享受。張鏑的這種“搶劫”要文明的多,是多數人痛快而少數人痛苦,是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成果。其中還有劫富濟貧的意味,將富戶們爲富不仁多少年搜刮而來的糧食布帛分給衣食無著的窮人,絕對是正義的舉動。如果說抄掠富戶是一次性的收益,那麼市舶的壟斷、鹽鐵糧食的專賣則是細水長流式的永久財源。有此財源,自然都可以不把那點田賦收入放在眼裡了。

其次是軍力的壯大和兵員的大大擴充。根據運行成熟的三級兵制,張鏑在泉州照樣推行了義務兵役。泉州強敵環伺,北元雖然退卻,但隨時可能捲土重來,不像流求、呂宋等本島地區,有一個較爲穩定的後方,可以安心生產,有規律的訓練。而且本島百姓按營、保爲編制,全都生活在固定的堡壘營寨範圍內,可以更爲有效的組織起來。泉州的百姓卻分佈於大大小小的傳統村莊、聚落,即便編了牌甲,規模上也有極大的隨機性。人口密集的地方有可能幾個保上千戶都住在一處,人口稀少的地方也有可能一個甲幾十戶還分爲好幾個地方。所以泉州的三級兵制略有不同,不容易像本島那樣全民皆兵,在寓兵於農的同時,更注重志願和常備的性質。

第一級是在各村莊、各基層保甲都設立梭標隊,所有青壯都必須參加,農閒進行基本訓練,使之具備基本的自保能力。梭標隊的規模根據各地實際人口而定,大的村莊可以編一個甚至多個營,小的村莊如果只有幾個人,可以與鄰近村莊合組一個小隊。梭標隊主要還是民兵的性質,由基層軍官負責管理和徵召,定期進行集訓,保證上下通達。他們最大的功能是維護基層的穩定,併爲更高一級的兵種提供兵源。依託泉州上百萬的人口基數,梭標隊的總數可以達到二三十萬之巨。

第二級是在每個縣設立若干個材勇營,他們是地方基幹武裝,官府每年給予一定的錢糧補助,冬春發一套統一的服裝,基本的武器裝備參照正兵,由官府配發,其軍官也基本由正兵擔任。材勇的選拔訓練要比梭標隊嚴格的多,不少於三日一操,而且平日要輪流負責巡邏、守備、治安、捕盜等任務,但平時並不完全脫離生產,未輪到訓練和守備任務時允許回家務農,農忙時節若無戰事則全員放假回鄉,屬於半全職性質的預備士兵,其人數控制在四五萬人上下。

第三級則是常備正軍,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化脫產軍人,從材勇中選拔最勇銳之人充當,目前還只有一個雛形,選拔和訓練還在進行中,預計泉州這樣的大州常備的精煉正兵在八千至一萬人上下。目前張鏑手下正兵全部加起來也只有三萬出頭,所以這上萬人也不算少。正兵待遇優厚,而且張鏑從來不會重文輕武,一向來給勇敢的士兵們很高的榮譽,成爲正兵是很多年輕人的嚮往。他們是精銳,作戰也必須衝鋒在前,並且隨時要根據大局的變化出徵到任何一個地方。

有錢糧、有兵馬,源源補充、不斷的壯大,泉州這塊基業便牢牢的穩固在手上了。

形勢大好,自然讓很多人盲目的樂觀,軍中的不少將校蠢蠢欲動,都想勸張鏑儘快下令出征四方,拿下江南、拿下天下,至少也要拿下這八閩之地吧。

張鏑卻清楚的知道,北元的勢力依然很強大,之所以現在看起來似乎不堪一擊,那是因爲他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漠北諸王的叛亂上,江南的元兵差不多隻是二線部隊,而且分的很散。但就是這樣分散的二級軍隊也還不是那麼輕易可以剿滅的,就如之前在天門山全殲阿拉罕所部兩萬人,其中八成都是新附軍和漢軍,較有戰力的探馬赤軍只有三千多,真正精悍的蒙古騎兵不過一千餘而已。

現階段韃子精銳盡數北調,董文炳的整個臨安行省估計也不過萬把人的蒙古真韃。兩淮、兩江、京湖、兩廣、閩浙乃至整個長江以南也未必能有五萬真韃,探馬赤軍人數亦不多,反之則是數以十萬計的漢軍、新附軍。但在北方,元軍的腹心之地,至少還有二三十萬真蒙古,探馬赤軍和精銳的北方漢軍則爲數更多,不下五六十萬之巨。

對比之下,中興社的力量還是太弱小了。在敵強我弱的大背景下,張鏑認爲不應過早的吸引元軍主力展開大規模對決,也不應將攤子鋪的太大太快,一口不能吃成胖子,反而可能被撐死。擴張當然是要擴張的,但需要波浪式的循序漸進的擴張。盲目樂觀,盲目冒進都不可取。

但相比於正面戰場的審慎,或許敵後戰場才更需要成效。這幾年在南北多個地方都留了人馬,比如廣州、慶元、昌國、海州、山東。但若著眼於整個中原,這樣的佈局、這樣的力度都是不夠的。急需向四面八方,向北元的每個行省甚至每個州縣都安插自己的人馬,目光不能再侷限於東南沿海這一隅之地了。

泉州只是第一步,是張鏑爭霸天下的起點,張鏑的心裡已經有了一個龐大的計劃,他要在整個中原的角角落落,在韃子的眼皮底下、腹心之地發展出一塊塊的根據地,建立一個個堅固的堡壘,最終在大軍北伐之時,將這些根據地、這些堡壘全都連成一片,成爲一張天網,將蒙元牢牢的網住,並且一步步的絞殺……

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故宋帆影書友羣,支持正版的朋友歡迎加羣討論。

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
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陆川县| 凭祥市| 定兴县| 上蔡县| 桓仁| 黑河市| 年辖:市辖区| 庐江县| 镇巴县| 焦作市| 宁阳县| 永清县| 古丈县| 施秉县| 曲阳县| 安吉县| 拉萨市| 黔西| 定远县| 禄丰县| 鄂尔多斯市| 浪卡子县| 大洼县| 涡阳县| 仪征市| 双牌县| 三原县| 荆门市| 阜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浏阳市| 郸城县| 仁怀市| 射洪县| 罗甸县| 固原市| 太原市| 临颍县| 宜阳县| 无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