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

大元朝需要一場勝利,一場足夠大的勝利。

北邊的海都、昔裡吉,南邊的殘宋,泉州的張鏑,中原的紅巾。

四個方向,都讓皇帝頭疼不已,至少要打破這其中的一方纔堪稱足夠大的勝利。

對此,皇帝與他的謀臣們對局勢有著較爲明確的判斷。

如果從易到難,四個方向中實力最孱弱的應當是南方的殘宋,而且越來越弱,但其流竄於閩粵沿海,一直敗而不亡,主要是由於大元水師的不足,無法對其徹底的剿滅。

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原的紅巾,他們雖然聲勢浩大,但都是烏合之衆,趁著地方守軍空虛的機會嘯聚起來,若能調集精兵強將,不難將其剿滅,像當初在山東,經圍追堵截,五萬官軍短短一月就平定了十餘萬紅巾的叛亂。但紅巾的問題還在於脅從之賊易滅,核心的頑賊難除,隨著亂事的延續,頑賊越來越多。尤其是南北紅巾合流後,單單騎騾馬的頑賊就達到了數萬之衆。這部分核心不除,剿滅再多的從賊也是無濟於事,就如原上的野草,燒了還會再長。所以剿紅巾之計,宜早不宜遲,宜速不宜緩,必須果斷尋其主力決戰,擊其腹心。

第三是泉州的張鏑,也即所謂的中興社、中興軍,該部原本被當做殘宋的從屬,打的也是宋軍旗號。但據可靠情報,可知其已具有相當的獨立性,對宋廷聽宣不聽調。近些年該部勢頭極猛,直沽事變後就成了大元的心腹之患,若要剿滅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元廷仍未放棄招安這個選項,就如當年的劉整、呂文煥、夏貴,哪一個不是擁兵數萬、屢立功勳,既然這張鏑與宋廷已有離心之態,那就可以利用,有機會將其收爲己用。

第四是北方的諸王叛亂,這是最難解的一團亂麻,困擾了大元帝國幾十年,而且至今也看不出有什麼解決的良方,當帝國的重心繼續往南移,越來越趨向於成爲一個傳統的中原王朝,與北方的蒙古諸王矛盾就越來越深。歷朝歷代北方的草原勢力武力強蠻,中原的農耕社會物質富裕,兩者之間的落差幾乎是永遠無法調和的,要麼是草原征服中原、野蠻取代文明,要麼是中原剋制草原、分化羈糜,但大部分時候都是打打停停,看不到盡頭,即便同樣出自北方蠻族而入主中原的遼、金、元也都破解不了這個魔咒……

基於對眼下四個主要方向的判斷,元廷準備的策略是在北方草原和泉州一線保持穩定,著重對南方的殘宋和中原的紅巾軍展開攻勢。

對殘宋行朝的追擊以江西行省右丞塔出爲主導,行省左丞麥術丁、參政李恆、昔里門等人配合,行省治所設在隆興。

對中原紅巾的圍剿以江淮行省右丞董文炳爲主導,江東宣慰使張弘範、浙東宣慰使懷都等人爲大將,大本營設在杭州,張弘範的剿賊前鋒指揮部設在揚州。

……

江西興國,同都督府,大宋狀元宰相、同都督文天祥開府於此。

自本年春,文天祥從廣東梅州入江西,半年以來,以銳不可當之勢,一鼓作氣地攻克了會昌、雩都、興國三縣,軍威大振。接著,建牙於興國,分兵三路攻打贛、吉諸縣:督謀張汴監軍,率趙時賞、趙孟濚等盛兵薄贛城;安撫副使鄒鳳,率贛州諸縣兵搗永豐、吉水;招諭副使黎貴達,率吉州諸縣兵攻太和。這三支軍隊,猶如三支利箭,從興國射向了西南方、北方和西北方。贛州各縣都收復了,只剩下贛州一座孤城;吉州八縣復其半。撫、洪、袁、瑞各州豪傑踴躍響應,詣軍門自請約束。抗元的風暴席捲著整個江西,而且把烽火燃燒到兩湖。長江一帶的軍民收復了興國軍、壽昌軍和黃州等地;湖南義士則收復了新化、安化、益陽、寧鄉、衡山、湘潭、攸縣等縣。文天祥的號令幾乎可直通江淮,復宋的希望露出了曙光。

十月的一陣秋雨擊打著窗扉,夜幕已經降臨,文天祥還在同都督府的書房中處理軍務。

這幾天收到了好幾個消息,有好的也有壞的,但總的來說還是好的多。

第一個消息是韃子在隆興成立了江西行中書省,以塔出爲右丞,麥術丁爲左丞,李恆、程鵬飛等人爲參政,調兵遣將,目標顯然是針對自己的同都督府和江西的諸路義軍,聽說韃子以西夏奴李恆爲先鋒,已經向著贛州方向進發了。這應該是個壞消息,讓文天祥不免有些擔憂,手下的兵馬雖然人數衆多,氣勢很盛,但與韃子的正規軍對抗起來實則沒有太大的取勝把握。贛州圍攻了那麼久,一直不能攻破,一旦李恆的大軍抵達,裡外夾攻,就有失敗的危險了,應該讓張抃、趙時賞他們小心應付,再看看還有哪裡的部隊可以調去支援,這真是值得踟躕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消息是從福建傳來,其實分爲兩件事,一悲一喜。悲的是興化陳文龍戰死,大宋又失去了一名忠臣賢相,自己少了一名志同道合的摯友。喜的是泉州的張鏑率舟師北撲韃子腹心,大勝回來,還被朝廷封了長山侯,同都督,年紀輕輕名位就已經與自己相當,大宋後繼有人,可喜可賀。張礪鋒這個年輕後輩讓文天祥印象深刻,從慶元相別又一年不見,文天祥打算寫一封信,勉勵這個年輕人要效法“郭、李”,避免成爲“操、莽”,一同爲光復大宋的事業而努力。

第三個消息是南北兩支紅巾義軍在淮安會師,稱衆百萬,讓蒙元治下的河南、山東、江淮都震動起來,這真是大大的喜訊,勢必將有利於大宋的光復大業,文天祥打算派人去往淮安,聯絡那裡的紅巾義軍領袖,讓他們更緊密的團結到大宋的旗幟下來。

三個消息,三件事,都很重要。文天祥攤開信紙,思考著如何動筆。按照輕重緩急,首先要給圍攻贛州的趙時賞等人去書,這事最急。其次應該給淮安的紅巾義軍寫信,想想讓哪個可靠的人送去。最後再考慮給泉州的張礪鋒寫封書信,述一述時局,道一道朋友情義。

“相公,天色晚了,早些歇息,明日再寫吧!”妻子歐陽氏進來添了燈燭,輕輕的爲文天祥披上一件外衣,勸他早些休息。

“夫人先帶柳娘、環娘去睡吧,爲夫寫完這幾封信就歇。”

“孩子們有嬤嬤帶著,奴就留下陪你吧。”歐陽氏爲丈夫續上茶水,就在一旁坐下,替丈夫磨起了墨。

夜色靜謐,只聽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

忽然一陣匆忙的腳步打破了寧靜。

僕人文忠急急忙忙的跑進書房,急切的稟報道:

“相公,壞了,韃子軍隊打到城外了!”

……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凉城县| 茶陵县| 清水河县| 论坛| 民丰县| 虎林市| 沙河市| 元江| 鹤壁市| 甘泉县| 莱芜市| 偃师市| 正定县| 车险| 图们市| 绥化市| 泸西县| 舞阳县| 浦城县| 栾城县| 喀喇沁旗| 衡水市| 卢龙县| 隆尧县| 五峰| 绥江县| 南江县| 泌阳县| 赤壁市| 瑞金市| 卢湾区| 漠河县| 长葛市| 米泉市| 河南省| 祁连县| 酉阳| 北海市| 苍山县|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