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

塔出敗死,文炳病亡。

帝國的東南傾折了兩條重要的支柱,皇帝輟朝三日,以示哀榮。

大臣凋零、喪軍失地,宋國之事,刻不容緩了。

天命!就像是文天祥口中天命。

如果真的有天命這件事,那麼宋國或許還真有上天的眷顧吧。

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北方的蠻族壓著它打了三百多年,但它卻始終弱而不死,敗而不亡,甚至在失去了所有陸地上的領土漂在海上的時候還能繼續茍延殘喘。

往前推,還可以看到,從有傳說以來,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以至於宋,那麼幾千年的時光裡,中原這塊土地上王朝興衰卻似乎永遠有一條線在暗中牽著,將它連接在一起。

這條線叫做文明,中原的文明從來都沒有斷絕過。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天命,可以讓這個民族如此的堅韌。

有時候,就連皇帝忽必烈也免不了自我懷疑,天命是不是真的在自己身上,爲何殘宋的小朝廷總是滅亡不了,哪怕奪取了他們的都城,降伏了他們的君臣。就好比當年的金國人,攻破了汴梁城,擄走了宋國兩位皇帝,最終卻還是不能滅掉這個國家。

大元是不是應該停止對南方的征伐,是不是應該學遼金一樣劃江而治?

最近接二連三的大敗更讓皇帝顧慮重重,宋室在碙洲起死回生,在崖山又殲滅了大元在東南的主力,難道這乾坤真的要再次逆轉了嗎?

皇帝幾乎又有了撤回南國大軍的意圖,作爲蒙古人,皇帝和“國人”們或許更鐘情於草原,而不是南方的宋地。反倒是那些漢人的大臣,對於統一南方有著揮之不去的執念。

董文炳病歿之前就泣血上書,敬告皇帝,千萬不要放棄南方,不要因爲眼下的不利而中斷了統一天下的進程。

朝中的大臣們也紛紛上書,盡言統一南方的必要性。

皇帝不得不考慮再一次發起南征,從略有好轉的北方戰場抽調力量南下。

但是西北的海都和漠北的昔裡吉叛亂久久不能平定,雖然暫時取得了優勢,但一時半會兒還沒法騰出手來。只能從東北的遼陽行省入手,東北的乃顏早有叛意,但至少反狀未明,只能寄希望於他能否再安分兩年,不要在此時趁火打劫。

遼陽行省有大兵十萬,因爲乃顏是爲大元左手諸王中勢力最強的一個,不得不最大的限度的進行防範。爲了預備南征,元廷冒險從這十多萬人中抽出了大半,但是一來路途遙遠,二來糧秣輜重需要準備,而且由於中興軍的破壞,這幾年帝國的水師力量損失殆盡,想要發起新一輪水陸配合的大規模攻勢絕不是容易的事,預計從調兵到出兵少說也要三五個月的時間。

這麼長的時間,足夠張鏑做好充足的準備,中興商社和中情部的特情們藉助各種各樣的身份已經從中書省滲透到遼陽乃至於到漠北、到高麗,說的誇張一點,他們幾乎可以獲得這個帝國的所有秘密。

有些事,朝會裡剛剛議定,甚至元廷內部都還沒公開,泉州的總理署就已經做完情報分析了。

像這一次,遼陽的部隊剛剛有點動靜,東北王乃顏還被矇在鼓裡,以飛鴿和快帆船雙套傳遞的情報就已經在去往南邊的路上了。

終於要來了。

張鏑也在調兵遣將,他決定針鋒相對。

趁著江南的元軍羣龍無首,趁著江西、廣東和廣西的敵人元氣大傷,正可以發動一場暴風驟雨。

時間是一個關鍵問題,元軍需要時間部署,需要儘快填上董文炳和塔出折損以後的空缺,需要整合各地的部隊積累足夠的力量。

張鏑也需要時間,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他就能吃下足夠大的地盤,並且穩固住防線,根本無需畏懼元軍的南征。

……

泉州南門,蓮花街的盡頭,新開了一家精緻的小茶樓。

茶樓的主人王發奎既做掌櫃又做跑堂,婆娘王劉氏負責廚下,還有兩個女兒小梅、小蘭幫忙招呼客人,一家四口忙忙碌碌倒也經營的有聲有色。

王家的兩個閨女長得都極爲秀氣,但都未曾許人,長女小梅已經二十四五歲,次女小蘭也有十七八歲了。據說是因爲時局動盪不安,把兩位女兒的終身大事都耽誤了。

王發奎本來是個讀書人,有空閒還能給店裡的茶客說兩段書,小茶樓開張兩三個月就已經在南門一帶有了小小的名氣,碼頭附近做事的人們常來店裡喝杯茶,吃一點茶果點心,聽兩個故事解解乏。當然還有很多人是慕名來看王家兩個美貌的女兒的,這些時日裡,上門提親的媒婆都差點踏破門檻了,但王發奎卻始終沒有鬆口,總說還要再看看姻緣。媒婆們背地裡都說這老書呆子眼光太高,總要把兩個女兒都耽誤完了才後悔。

“王伯,來一壺清茶!”

一名英武的軍官踏進小店,向掌櫃王發奎招呼了一聲。

他要的是清茶,與大多數人的喜好不太一樣,此時的人們往往喜歡把茶葉磨碎了,加上各種作料沖泡,喝清茶似乎是從總理署的事務官當中慢慢流行開來的。

這位軍官叫做陳達,是第一師哨騎隊的精英,曾經跟全軍有名的騎將郭旭搭檔出哨過,楊村驛一戰立下了大功勞?,F在郭旭已經升任騎兵師第四旅旅帥,陳達也連跳幾級,從一個普通騎卒升爲都將,現在是南門的第二都巡邏官,手下帶五十多巡騎和二百多巡兵。自從這小茶樓開張以來,陳達幾乎每天下值之後都會來光顧,這成了一種習慣,也成了一種希冀。

“陳長官,您的茶!”

伴著一陣柔聲細語,王家的二女兒小蘭娉娉嫋嫋的爲客人上了茶。

“這個,不用叫陳長官,太……太客氣了!”

陳達是廝殺場上的血勇漢子,但是在姑娘面前卻頗有些靦腆,眼睛都不敢直視人家的臉。

“那叫您什麼呀,叫陳哥哥?”

陳達的臉紅了一下,這個問題把他難住了,他每天來這裡,只是不想與這位讓他心動的姑娘顯得太生分,還真沒想過應該叫什麼。

小姑娘很活潑,咯咯咯笑了起來。

“哈哈,那我以後就叫你陳哥哥了!”

這清脆的笑聲讓陳達的心都柔軟的要化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
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平泉县| 北京市| 广水市| 东宁县| 奈曼旗| 娱乐| 宣汉县| 德化县| 石嘴山市| 湘潭市| 平谷区| 通河县| 久治县| 苏尼特左旗| 汉中市| 咸宁市| 高清| 婺源县| 秭归县| 张掖市| 西盟| 尤溪县| 张家界市| 汽车| 林甸县| 钟山县| 二连浩特市| 平舆县| 嘉善县| 奉新县| 佛冈县| 西昌市| 新化县| 益阳市| 十堰市| 天台县| 上饶市| 葫芦岛市| 安远县| 南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