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

這一戰,宋軍的損失很小,慶元城的軍民甚至大部分都不知道江面上的戰鬥,犧牲的人當中,官職最大的是慶元市舶司監督潘方。

潘方其實是一等一的忠義之人,素來主管慶元海貿事務,直接受朝廷委任,本與慶元官府互不統屬。不久前喜聞忠勝軍守住了慶元城,便主動前去襄助。這次能順利徵集到商船、民船數千艘,多賴他盡心竭力奔走聯絡。

但想要把三十萬軍民運送出海,僅僅有船是不夠的,因爲甬江的出海口已經被哈喇斛的大軍佔據了。而張鏑的水師主力一直都停留在昌國,包括張鏑留下的數十艘炮艦及貿易部在北線的大部分武裝商船,還有流求、澎湖、泉州抽調來的支援船隊,以貿易部部長葉繼親自負責組織。隨船的是留守中興社的二千正兵和緊急調集的八千流求材勇,由兵部部長徐奎統領。

相比之下,慶元三江口的水上力量卻很薄弱,確切的說,是一艘戰船都沒有。臨時徵集組建的移民船隊中都是些民船、商船,並不利於攻戰。而且六千忠勝軍全都分散開組織民衆去了,沒辦法形成合力兼顧作戰。軍隊帶著大量百姓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打起仗來必然投鼠忌器、顧此失彼。上千艘船隻裝載著數十萬百姓,如若與元軍水師接仗,難免造成大量死傷。張鏑不可能用裝滿百姓的移民船去打仗,必須將移民船隊和戰船主力隔離開來,移民船隊只管載人,戰船部隊只管打仗,殲滅了敵人之後再會合出海。

苦思之下,張鏑想出了這麼個鐵索攔江的歪點子。既能將移民船隊安全的與敵人隔絕開來,又可將元軍水師擠在自設的狹窄防線之上壓著打。但哈喇斛可不會有商有量,又不會主動按著自己的心思來,必須要有人去誘導他才行,潘方的身份剛好適合,他是慶元的舊官,又管著港口市舶司,比較容易取得敵人的信任。這是個九死一生的活計,潘方卻沒說二話就答應下來了,他早就做好了以身殉節的準備,水戰之時沒找到機會撤離,後來果被哈喇斛殘忍殺害。

張鏑利用元軍細作那裡拷問出的聯絡方式,給了潘方一份蓋有暗戳的憑信,打消了哈喇斛的疑慮。潘方又故意誇大了慶元宋軍的實力,使其感到危急,接著獻出了“鐵索攔江”這麼個餿主意。很多餿主意乍一聽去都似乎很有道理,要到實行起來才知道管不管用。反正歷史上那麼多試圖靠幾條鐵索擋住敵軍的人全都失敗了,鐵索是死的,當然擋不住活的人。哈喇斛不瞭解這些,被潘方說動,憑直覺認爲這計策可用,因爲就算鐵索防線擋不住宋軍,防線後的船隊還可以繼續阻擋,對自己而言也沒多大損失。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幾道鐵索壓根不是用來攔截宋軍的,而是用來攔截他自己的。

按照事先約定,張鏑安排的戰船隊伍於三月九日夜晚準時抵達甬江江口,數十艘千料以上的炮船佈下落網,二百多艘海鰍、蒙衝則靈活的闖入元軍船隊之中。一陣橫衝直撞後,慌不擇路的元軍船隊都被驅趕向海口,被以逸待勞的數十艘炮船飽和式狂轟濫炸一番,遭受了滅頂之災。

甬江窄處不過半里多,慶元城內的宋人想要在這麼窄的江面上動用上千艘船隻運載幾十萬軍民出海,別說有人阻擋,自己都要排隊堵起來。對此,哈喇斛最好的計策就是不用計策,在出海口嚴陣以待,完全有辦法將宋人軍民混雜的船隊攪得天翻地覆。但哈喇斛卻被潘方的危言聳聽唬住了,畫蛇添足在江上橫列了三道防線,還把水師全都開進了江口列陣,自己放棄了機動性。

當然,最主要的是哈喇斛只顧著封堵甬江,防備慶元來的宋軍,卻萬萬沒想到從海面上會冒出那麼多無敵的炮船。防禦技能都加在了前面,屁股卻露出了空門,正好讓人狠狠的一戳,一擊致命。

張鏑調集到昌國的戰船有三百多艘,包括數十艘千料炮船,小船上也裝備了盞口銃和少量碗口銃,最小的蒙衝則配備了火油唧筒,相當於水上的“猛火油櫃”。另外還有數十名“水鬼”,有潛入水下鑿穿船底的好本事。人、船、武器都堪稱犀利,在同等規模下難有敵手,本就算不上一流的元軍水師就算人多船多也只有捱打的份。

元軍的水師原本駐於定海(今鎮海)海口,若直接攻打很可能會四散開來,就算取勝也不能全殲。如果等慶元的移民船隊出來又追上來咬上幾口,那將是很大的隱患。這回送給元軍的“鐵索攔江”計又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哈喇斛聽從潘方的計策將船隊前移了數裡,集中到了三道防線後面,這就給了個一鍋端的機會,倒是省了四處追擊的麻煩。

天亮後,張鏑收到了江面肅清的報告。東路元軍水上主力全滅,一半船隻被擊沉擊毀,另一半被俘獲,僥倖逃回定海的寥寥可數,加上守寨、巡邏的船隻也只殘餘不到一百,窩在港口再不敢露頭。剩下那三道攔江鐵索失去了防禦,則毫不費力的被拆毀斬斷。

慶元城中準備了一整夜的三十萬移民在忠勝軍的組織下,各按坊、街、市順序排列,以百人爲單位組織上船。昌國來的戰船則在海口、江面來回巡弋,接下來的幾天再未見元軍一兵一卒前來阻攔。因爲西路的唆都在城下折損了三成兵力,已然喪膽,對宋軍虛虛實實的戰術捉摸不透,眼睜睜看著慶元城大張旗鼓的行動,愣是沒有派兵追擊。東路的水師更糟糕,乾脆連主將哈喇斛都摺進去了,關鍵還丟了大部分的船隻,不僅不敢追,更是沒能力追擊了。

三百多戰船與數千艘移民船隊在甬江出海口會師,一同向南,浩浩蕩蕩的往流求駛去。

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
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福海县| 河池市| 铜梁县| 新化县| 武穴市| 乌兰察布市| 东至县| 中宁县| 武宁县| 木兰县| 辰溪县| 余干县| 沐川县| 永州市| 玛沁县| 武城县| 平和县| 合山市| 东明县| 城市| 中牟县| 东兰县| 望江县| 昭觉县| 新民市| 泰兴市| 曲靖市| 西昌市| 青岛市| 上杭县| 兴和县| 色达县| 田林县| 邓州市| 炉霍县| 榆中县| 罗江县| 石河子市| 靖远县| 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