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

八月還是盛夏,一大早知了就叫個不停,喊著“熱啊”“熱啊”“熱啊”......

陳閔等人起得很早,雖然按照張鏑指令,辰時纔去大帳相會,但不到寅時,幾個人就已經醒了,雖被許諾了要招安做官軍,但那張大官人會怎麼安排他們,心中實在沒什麼底。

過了幾柱香的時間,大帳外終於開始擂鼓聚將,陳閔和陸十千等人魚貫進去,在末尾恭敬的站著,一刻鐘以後,何紹基、褚世堯、李奇等都將、隊將才陸陸續續的進得帳來。

辰時二刻,人到的差不多了,胡隸和張鏑二人才結伴進來,胡隸在主位端坐下來,張鏑卻並不坐,搖著摺扇站在胡隸身後。

這日的議題有三個,一個是論功行賞,李奇、陳阿年的弓弩隊殺傷賊匪甚重,有功該賞。張鏑、胡隸的親衛隊抓住十幾個賊酋,也該賞。陳閔等人聽著這些有點尷尬,若要形容這種尷尬,那就是將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感覺吧。

不過張、胡召集衆將肯定不會只是這麼點事,第二件事馬上就將陳閔等人從尷尬中解脫出來了,那就是擴增編制。

昌國軍這一仗基本未受損失,仍舊是一個營的編制。而龍王山的海盜還有一千二三百人,經招安後的龍王島各頭領往島嶼深處收攏,各處躲藏的餘賊都已經匯聚下來服從收編,這些人原先也沒做什麼罪大惡極的事,屬於可改造的對象,因此決定順勢招收大部分入伍。

新的架構是昌國軍設立一總,胡隸爲總將,張鏑爲副總將兼軍師。下設三營,一營由胡隸自領,部屬基本不變,還是昌國營的老底子。

二營由張鏑兼任營將,除二十名親衛仍隨同外,大部分士卒則從新招安的龍王島降兵中挑選精銳。爲儘快掌握部伍,張鏑從親衛中抽了十人擔任都將、副都將。這些人其實多不大樂意“下放”,一方面因爲張鏑待他們甚好,他們願意隨侍左右;另一方面,到部伍中帶兵也就意味著離中樞遠了,若不特別出彩,或許難以再被領袖關照得到。不過下去親自帶兵也同時意味著有了建功立業的機會,親衛們倒也不至於有怨言。

第三營營將爲陳閔,而下面的都將、隊將則基本上還是龍王島的大小頭目,陸十千等幾人也做了都將,而士卒則是張鏑挑剩下的所有嘍囉。陳閔等人一聽,頓時一塊大石頭落地,自己仍舊受重用了啊!至少沒有一腳踢到垃圾堆裡,甚至沒有將自己的手下打亂重組,真是充分的信任。

一總三營的架構雖定了,但整編完成是需要點時間的,張、胡二人也不是沒想過將所有建制打亂重組,再從昌國軍中抽出老兵擔任三個營的各級軍官。這樣肯定能更快的掌握整支隊伍,但這樣不符合張鏑的精兵路線,就好比一罈美酒中摻入了兩壇水,看著是增加了兩倍的量,卻肯定不如原釀的酒香甜。所以現在的整編方案是老營維持原狀,昌國第二營則只變更骨幹軍官,第三營則從上到下都還是龍王島的原班人馬。按照這個架構,新的昌國軍以老營爲主力,第二營則將不斷訓練出的精銳作爲第一營的補充,第三營則作爲第二營的基礎兵源,形成三個層級的階梯式結構。因此三個營的人數也並不是平均的,第一、第二營都只有五百人左右,第三營卻達到七八百人。

第三個議題是本次軍議的重點,就是剿匪。龍王島既然搖身一變由海盜成了官軍,那麼這一仗自然要算在裡面,作爲一支重要的力量參加。

相比於“佛賊”陳閔的好名聲,讓張鏑起了招攬之心,費盡心機將他收爲部屬。對“海上閻羅”荊泰的策略則簡單得多,那就是徹底剿滅、毫不留情!

攻打之前照舊是要派得力人員探個明白,這次是讓葉承帶了親衛隊的幾個老練士卒,由陳閔手下熟悉地理的兩名小兵帶領,往昌國南部海域去探索。

這荊泰本是定海(今鎮海)碼頭的一個船伕,受僱於各家漁船、商船打些長短工,這個時代求活不易,做工的下層人往往自發的組成團體,因他強橫有力,就做了一幫船工的頭頭。

二三年前,一家姓江的船東僱他們走海,當時的船上裝了不少的金銀財貨,被這荊泰無意間窺到,見財起意,就與他帶來的十幾個船員一起殺死了江氏船東父子三人,將船隻並財貨都據爲己有。除了老弱無害的幾人被裹挾著不殺,船上的其它幾十人或者加入作惡,或者被丟到海里。這些人中爲頭的就是現在荊泰手下號稱“十八羅漢”的十八個匪首。

這些賊匪作案後就上了一處小島,幹起了殺人越貨的勾當。其中始作俑者荊泰是個殘忍狠毒的傢伙,別處強盜還講究兔子不吃窩邊草,他卻毫無顧忌,剛上那小島時就因某家漁戶言語稍有冒犯被他殘害致死,而且一不做二不休,連島上其它十幾家漁民也都殺了個精光。

而那江家知道了海上的這番變故後幾次往州府鳴冤,請求剿殺這夥賊人,府縣雖派人去征剿過幾次,但荊泰等人流竄不定,連影子都摸不著。而那荊泰得寸進尺,竟帶領賊衆潛入岸上,將那江氏幾十口滿門屠盡。再後來,官府因沒了苦主,也就敷衍了事,使得荊泰一夥逍遙法外,更四處招徠不法之徒,聚起了一兩千人的規模,佔據了昌國南側的桃花島及臨近多個大小島嶼。兩年來周邊府縣深受其害,但卻一直無人能奈何他。

葉承將偵查所得情況及打聽來的荊閻王所做各種惡事敘說了一遍,各將官都氣憤不已,這惡匪實在是非除不可。那陳閔更是咬牙切齒,大罵著要將這幫禍害抓起來抽筋扒皮。他的角色轉換倒挺快,一夜之間已自覺將自己納入了官軍的身份。可見他雖曾經爲匪,但良心未泯,正義感貌似還是很強的。

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
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尤溪县| 汪清县| 新沂市| 达拉特旗| 吉木乃县| 临高县| 永泰县| 聂荣县| 沾化县| 绥滨县| 正阳县| 方正县| 桃江县| 华池县| 棋牌| 云林县| 屏南县| 大冶市| 宁海县| 东阳市| 石台县| 五指山市| 镇远县| 五华县| 梨树县| 光泽县| 崇阳县| 峨眉山市| 清水县| 海淀区| 池州市| 林西县| 峨山| 霍林郭勒市| 辽源市| 永靖县| 闽清县| 呼和浩特市| 西宁市|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