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

蒙元的這一次反撲,絕不僅是針對江西的文天祥,甚至不僅僅是針對殘宋行朝,而是要徹底的扭轉南方的局勢。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字,平宋、滅紅巾。

長江以南,以塔出、李恆爲主,集中力量平滅殘宋,首當其衝的就是聲勢最大的文天祥江西義軍。

長江以北,以董文炳、張弘範爲主,配合淮東、淮西的軍隊,加上中書省玉圭失率領的援軍,從四面八方拉開網羅圍剿紅巾。

自山東紅巾與江淮紅巾在淮安會師,義軍的形勢就如日中天,北至海州、徐州直達山東,南至高郵威脅揚州,冬至鹽城瀕臨大海,西至泗州、亳州界於淮西、淮東。

千里之地,百萬之衆,彈指間已非元廷所有。州縣官府望風逃竄,地方駐軍無人敢纓其鋒。

這已是紅巾義軍這場亂事的頂點。

輝煌的背後藏著隱憂,身在其中的人可能很難察覺,覺得還可以繼續膨脹,但張鏑早已有所預言,紅巾的鬥爭策略勢必要有所改變才行,否則爬的越高就有可能摔的越慘。

中興大會後,從泉州出發的幾艘大船在炮艦掩護下向北航行到了淮河口,沿著淮河逆流而上,來到淮安地界,停泊至山陽城外的碼頭。

山陽城是一片紅色的海洋,城頭上插滿了紅旗,城內的人們裹著紅巾,這是紅巾義軍的大本營。

此地駐紮著姚大的江淮獨立第一師和瞿根的江淮獨立第二師的主力,有中軍二萬餘人,壯軍八萬,輔軍二十萬,士兵如林,騾馬成羣、糧草如山。短短半年,從兩個獨立營六千骨幹滾動壯大了幾十倍,以淮安爲中心,四面八方的人口、物資都被裹挾至此。

與山陽城隔河相望的是周黑炭的山東獨立一師和陸十千的山東獨立二師,兩部相加也有近二十萬人。

數十萬紅巾,往大了分爲南北兩軍,往細了分成四支隊伍,其中周黑炭和陸十千兩部同出一源、不分彼此,關係十分密切。姚大和瞿根在南北分派中同屬江淮系,但中軍內部的海東鹽工和小刀會會衆之間實則涇渭分明,戰時可以合兵,駐屯時都各自分營。

如果以四個師爲單位,則姚大的江淮獨立一師兵力最多,且姚氏八兄弟除了姚七、姚八兩位小將被張鏑帶走聽用。其餘六人從姚大至姚六都在紅巾軍中,都是敢打敢殺的戰將,手下小刀會骨幹也多有勇猛善戰之輩,可以說兵多將廣,讓姚大隱隱有凌駕於其餘三部頭上的意思。

當下姚大所部重點往西南攻略,以姚二掠泗州、姚三攻濠州、姚四屯高郵;瞿根所部目標則往東,以部將瞿十五抄掠鹽城;周黑炭與陸十千主要向北進取,派部將謝幺向徐州進兵,陸十千自取邳州。

收到中興社本部的消息後,四位主將都到山陽城匯聚,迎接泉州來的船隻。幾艘大船運來了紅巾義軍急需的糧草輜重、兵甲器械和藥材,甚至還有少量新式火器。

另外,還有一些本部派出的人員。

首先是四位特派員,分別是任豈潛、林日起、朱牧、夏臻,兼任四個獨立師的師部參議官,其中又以任豈潛爲首,任命爲紅巾義軍總參議官。

任豈潛是文部元首袁鏞的弟子,也是參加過第一次勤王的慶元秀才兵的早期骨幹。其餘三人也都是軍官特訓班出身的佼佼者,從基層軍官中成長起來,有實戰經驗,又有政治素養。

吸取了第一批特派員的教訓,張鏑對特派員的選派更爲慎重,不僅僅要求忠誠無二,更需要德才兼備、文武雙全。

因爲邢四、吳光的敗亡,江淮兩個獨立師已經相當長的時間沒有特派員了,而山東的部隊本來是周黑炭作爲特派員,但既然分爲兩個師,周黑炭也獨立領兵,自然需要有新的特派員兼師部參議官。

特派員的職責是主抓軍隊思想政治,因爲外在軍隊遠離本部,如果思想不能統一,必然會產生離心,甚至成爲一盤散沙。

軍事上,特派員兼任師部參議官,參與作戰決策,雖然是作爲師長的輔佐,但必要的時候也要抓軍權,如果沒有軍權,特派員的話就不管用,中興社的政令就無法推行,那就只是一個名義,與擺在檯面上的一條鹹魚沒有兩樣。所以這次與四名特派員同來的還有六百精兵,每名特派員領一百五十人,其中可以選五十人以內作爲護衛,另一百名左右要作爲教導隊和執法隊,主導獨立師的軍事訓練和軍法整肅。

總的來說,這次的四名特派員與第一次有著完全不同的氣象,他們的任務也很艱鉅,需要把這支浩浩蕩蕩的紅巾義軍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鍛造一支聽總理指揮,敢打硬仗,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強軍,尤其要扭轉當前紅巾軍中存在的流寇主義傾向,在發展策略上要做出徹底的調整。

關於本部派遣特派員的決定,在此前的信息中已經明確,四位師長都不感到意外,周黑炭與陸十千完全支持本部的決定,認爲特派員的到來一定會給紅巾軍帶來新的、更好的面貌。周黑炭是從總理身邊下來的人,陸十千也是從昌國就歸屬的老部下,政治覺悟上當然是沒問題的。

瞿根是樸實鹽工出身,總理救過他的命,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中興社所賜,對本部的決策至少也是支持的。

但姚大對於特派員卻沒有太大的好感,邢四、吳光前車之鑑,讓他心裡還有疙瘩,不過他仍舊覺得特派員只是擺擺樣子,只要軍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所謂特派員還不就是個擺設?他不動聲色,心裡留著一點戒備,臉上卻表現出應有的熱情,參加到歡迎特派員的行列之中。

山陽城裡大擺宴席,要爲四位特派員及帶來的六百名直屬部隊的弟兄們接風洗塵,這是姚大指示手下第一時間準備好的。

但特派員之首、任豈潛總參議官卻回絕了姚師長的好意,他要先巡城、觀軍容!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
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河县| 邹平县| 巴南区| 明溪县| 巴林左旗| 涪陵区| 吉安县| 新和县| 那坡县| 孝义市| 徐汇区| 鸡泽县| 福贡县| 新建县| 贵德县| 齐河县| 克山县| 景洪市| 运城市| 茌平县| 南宁市| 富平县| 大足县| 马公市| 宿州市| 孟州市| 奉节县| 古蔺县| 柳州市| 武宣县| 峨眉山市| 林口县| 常熟市| 辽宁省| 乡宁县| 寿阳县| 三门县| 特克斯县| 衡水市| 镇宁|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