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

“飛火流星箭”,簡稱火箭,這是工部火器司最新的傑作。是過去的火藥推進式火器“霹靂炮”的改進款。其造法“礬紙爲筒,內入火藥令滿實,另置火塊油紙封之以防天雨。後鐟一孔裝藥線,用竹爲幹。鐵矢簇如燕尾形,未裝翎毛,大竹筒入箭二矢或三矢。望敵飛射,水陸戰皆可用”。

以竹篾、裱紙等輕便材料爲殼,納火箭數枚,前後分兩節,前爲發射藥、後爲推進藥。推進藥將火箭射出,火箭尾部有旋翼,可飛行數百步至一里,順風甚至達到數裡之遠。推進藥燃盡後,前部的發射藥隨即噴出,或者爆炸,或者噴火。用之水戰能燔舟篷,用之陸戰能毀巢穴,戰無不勝。

工部那幫人爲了爭取經費,演說起來或許會有誇張之處,不過這“飛火流星箭”倒確實是一樣堪用之物。其殺敵效力似乎一般,但用以夜間騷擾敵營是最合適不過的。

只需一匹挽馬就能拉著一架火箭車自如的行動,拉到任何一個角落,往地上一放就能發射,並且步驟極爲簡單,只要兩人操縱。

這種先進的集束式多級火箭一經使用便大顯神威。

夜裡,咻咻的破空聲接連不斷,一枚枚拽著長長尾焰的“飛火流星箭”從元軍營地周邊一里以外,甚至兩三裡以外向著目標發射。這類原始的固體燃料推進器談不上什麼準頭,射程也似乎很隨意,最終能飛到哪兒全憑心情。不過對於元軍大營這樣龐大的目標而言,準頭完全是次要的,其運行軌跡和距離的隨意性反而讓敵人防不勝防,整個營地都不得不緊張戒備著。

相比於元軍輕騎又費勁又危險並且低效的襲擾方式,中興軍至多隻需十餘名騎兵護著一架火箭車,在任何一個角度發動襲擾,既隱蔽又便捷,並且效果極好。

就連原本宿於後營的忽必烈也遭到了幾枚不長眼的火箭驚擾,其中一枚箭頭在後營馬廄發生了小小的爆炸,使得衆多戰馬炸了營,幾乎將帳篷掀翻。皇帝只得連夜起駕,撤往中營,護衛御駕的薛怯衝出營地追擊襲擾者,但早已見不到半個人影,只在營外數百步外找到一架空車。

騷擾就是這麼討厭,追也不是,不追也不是。一方面,如果放任火箭的侵襲,那麼這些小玩意兒還真可能造成不小的擾亂,營中士卒在持續的騷擾的下必然無法好好休息。另一方面,如果派兵嚴密巡查,追剿這些騷擾者,那麼也必然要有相當數量的兵力要總在夜晚的巡查行動中,同樣嚴重影響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

無論如何,在這樣的夜間襲擾都是中興軍佔了更大的便宜。

天色拂曉,白溝河干涸的河牀上嘚嘚的馬蹄踏過,數以千計的蒙古輕騎渡河前來掠陣,大概是爲了找回一些面子,作爲夜間驚惶不能安睡的一種報復。

但這樣規模的攻勢根本無法形成足夠的力度,中興軍的大營固若金湯,難以撼動。而且遠在兩三裡外就要面臨踩炮的威脅,讓這些部落兵爲主的輕騎只敢淺嘗輒止便遠遠的遁走。

柳林鎮大營正面白溝河的北側營門大開,大約一個師的禁軍五六千人整齊的步出營外,就在平整的河灘上結成方陣。這是極爲常見、極爲普通的空心方陣,長槍、陣盾、火銃、蟾式炮。中興軍是用這一成不變的陣勢,告訴敵人,來一場堂堂之戰。

這樣的戰鬥像是演習,參戰者都算不上主力。事實證明數千輕騎並不能衝破同等數量的中興軍步陣。當然輕騎本來就不適合用來衝陣,這些部落騎兵只是大致摸清了宋軍火銃的致命射程。而中興軍同樣並沒有將三疊陣乃至六疊陣的威力真正發揮出來,誰都不能強求對手一下子就使出全力。

在主戰場以外,白溝河上下游百里範圍內至少發生了數十起小規模的遭遇戰,基本上是雙方前出的哨騎狹路相逢,或者是中興軍營以下、元軍千戶以下的中小型戰鬥單位在爭奪局部區域的控制權。

馬蹄聲、弓弦聲和銃炮聲此起彼伏,來來往往。

整天整天不停的拉鋸,這很無聊。

一天中總是造成數十人到數百人的死傷,對於數十萬計的大軍而言都不過是傷點皮毛。

接著暮色降臨,又是暗搓搓的搞些小動作,中興軍的手段更高明些,元軍不堪其擾,日夜都睡不好覺,不免有些焦躁。

誰都知道,真正的決戰馬上就要來臨了,但又誰都說不準那一刻到底何時會來。

忽必烈、張鏑,南北兩個大國的實際統治者站在幕後一聲不吭,都在憋著勁掰手腕。但雙方都能感受到對面只不過用了兩成力,留著後手呢。

持續了十餘日的僵持,周邊的戰線忽而往北、忽而往南,犬牙交錯,但兩邊中軍大營仍舊巋然未動。

柳林鎮距離白溝河南岸十餘里,魏莊距離白溝河北岸也是十里左右。

幾天來的天色都是這樣灰濛濛的,似乎隔著一層驅不散的塵霾。

張鏑登上望車,遙望北岸,只有一片模糊的連營,看不清敵人的部署和動向,一切都只有通過斥候的彙報去間接瞭解。對面是那位令全天下畏懼的至尊,那席捲了了幾萬裡土地、殺戮千百萬人民的的虜酋。

忽必烈同樣登上了高處,但也無法窺透二十里外的宋軍大營,就像他無法看透南方那位年輕的對手一樣。他做了二十年的皇帝,有過近五十年的征伐,這天底下還沒有令他畏懼過的人,如果有,這個幾年間忽然崛起的年輕人算是吧,當然他不可能承認。

觀察也觀察的足夠了,試探也試探的足夠了,這場交鋒需要有個正式的了斷。

張鏑將目光投向了西北。

忽必烈將目光投向了東南。

他們的關注點不在一處,但對於戰爭的節奏卻把握的十分一致。

對手的要害在哪裡?

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
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邑县| 营口市| 威信县| 阿拉善右旗| 防城港市| 舟山市| 嘉荫县| 繁峙县| 兰考县| 浦东新区| 阿巴嘎旗| 阿坝县| 武安市| 普安县| 于都县| 云林县| 西华县| 健康| 新野县| 定襄县| 霍州市| 牙克石市| 浦城县| 平塘县| 廉江市| 吉隆县| 城市| 社旗县| 宾阳县| 承德市| 滨海县| 漳州市| 西峡县| 万宁市| 武鸣县| 宣城市| 会同县| 临武县| 永丰县| 黔南|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