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

乃顏還是圖樣,才做了幾年東北王就忘了自己是誰了。他只知道皇帝是個快七十歲的老人,但卻忽略了這位老人曾經經歷過多少的血雨腥風。他忘了當今這位大元皇帝是如何上位的,又是如何強行自立爲草原的大可汗的。要論權術手段,要論陰謀詭計,十個乃顏也沒法與忽必烈相比;要論運籌帷幄,要論統兵作戰,乃顏在忽必烈面前更加連根毛都不能算。

至於軍隊的戰力,同樣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兵力上,忽必烈親自統領的討伐大軍兵分三路,其中丞相伯顏所率的北路兵馬二十萬尚在途中,抵達前線的是自大都北上的薛怯、武衛蒙古漢軍和上都出發的五投下部落騎兵,共計馬步軍十一萬。

薛怯自不必論,是帝國最強大的重裝騎兵;武衛軍也是聲名遠播,其中馬步各半,尤以漢將李庭統領的兩萬精銳步卒最值得稱道,大約是同時代唯一可與南朝玄甲相媲美的步兵。五投下蒙古兵雖比不上前述兩者,但也基本上是草原上優秀的輕騎兵。

相比之下,乃顏的東道諸王聯軍名義上有十五萬人,就當前而言似乎在兵力上並不遜於元廷的討伐軍,但戰鬥力上就很難說了,同等條件下頂多與五投下部落蒙古軍打個平手。

更關鍵的是乃顏部下人心不齊,各部聯軍只是個鬆散的聯盟,利則和,不利則散。作爲東道之長,乃顏直屬兵馬約有八九萬,剩下近半人馬各屬於其他諸王。而這些東北的宗王們壓根沒想到皇帝會御駕親征,還如此快速的調來這麼強大的討伐部隊,這給了他們巨大的心理壓力,還未接戰,氣勢上就先弱了三分。

討伐軍的陣列中,鑼鼓和號角從中軍發出,逐次向兩翼展開,嘹亮悠長的軍號傳至全軍,數萬大軍呼聲雷動,各隊列的領頭者唱起高亢的軍歌。

擊鼓、鳴號、高歌,是這支強大的軍隊在戰前鼓舞士氣和保持行動一致的方式之一。

一整片的人喊馬嘶中,大陣緩緩的動了起來,並且逐漸加速前進。

忽必烈採納了漢將李庭的建議,用的是步騎結合的戰法。

“以步兵當先,精騎兩翼之。”

這也是與過去的對手金國和宋國長期作戰過程中所使用的頗爲有效並且穩妥的戰術。

兩萬身著重甲的精銳武衛軍步兵散開隊形,順勢跳上附近騎兵的備用馬,或者就攀附在騎兵的馬背後部,隨著潮水般的陣列行進。著甲的情況下,武衛軍的士兵身上至少有幾十斤的防具,靠著雙腿跑過去,恐怕還沒到敵陣就要累虛脫了,所以在距離敵軍數裡之遠預備衝鋒的階段,必須要藉助馬力。

離敵五百步時,步卒們跳下馬來,有序的布成一個幾列的一字陣,後方是皇帝的薛怯重騎兵壓陣,兩翼的五投下輕騎則迅速的向叛軍左右包抄掠陣。

乃顏在大陣當中,立於一架白布蒙著的大傘蓋下,五丈多高的旗桿上,打著一面巨大的十字軍旗。

朝廷軍隊行動的同時,乃顏軍也開始進兵,大將塔不帶率領斡赤斤兀魯思的嫡系騎兵大聲呼喊著往前衝鋒,原野上鋪展開方圓十里的人與馬的狂潮。

兵馬交錯,相隔數十上百步之間密集的箭矢如暴雨一般激射至雙方陣列,數以千百的人馬在慘叫中死傷落地,血液的腥臭瀰漫了整個原野。

漢將李庭一聲令下,鼓號再次鳴響,兩萬鐵甲步卒拋下長弓,換上厚重的長刀,齊齊出陣橫擊。

猶如一張鐵網突然兜了過來,叛軍忙不迭引弓急射,但弓箭往往嵌入厚重的鐵甲中無法深入,某些武衛重步兵身上甚至插了十幾支羽箭卻還在穩步前進,看得叛軍不禁駭然。

兩萬鐵甲嘩啦衝至陣中,頓時砍的叛軍人仰馬翻,乃顏在後陣望見中軍不利,忙傳令聯軍部衆向中間支援。但其餘宗王各懷鬼胎,眼見朝廷討伐軍勢大,已有退意,抱著作壁上觀的心態,只看中軍戰況,如若不利就趁早溜走,甚至已經打算著陣前歸降,及時反悔想必還不至於被大皇帝苛責太甚。

這樣的情況下,奢求各部宗王同心合力是不可能的,中軍的塔不帶被武衛軍橫擊受挫,遲遲得不到兩翼支援,武衛軍後方的上萬薛怯重騎兵又轟然發起了衝鋒。叛軍前陣頓時就潰敗了,兩側的諸部聯軍更加只顧自保,在五投下部落兵馬的包抄下幾乎沒有像樣的戰鬥就節節後退。

叛軍敗局已定,而且有被包圍殲滅的危險。

“大汗,先退一步,到後方整頓兵馬再戰吧!”乃顏的部將黃海見事情急迫,匆匆帶領本部騎兵前來護衛中軍撤退,馬越也出言相勸。

乃顏沒想到自己躊躇滿懷起兵反叛會是這麼一個結果,如此大敗,而且敗的這樣快,整個人都木楞楞的被部下們簇擁著往後退卻。

中軍剛退,潮水般的薛怯重騎就涌了過來,乃顏來不及收走的白縵大帳瞬間被淹沒,那一面巨大的十字軍旗也被砍了下來,朝廷的討伐軍爆發出陣陣歡呼。

十五萬叛軍作鳥獸散,乃顏的本部也損失了七八成,實際的傷亡並不算大,多數人是見勢不妙逃回各自部落去了。這畢竟是蒙古人之間自己打自己的戰爭,手下還留著點輕重,殺人不是目的,主要爲了震懾。

乃顏敗逃以後,討伐軍就不緊不慢的追擊,皇帝的象攆則一直處於醒目的位置,給全軍以極大的鼓舞,同時也是給叛軍以極大的壓力。

乃顏跑了一日一夜,馬匹的顛簸讓他清醒了很多,他的手下殘部還有不到萬人,抵達了一處名爲撒爾都魯的山丘,疲憊的兵馬在這山林間短暫休整。

在這裡,驚魂未定的乃顏忽然又收到了斥候從前方傳來的警報,由丞相伯顏率領的另一路朝廷大軍已經逼近到兩日路程之內,很快就要與後方的追兵聯合絞殺而來!

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
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怀柔区| 余江县| 巧家县| 玛多县| 安龙县| 梧州市| 松江区| 错那县| 阜南县| 八宿县| 江都市| 隆子县| 江都市| 花垣县| 宿迁市| 望谟县| 延寿县| 红河县| 尚志市| 东源县| 育儿| 望江县| 雅安市| 屏东市| 厦门市| 岱山县| 鹤峰县| 麻栗坡县| 朔州市| 抚宁县| 长宁区| 来安县| 镇宁| 东山县| 望都县| 阿图什市| 阜新| 渭源县| 邻水|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