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

上一回說到張鏑故意放出范文虎,回報伯顏,使之誤以爲益、廣二王已經東走,而實際則護著二王南行,這一招調虎離山用的成功,那麼內中詳情又是如何,二王現到了何處,是否安穩?忠勝軍又是什麼去向?

張鏑深知伯顏是隻老狐貍,並不那麼好糊弄,想要真正騙過他,需得將戲做得極真纔好。於是接應到楊鎮,放走范文虎之後,他便與胡、袁等人在西興定下計議,大部隊仍舊要往慶元而去,用以迷惑元軍。只派出兩百精騎追上二王的隊伍護送南下,這一路元軍大部尚未深入,二百騎的兵力應當可保無虞。東去的主力由胡隸、袁鏞率領,南下的精騎則由張鏑親自帶隊。

先說東去的一路,這一路主要目的就是迷惑元軍,將追擊力量吸引於浙東,避免敵人南顧。爲此胡、袁帶領隊伍大張旗鼓,毫不掩飾行蹤,甚至故意放慢速度,好方便元軍斥候的探查。胡隸還找了幾頂軟轎,用帷幕圍了,讓士兵擡著走,而且團團防護著不讓人接近,做出有“貴人”在軍中的樣子。這僞裝做得,莫說是旁人,就是自己軍中的普通兵士也都信了此事。

路上但逢村寨集鎮,胡隸便遣人去徵購衣糧蔬果,有意無意的表現出要讓士紳敬奉的意思。村社中總有一些所謂的消息靈通人士,將傳言滿天飛,而且故作高深,神秘兮兮的將捕風捉影臆測的情況雜糅成了以假亂真的故事。如此一來,不到兩日,從蕭山到紹興的一路上傳言紛紛,很多人自稱親眼看到了“貴人”經過。傳到最後甚至成了“太后和小皇帝要遷避到紹興復國”,或者“三宮要從慶元出海”。持這兩種觀點的人勢均力敵,甚至爲此爭論不休。於是兩方都有所謂的“聰明人”來分析形勢,說出一大通“紹興復國”和“慶元出海”的理由和證據,都是些市井之人瞎猜,無稽之談罷了。

唆都引兵追至,沿路探聽而來的消息讓他有些納悶,宋人帝后明明還在臨安,怎麼這麼多人傳說老太后帶著小皇帝跑來浙東了?

而這時范文虎則揣著明白裝糊塗,“恍然大悟”道:“鄉野愚民哪裡認得甚麼真龍,必是宋人餘孽過此,被他每誤認了,見了婦人以爲是太后,見了小兒則認作小皇帝了罷!”

“有理!有理!定然如是!”聽了范文虎的解釋,唆都也想“明白”了,而接下來收集到的情報又不斷印證著這個猜想,各地都宣稱親眼看到了有軍隊護送著婦孺經過,這是以訛傳訛,沿路的人都相信了自己的錯覺。

有時候,人們追求的真相只是自己以爲的真相,事實卻往往與之南轅北轍。

唆都循著宋人逃亡的蹤跡一路窮追不捨,誓要將那些漏網之魚抓到手上。而范文虎則“很有覺悟”的不去爭功,全聽蒙古老爺的指揮。

追了兩日,發覺宋人並未進紹興城,而是繼續向東,看來按照伯顏丞相的猜測,這些人定是要往慶元去了。

“哼哼,且向相爺報告,調董文炳的水師開到錢塘口,水陸夾擊,定要他插翅難逃!”

元軍輕兵直進,而宋人卻似乎頗有累贅,沒法走的太快。三五日後,兩軍就在上虞一帶相遇,唆都的騎兵與宋軍殿後部隊接了幾仗,因宋軍防守嚴密,並未佔到什麼便宜。爲穩重起見,元軍也放慢了速度,不緊不慢的尾隨到了餘姚。

在餘姚,宋人忽然分兵,約兩千人往東走,四五千人直轉南下鑽進了四明山中,往東的都是騎兵,但是走的不快,往南的多爲步卒,卻跑的很急。

“雕蟲小技,怎瞞得過本將!東去的騎兵故意慢行,顯是引我軍去追。南下的步卒卻走的那麼急,正主肯定就藏在其中!”唆都大膽判定,宋人就是想利用四明山區的崎嶇地勢,使騎兵難以展開而甩脫追擊。斥候前出探查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宋人隊伍以牽線陣急行軍,內裡卻防護嚴密,常人難以靠近。情況看來是確鑿無疑了,宋人的策略必然是想護著“大魚”向南繞道四明山,從奉化一代再兜回慶元。

由於分兵誤導,宋人又忽然加速逃跑,使得兩軍距離又拉大了一點。唆都當然不能讓宋人得逞,下令加緊追擊,卻被宋軍設下埋伏,前驅的一個千人隊被狠揍了一頓,折損好幾百人。而且東去的那支宋人騎兵竟又折返回來,要不是唆都在後路早就有備,險些被宋人包了餃子。當然元軍兵力佔優,倒沒那麼容易被吃掉,但這事給了唆都一個警醒,不敢再輕兵冒進,只能不遠不近的吊著,還得防著後路。

……

話分兩頭,再說南面的一路,這一路纔是“正主”所在。

張鏑領二百騎兵,每人雙馬,在駙馬都統楊鎮引領下往南接應,在蕭山以南諸暨以北的兩縣交界地帶趕上了益、廣二王的隊伍,二百多人無車無馬,連楊淑妃、俞修容兩位太妃都得步行,二王則由楊亮節、俞如圭兩位國舅馱著,走一陣、背一陣、歇一陣,好不艱難。更壞的是保管財物的幾位宮人見財起意,裹了細軟半路逃跑了。倉皇出宮之際,本就來不及帶什麼值錢的東西,這下雪上加霜,兩百多張嘴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兩宮太妃和益廣二王都吃不上一口熱的,手下從人更是沒辦法,很多人已經一整天沒喝過一口水了。養在深宮中的人何曾受過這樣的苦,前面道路艱險,後面又有追兵,幾乎到了絕境。一幫子老弱婦孺,對於前途實在失去了信心,多有趁早開溜的心思了。

就在這時,張鏑領二百精騎來援,不啻於雪中送炭,救星終於來了,絕境中的人們只差一口哭出聲來,怎不激動萬分呢。

現在有大兵護送,人人都似吃了一顆定心,。又有多餘馬匹駝載,總算免了大部分人的跋涉之苦。不過畢竟離臨安尚近,隊伍還需謹慎,張鏑便請示兩宮,接下來晝伏夜行,掩飾行蹤。而且鑑於各處官府難免已經變節,確保安全之前,沿路都儘量不向州縣求救,以免被一鍋端了。至於行進目的,按照張鏑的建議,最好等行至婺州,離敵稍遠再做休整。

兩位太妃都是年輕無主見的婦人,對張鏑的建言無不應許,兩位國舅自然也都同意。於是在四五百人的隊伍中,雖有親王、貴戚、顯官,但區區九品實職的張鏑卻儼然成了其中的核心,衆人都不自覺的惟馬首是瞻,這大約便是一種天然的領袖氣質罷。

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
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元县| 涞源县| 太白县| 玛多县| 巴东县| 武强县| 那坡县| 手游| 类乌齐县| 兴国县| 集贤县| 全州县| 太和县| 古浪县| 沂南县| 公安县| 遵义市| 镇赉县| 社旗县| 蓬溪县| 旺苍县| 安康市| 都安| 衢州市| 辽宁省| 运城市| 常熟市| 江门市| 元朗区| 图木舒克市| 休宁县| 科尔| 朝阳市| 综艺| 喀什市| 天全县| 涟水县| 收藏| 乐业县| 嘉善县|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