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

剛翻過了幾座山,又越過了幾條河,鑽了那麼多天的山溝,處州終於近在眼前。

老規矩,先進城探查一番。將隊伍留駐於隱蔽處安頓好了,張鏑便帶上幾個親兵往城內走一遭,狗皮膏藥陳復當然也跟著的。

小心一點是有道理的,要不然張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張榜通緝了。

進了城門,就見一長串的緝捕令張貼在牆上,圖文並茂的,赫然就是捉拿自己這一夥逃亡者的。毫無疑問,處州失了,現已是元朝的州縣,正大力追捕他們這些宋朝餘孽呢。

“嘿喲,好傢伙,咱都上榜了!”

陳復於此時還不忘自嘲打趣,小聲嘀咕了一句。

前頭有幾個兵丁設卡,盤查過往人羣,張鏑的幾名手下都緊張戒備起來,來時未避免招來麻煩,都未帶兵器,若被扣住了會比較被動,便做好隨時動手奪刀殺人闖出去的準備。張鏑觀察了一陣,示意手下保持冷靜,不要輕舉妄動。很快就要走近卡點,而那幾個兵丁還未注意到自己這邊,若是此時貿然折回或者作出些異樣表現反而令人生疑。

結果有驚無險,一行人都順利進了城門,原來那些兵丁都只注意著查問帶小孩的男女,因爲通緝令上兩個小王纔是重點。

“哪裡請的畫工,把人畫的恁醜!”陳復笑罵道。

看那榜上圖樣,果然是畫的粗糙無比,上頭標有益、廣二王,駙馬楊鎮,楊亮節、俞如圭兩位國舅,還有張鏑、陳復等一長溜十餘人的圖像,但是沒有一個稍微像樣一點的。益、廣兩王都是一色的圓臉娃娃,六歲的娃娃和九歲的娃娃看不出差別來。張鏑則被畫成個長臉的醜漢,面白無鬚的陳復還被加上了一撮小鬍子。

張鏑也是失笑,圖樣都是畫工臆測,又沒見過本人,還要臨時趕工畫出幾十上百張,能像樣纔怪。這本是畫蛇添足,還不如無圖,照這樣對比著抓人反而誤事。不過也好在這人像粗糙,張鏑等人進城才一點都不引起懷疑。

一路走去,街口擺著香案,沿街店鋪都掛出了“大元聖德”的旗幡,正是開門迎降的樣子。

張鏑等人走近街角一處店肆,點了兩壺老酒,幾樣菜蔬。此時尚未到飯點,店中生意清淡,就他幾個客人。張鏑便喚來店家,順便打問點情況。

“店家,我等是外來的客商,初來寶地有些事兒叨問!”

那店家上了酒菜,正閒坐無事,樂的與客人說說話,便道:“客人但問無妨,小店雖鄙陋,車來人往的,倒是能通聞些八方消息。”

“敢問店家,這處州仍舊姓趙,還是……”張鏑壓低聲音探問道。這其實是廢話,目的就在於引出話題來。

“客人未見門外旗幡嗎?”店家指指門外,接著又道:“不過也難怪客人不知,咱這處州啊,昨天還是姓趙的呢!”

“哦!原來如此!”張鏑故作驚訝,“鄙人只是奇怪,聖朝天兵過境,本該簞食壺漿喜迎王師,爲何街面上如此平靜,未見出迎?”這潛臺詞就是問元兵有沒有進城的意思。

“客人有所不知,咱這處州乃是粱太守親自譴人北上輸誠,卻未費聖朝一兵一卒!從北邊請來的上使這會還在州衙之中呢!”

“粱太守真可謂識時務者爲俊傑,使處州免於兵禍呢……”張鏑一邊與店家閒扯著,一邊分析著從他口中得到的兩個重要消息。

一個是處州知州樑椅系主動投降,元兵並未進城。第二個就是樑椅從北邊接來一個納降的使節,此時很可能還在州衙裡邊。

琢磨一下這兩個情況,張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

“礪鋒,這處州乃是東去溫州的必經之路,如今不爲宋有,事情就難辦了!”出了店肆的路上,陳復向張鏑說道。

“復公有何良策?”張鏑知道陳復這麼問肯定是有什麼想法,便先聽聽他的策略。

“方纔問那店主可知,城中並無元軍,看著也就幾個廂軍、民壯守城,不如出其不意突入城中,擒斬了那貳臣粱椅,再宣佈處州反正,擁衆東下。則不僅道路可通,還能壯大自身!”這陳復的想法天馬行空、兵行險著,不過看那城防情形確實有幾分成算,若沒有後顧之憂,說不定真可以孤注一擲,闖上一闖。但如今要護著一幫人,實冒險不得,所以稍一轉念,張鏑便否決了這個計策。

“處州城防雖然空虛,但憑我區區數十騎疲兵想要拿下也恐不易,復公之策還是太過行險,我看不如……”張鏑靠近陳復,就將自己的想法略略的說出,也是與之商議的意思。

“妙,妙啊,礪鋒此計高明!”陳復聽罷眼神一亮,連連讚歎。

張鏑的計策,突破口就在那元使頭上,當時在店中聽聞元軍的納降使節仍舊在城中,靈機一動就有了從中做點文章的想法。

第一步是先去探查清楚了元使具體方位再做區處,幾個人分頭四向,扮作看熱鬧的閒人到了州衙附近。周邊都在議論今日處州改弦易幟、舉城降元的事情,看衙門也確實中門大開,氣氛隆重。稍一打聽便知,元使確實就在衙中。這就好辦多了,便在臨街旅店包下一個客房,悄悄關注著州衙方向,只要人在衙中,就不怕他飛了。那元使正被知州樑椅奉爲上賓,無微不至的招待著,甚感滿意,哪裡能料到門外正有人打他的主意呢。

嚴密監視了幾個時辰,天將向晚,一堆人從衙中大搖大擺出來,足有二三十人的儀仗,打著八個燈籠,舉出迴避牌。其中一名官員模樣的,與衙中的人拱手作別,上了一乘軟轎。前頭一把藍傘,一匹頂馬,四五個親兵護衛,兩名差役喝道,還有六個人扛著銜牌逞威風。轎子後面,還有兩匹跟馬,一名護書,三四個押班,敲鑼打鼓、氣派非凡。

是元使無疑了,只是不知這麼晚了城門都快關了,要往哪裡去。

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
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威宁| 河曲县| 嘉禾县| 宿松县| 大庆市| 鄂伦春自治旗| 盖州市| 乐安县| 阳信县| 长春市| 贵德县| 七台河市| 龙里县| 常宁市| 西盟| 灌南县| 建水县| 伊春市| 炉霍县| 油尖旺区| 丰城市| 抚州市| 漯河市| 茂名市| 台南县| 高碑店市| 淮北市| 丹江口市| 金坛市| 奉贤区| 永春县| 石景山区| 两当县| 泰来县| 札达县| 北辰区| 儋州市| 萍乡市| 洪泽县| 宜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