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

元軍三十萬,中興軍二十萬,傾國之軍會於白溝河。

中興軍的觸角西至保定、東至直沽、北至霸州,外圍兵力拉出了一個寬闊無比的正面。十餘萬主力大軍則居中聚成了一個拳頭,以張鏑的帥帳爲核心,將大營設在了白溝河南岸的柳林鎮。

元軍也已進至白溝河以北,兩翼數萬輕騎遮蔽,抓緊與中興軍爭奪周邊的地利,皇帝忽必烈的御帳則設在了白溝河北岸的魏莊,像是與南兵爭鋒相對。

本時代最強大的兩支軍隊隔著一道淺淺的河流遙遙相望。

白溝河並不是什麼大江大河,秋季水淺,那窄窄的一線水流並不能擋住人馬橫渡。元軍南來,宋軍北進,雙方幾十萬人在數百里的戰線上你來我往,這更多的是一種互相試探,戰鬥的烈度一般在千人以下。由於騎兵的優勢,在西、北兩個方向往往是元軍略佔上風;但在東、南兩個方向則是宋軍佔優,直沽的中興水師沿著拒馬河、大清河上溯百餘里,以艦炮牢牢控制兩岸,甚至將小炮船開入白洋澱、通達白溝河,直到水淺無法泊舟爲止。

就地區而言,這裡絕對算是元軍的主場,距離大都不過二百餘里。

但反過來,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是中興軍的主場,中興水師完全控制了直沽的港口和運河的漕運,糧船往來,補給線甚至比元軍還要便捷的多。

一方背靠國都、根基穩固,一方後勤暢通、銳氣正盛,各有強兵數十萬,倒也是勢均力敵。雙方都沒有急於決戰,而是小心的觀察著、試探著、掂量著,估計對手的實力。

夜晚,南北兩岸數十里燈火相望,宋元兩軍都設的明營、扎的硬寨。兩方主帥都讓士卒們抓緊休息,準備著不知何時到來的決戰。

當然,表面平靜的背後,各自的小動作一息都不會停下。

此時白溝河一里寬的河面多半乾涸,變成了一道道細流,水淺處纔沒過馬蹄,元軍的輕騎偷渡,用不了半刻就能抵達南岸。每一批元騎大約是若干個百人隊的規模,要想破中興軍的大營自然是絕無可能,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騷擾。這是戰爭中常用的法子,在夜裡用少量輕兵襲擾,讓敵人休息不好,降低士氣。

出身於蒙古亦乞列思部落的勒克託黑是一名優秀的輕騎千戶,他的手下有有一個不滿編的千騎隊,近兩年的戰爭中,隨著部落人口的不斷折損,所謂萬戶、千戶的兵力往往還不到實編的一半。勒克託黑有本部落兵和探馬赤軍五百多人,已經算不錯了。

這個不滿編的千騎隊此次便負責了一路滋擾的任務。他們從魏莊西側渡過了白溝河,隔著五六里路向宋軍的大營前進。

最開始的幾裡很順利,一個人影都沒碰到。因爲大兵入駐後,柳林鎮四周已經空了,遠近村寨的居民們都躲避戰火遠遁他處,即便不逃的也被中興軍遷往後方去了,所以這一路上確實是寂靜無聲。

勒克託黑和他的士兵們每人都帶著兩壺箭,包括十幾支鳴鏑和十幾支浸泡過油脂的火箭。

等到靠近宋軍營地,就點燃火箭射進去,焚燒其營帳,即便不成,用響亮的鳴鏑嚇唬嚇唬也是好的,隊伍中甚至有人帶了鑼鐸,準備著在合適的時候發出些更大的噪音。

這樣想著,似乎並不難完成任務,不過是騷擾而已,一觸就走,還不至於有多大的損傷吧。

靠近宋軍大營還有兩三裡,勒克託黑悄悄的指揮他的部下們排成了一個鬆散的扇形,這可以擴大攻擊面,增強騷擾的效果。

到目前爲止,或許運氣不錯,宋軍的巡騎恰好沒有經過此地。或者即便碰到了也不怕,宋軍馬少,步強騎弱,只要人數不要太多,勒克託黑還是有信心打敗宋軍巡騎的。

“準備好你們的弓箭,一起衝過去吧,射完箭就走!”

衝!

咔嚓~哐~轟~

衝鋒的隊形剛剛擺好,或許才衝出去一百步甚至五十步,突如其來的爆炸就打斷了勒克託黑的幻想。

爆炸還不止一兩響,隨著衝出去的騎兵往前深入,爆炸就更加密集,越來越多的人中招。

勒克託黑在某些參與過南征的士兵們口中聽說過宋軍有一種厲害的火器,能夠感知到人馬的靠近並且爆炸。過去他是壓根不會相信這種奇談怪論的,天底下哪會有這樣的巫術呢!但當這種巫術實實在在發生,並且幾乎作用於他本身,勒克託黑免不了深深地恐懼起來。

原諒他的迷信和無知吧,他只是個漠北草原來的年輕蠻子。

勒克託黑手下的亦乞列思部民和探馬赤軍當然不可能比他們的千戶還要勇敢,剛發起的衝鋒戛然而止了。

難怪中興軍大營周邊的巡哨似乎並不嚴密,原來四周佈滿了整整一圈的踩炮,這玩意反正生產簡單,埋上幾千幾萬枚也不心疼,最遠在三四里外的道路上都佈設了踩炮陣。

營門外中興軍自己通行的幾條主要大道倒是乾淨的,但元軍的襲擾者卻恰恰不會走這些陽關大道,只會往那些看似安全的踩炮陣裡鑽。

像勒克託黑這樣的輕騎隊一晚上就有好幾批,但幾乎沒有襲擾成功的,或多或少會踩到幾顆“馬後炮”,被殺傷震懾是其一,更是遠遠的就向中興軍報了信。

這些部落輕騎組織鬆散、戰鬥力有限,對忽必烈而言沒那麼重要,不過是些消耗品,但這些人的挫敗卻難免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令元軍的士氣低落下來。

……

咻~咻~嘣~

伴隨著尖利的嘯音,一道道火光飛入元軍大營,有些落地爆炸,有些嗤嗤的冒著火星順勢點燃了營地中的柴草和帳篷。

這是中興軍的報復,或者說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

當然,張鏑不會搞什麼輕騎襲營之類沒有技術含量的騷擾行爲。

要技術,不要蠻幹瞎幹,嚐嚐最新火器的厲害吧!

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
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海口市| 平果县| 淮南市| 巴青县| 桂东县| 上思县| 南康市| 上饶县| 托克托县| 扬州市| 朝阳县| 玉树县| 莫力| 峨边| 河池市| 翁牛特旗| 承德县| 弥勒县| 上饶县| 牟定县| 大城县| 贵阳市| 右玉县| 海盐县| 嵩明县| 柏乡县| 天镇县| 海阳市| 易门县| 雅江县| 琼结县| 库伦旗| 黄山市| 宜阳县| 卫辉市| 宜城市| 麟游县| 深泽县| 图们市|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