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

郭旭和他的三千驍騎慢慢降下馬速,逆時針兜了個圈,士兵們換過戰馬,從備用馬上取下兵器在手,轉過方向。

緊緊咬著他們屁股不放的蒙古輕騎也隨即收住馬繮,注意與驍騎旅拉開距離,成羣結隊的遊騎繞過驍騎旅的騎陣,用騎弓和輕箭進行騷擾,這些部落兵騎射優良,但紀律渙散,最喜歡遠遠的吊風箏,卻不擅長硬碰硬的對陣。如果對付步兵,或者對付同樣渙散的其他騎兵,蒙古人憑著優良的騎射,用這種不接觸不間斷不厭其煩的襲擾總會讓人露出破綻,再分而殲之。

但這次他們遇見的對手似乎有點不一樣,從行軍奔襲到臨敵轉向,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定的隊列,最終排出的陣型極爲密集而且規整,讓身後的這些追擊者很難找到什麼破綻。

騎陣中,位於第一排的都將陳達轉頭望了望正中的位置,一桿紅色的旅帥旗十分顯眼,將領的身先士卒,爲全軍做了表率。他們的旅帥郭旭是一刀一槍拿戰功掙出來的傳奇騎將,是部下們的榜樣,那面紅旗爲三千名士兵提供了很大的信心。

隔著三四列人馬,陳達又看了看自己的好兄弟兼上司,營將董治,他的罩甲後插著兩尺多長的背旗,象徵著營將的位置,驍騎旅十個營,每個營的旗號顏色跟圖案都不一樣,這是爲了讓士兵們快速的找到自己的營頭歸隊。

陳達的頭盔上也有小旗,作爲都將,手下五十名弟兄都要唯他的馬首是瞻,下一級的什將頭盔上則有紅纓與普通騎卒相區分,列陣時一級看一級,保持部伍整齊。

爲了應對胡人猥瑣的騎射,陣而後戰是宋軍一向以來的風格,當然騎陣比步陣的難度要大得多,在騎兵稀缺的南方,重騎爲主的騎陣就更加難得了。

這些年,中興軍的騎兵發展迅速,主要是得益於戰馬來源的豐富,尤其在洗劫耽羅總管府和佔領兩淮、河南、山東等地的過程中獲得了數十萬計的馬匹,即便其中不全是戰馬,數量也比較可觀了。這還得感謝蒙古人對馬匹近乎變態的追求,也不管氣候土地是否適宜,就將大量的農田變爲牧區,在佔領地區大興馬政,從高麗、兩淮乃至兩浙都遍佈著大大小小的養馬場。隨著北伐的步步推進,這些馬匹順理成章的落入了中興軍之手。這讓張鏑有條件建立起一支相當規模的騎兵與元軍對抗,甚至讓騎術不算嫺熟的騎手乃至步卒都有馬匹可用,組建了像第九師、第十一師這樣的好幾支騎馬步戰的龍騎兵部隊。對於侍衛親軍中原有的騎兵,自然就精上加精,人人雙馬、甲械齊全。

……

中軍的號角響了兩聲,陳達嚥了一口唾沫,將左手伸進胸甲內,輕輕摸了摸口袋裡的一方絹帕,心裡頓時升起一股暖意,那是小蘭親手所繡,或許算是臨別送給他的定情信物吧。

幾千裡外的中興府,自己心愛的姑娘等著他凱旋,這是陳達最大的動力所在。

等打完這一仗,天下就太平了,他將兌現自己一次次未能兌現的承諾,娶她!

“各自看著你們前頭同袍的兜鍪,對齊了!身邊的弟兄就是你們的身體,你們的臂膀,你們的命!同進、同退,不要散、不要亂!”

郭旭進行著最後的動員,他是哨騎出身,武藝出衆,在馬上單打獨鬥也從不畏懼。但如今,他是這三千騎兵的統帥,不能再全憑個人的武勇,陣戰更不同於哨探,他不能讓三千名金貴的驍騎各自獨立去面對衆多蒙古人刁鑽的騎射,密集的騎陣是對付人數衆多、騎**良的對手們最好的辦法。

一羣羣蒙古遊騎掠陣而過,拋下一波波箭矢,騎陣中偶爾傳來幾聲勁矢射中身體沉悶的聲音,還有士兵壓抑的痛呼,但對於人馬具甲的驍騎旅而言,百步外拋射的輕箭並不能造成太大的傷亡。

第三聲號響。

驍騎旅冒著敵人的箭雨開始行進,慢慢加速。

騎陣在平野上奔跑著,並一直保持著陣列而不散亂。

四周的蒙古部落騎兵看起來人數比驍騎旅多的多,而且由於人馬散亂,幾乎鋪滿了目力所及的範圍,顯得更加規模龐大。

當騎陣前進之時,蒙古部落輕騎隨之往後收縮,在四周仍舊保持著百步之內不遠不近的距離,在後退的同時繼續拋射輕箭。

陳達弓著腰,儘量減小受敵的一面,鐵盔上剛剛一聲短促清脆的金鐵之聲,一枚箭頭碰撞過後失去力道飛上了空中。

斜瞄一眼,幾十步外一名猥瑣的蒙古騎手剛射完箭,正靈活的掉轉馬頭。這廝還很快取下第二支箭,側過身來背射,想必是看到陳達頭盔上的小旗,認準了是個宋軍軍官。

這一箭仍舊精準狠厲,直撲面門而來,陳達脖子一縮,稍往右避,將套在左手臂上的圓形旁牌往上一接。

“篤”的一聲,箭矢準確的釘到了旁牌上,箭桿不停的抖動。

這羣膽大的蒙古遊騎每人都連射了兩三箭,等到驍騎騎陣又追近了十幾步纔打馬而走。

陳達將旁牌在盔甲上一刮,甩脫了累贅的箭矢,右手擡起,將早已上好弦的臂張弩對準了前頭那囂張的敵人,那廝正夾緊馬腹向右前方奔走,整個身體都伏在馬上。

“狡猾的韃子!”陳達暗罵一聲,雙腳踩著馬鐙,稍微站起,在馬蹄騰空的瞬間,取得了一個俯射的角度。

扳下括機,弩箭嗖的一聲飛了出去。

“啊呀!”

伴著一聲慘叫,正中那廝的後心。

“看你囂張!”陳達將臂張弩收起,塞進左邊鞍袋,在馬背上畢竟不方便上弦。

接著從右邊馬鞍上取下騎槍,挺直了槍桿,槍頭放平。

身側的同袍們也是一樣的動作,騎槍向前,槍頭閃著懾人的寒光。

蒙古輕騎的騎弓和輕箭在重裝的驍騎跟前效果不佳,隨著騎陣的不斷的逼近不免有些慌亂,大部分的輕騎都避開正面試圖繞到兩翼,但也有部分是因爲躲避不及或者心太大,迎面就撞上了驍騎的騎陣。

陳達感覺手上一沉,一股強烈的反作用力傳來,前頭一名蒙古騎手嗷的一聲叫,被挑翻了下來,騎槍也立刻脫手。

騎槍的後端綁著一條繩索,陳達用力一提,將扎透敵人的槍頭拔了出來。

散亂的蒙古輕騎被騎槍透過,落下一片,騎陣前列也損失幾十人,後方的人馬立刻就填上空缺。

密集的人馬踏過,落馬的不管敵我,都面目全非。

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
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嵊泗县| 东安县| 丹江口市| 芜湖市| 中西区| 湘阴县| 沽源县| 丰都县| 朝阳区| 金门县| 遵义县| 公主岭市| 四川省| 呈贡县| 临潭县| 山东省| 沅江市| 习水县| 锦屏县| 昆明市| 静海县| 商南县| 昌吉市| 青河县| 玉溪市| 奉新县| 垦利县| 西乌珠穆沁旗| 甘孜县| 贵州省| 昌吉市| 唐河县| 龙海市| 延川县| 泸水县| 遂平县| 镇江市| 乌拉特前旗| 偏关县| 吴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