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

“李掌櫃在嗎?”

“來了,客官要買茶?”

“餘姚陳員外要買三斤六兩龍鳳團茶!”

“好嘞!稱三斤六兩龍鳳茶!”

“小店新到了一批上好的茶餅,客官要不要進內嚐嚐?”李掌櫃高聲讓小二稱茶,又滿臉堆笑向客人推銷起生意。

“也好,就嚐嚐吧!”

買茶的是個魁梧的漢子,跟著李掌櫃進了內室,隨他同來的還有兩人,一左一右看似無意的站在門口閒聊。

“客人知道中興社吧?”外堂已經對過暗號,就不必拐彎抹角。李掌櫃面色略微嚴肅,開門見山的問道。

中興社這個名字如雷貫耳,慶元一帶的人們不會沒有聽說過,自從宋室衰微,後發崛起的中興社就扛起了抗元的大旗,東南沿海作爲中興社的基本盤,尤其昌國與慶元是它起家之處,自然影響很大。

“在下王安節,久聞中興社的大名,得蒙引見,三生有幸!”

沈汝楷的眼力確實不錯,這王安節的來歷並不一般,實爲一個落難的英雄。他本人或許並不那麼有名,但提起他的父親王堅,恐怕就無人不曉了。

其父王堅曾任寧遠軍節度使、前左領軍衛上將軍、御前諸軍都統制兼知合州節制兵馬。元軍入川時堅守合州釣魚城五年之久,並大挫元軍,令蒙哥汗敗死於城下,延續宋祚十餘年,聞名天下,因功進封清水縣開國伯。

虎父無犬子,王安節生於將門,少時即隨父參加合州之戰,擊退元軍,累有戰功,鹹淳末年東南戰起,又調任兩淮。

德祐元年,賈似道兵潰丁家洲,沿江諸州縣相繼失陷,王安節時任浙西添差兵馬副都監。三月,常州、平江府降元,王安節收潰軍入平江,並與都統制劉師勇、知州姚訔、通判陳炤等一起收復常州。當年秋,元丞相伯顏率大兵十餘萬至常州,親自督戰攻城。常州軍民血戰數月,堅持不降,終因敵人勢大、力盡糧絕而失守,姚訔、陳炤等英勇戰死,劉師勇與王安節分頭突圍出城。

突出重圍後,劉師勇與部下十一騎南下追隨益、廣二王流落海上,終因局勢日漸敗壞而憂憤成疾,鬱郁而卒。

王安節卻因爲身受重傷,無法遠走,在鄉民救護下隱蔽養傷幾個月,傷愈後原計劃帶著幾名親衛南下歸建,輾轉跑到杭州,但宋廷早已舉城投降。又聽說殘宋在福州成立了行朝,便想取道慶元出海,未至慶元就聽聞殘宋又丟了福州,逃往海上去了。大半年的時間裡千辛萬苦追尋宋廷,卻趕不上殘宋敗退的速度,眼見得復宋無望,心灰意冷,幾個人又無盤費,值錢的物什都已經典當一空。到了餘姚便無法再走,只得賣一把力氣,與人傭耕憔採過活,好似那無人識得的千里馬,被用來拉車馱貨而埋沒了。

就如此安分守己的日子又過了一年半載,期間江淮的紅巾轟轟烈烈的鬧將了一陣,中興社的聲名大振,以至於慶元港和錢塘江口都曾出現過中興社炮船耀武揚威的巡遊。鄰近的四明山區也有人嘯聚起來反抗官府,據說是黃林鎮的一幫秀才兵,能文能武,本事了得,與那威名遠播的中興社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餘姚的這段時間,王安節自然知道中興社這個組織的存在,也聽說過張鏑的大名。也曾動心過去投靠這面抵抗暴元的旗幟,但一則自己志氣消磨,二則也無人引薦,最終也未能成行。這回州縣大肆搜捕紅巾賊黨,王安節意外受殃,倒是機緣巧合,被慧眼識才的餘姚縣典史沈汝楷所救。這沈汝楷實則是中興社特別軍事情報部甲字分司第三十六號特情,被安排潛伏在餘姚縣城,並運作了一個典史的官職。慶元城郊賣茶的李掌櫃正是他的聯絡人,也是另一位特情。

特情們在地方上既蒐集情報,也尋訪各類有志之士、發展外圍,壯大自身的力量,像王安節這樣的英才正是中興社大力尋訪的。

……

割據福建是張鏑爲進一步逐鹿中原而邁出的有力一步,但福建的地利形勝自守有餘而進取不足,想要達成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目標仍舊是任重而道遠。

爲此,張鏑加快向四方布子,中情部的運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就近部署在浙閩沿海的甲字號分司、兩江兩淮的乙字號分司已經正常運作,就連遠在西南、西北的己字號分司、庚字號分司也已經有特情到位,並及時開展各種行動。

三個月前,己字號分司的第一批特勤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五千裡外的四川,這一路上幾乎都已經是蒙元的天下,旁人幾乎無法想象張鏑竟能將觸角延伸到那麼遠的地方。他們是從泉州乘船先到廣東,取道廣西,再走大理,經由茶馬道、五尺道,跟著商隊的步伐一步步到了川西,用商人的身份實則是特情們最初散佈最可行的辦法。中興社與這些遙遠區域早先已有生意上的往來,蜀中的特產在廣州也能找到蹤跡,費點力氣甚至還能搞到川、滇的小馬,帶幾個人入川也不是不能達成的任務。

己字號分司剛一入蜀立刻就通過返程的商隊傳回了消息。

一個驚人的、振奮的消息。

四川仍舊掛著宋朝的旗幟在堅持抵抗。

張鏑曾聽聞巴蜀尚存一隅國土,原來還以爲只是一個傳說,不敢深信,但現在被情報證實,實是一個重大的喜訊。

四川確實還在宋人之手,確切的說是以重慶爲中心的川東。因爲蒙元屢次破蜀,成都平原幾次遭兵墮,已然殘破蕭條,人民被屠戮者十之八九,四川的重心往東偏移。而川東固守,是因爲有一個十分有利的“山城防禦體系”。

四十年前,四川安撫制置使餘玠,採納播州隱士冉璡、冉璞兄弟倆“蜀口形勝之地,莫若釣魚山,請徒諸此。若任得其人,積粟以守之,勝於十萬師遠矣”的建議,採取“守點不守線,連點而成線”的戰略方針,發動羣衆依山築城。他在“重慶爲保蜀之根本,嘉定爲鎮西之根本,夔門爲避吳之根本”思想的指導下,從淳祐三年至十一年的九年時間裡,有計劃、有步驟地以重慶爲中心,在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和渠江沿岸的山峰上,先後加固和新築了樂山三龜九頂城,瀘州神臂城等山城數十座。其中劍閣苦竹寨、蒼溪大獲城、通江得漢城、金堂雲頂城、南充青居城、合川釣魚城、萬州天生城、奉節白帝城最爲有名,稱“川中八柱”。

當廣大的中原故地都已經失陷,朝廷流亡,天下都已腥羶滿地,川東依靠這“八柱”卻力抗暴元四十年而不失,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
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五十三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下)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三百十五章 招安還是求和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源| 丰顺县| 黎川县| 鲜城| 海兴县| 荆门市| 米泉市| 临清市| 外汇| 峨眉山市| 如皋市| 宜宾县| 萍乡市| 曲周县| 屯昌县| 漳州市| 景泰县| 横峰县| 丰台区| 望江县| 淳安县| 东莞市| 家居| 双鸭山市| 开远市| 曲沃县| 仙游县| 乃东县| 神木县| 乐都县| 时尚| 托克逊县| 陵川县| 桦甸市| 托克托县| 迭部县| 蒲城县| 措勤县| 南投县| 白朗县| 桐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