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

“曾將軍,不是我等不信任你,實是出了這樣的事情,不得不詳查清楚。”

“自然,我軍幾百條命都是忠勝軍救的,卻因我等審查不明,致使韃子奸細混入,險些壞了大事,定什麼罪我都是認的!”

“今日並不是要定曾將軍的罪,贛軍、廣軍的弟兄的都是好的,我們的問話只是要查查還有沒有敵人的漏網之魚混在軍中。”

“好的,幾位儘管問,我知無不盡……”

前一日,協防南門的贛軍、廣軍之中奸細作亂,險些使大寨失守,更折損了袁鏞手下的愛將陳安上,爲此在戰事過後二百多贛軍、廣軍都被隔離審查,而曾全、胡遇、謝榮幾位將領則是重點調查的對象。這二百多人本就是在戰場上被救下的,也確實有元軍奸細混進來了,所以對於這一次被調查並無怨言,都是主動配合。

調查並不複雜,將每個人單獨審問,問明所在隊伍,各級將官是誰,同隊之中又有哪些人,再將各人的回答互相印證。對於回答問題猶豫支吾,或者找不到印證的就分別看押起來,其餘的基本就可以排除嫌疑了。

經一番調查,贛軍、廣軍當中混入的奸細應當就是夜裡發亂的那一小波二三十人,剩下的基本能確證原來就是宋軍士卒。這些將士雖然都是文天祥節制,但平日歸屬兩部,甚至言語也不甚相同,混在一起往往互相不認識,這才讓元軍有了可乘之機。若是時間一久,兩部兵馬各自規整,那麼這些奸細必然露陷,所以他們在未被發覺前的當夜就發動了變亂。

這一場變亂讓忠勝軍損失甚大,南門守軍死傷六七百人,加上前幾日的戰鬥,袁鏞所部幾乎折損了三分之一。胡隸軍中也不容樂觀,陣亡的不算太多,輕重傷員卻有好幾百,營中缺醫少藥,久持下去的話情況不妙。

比傷亡更嚴重的是軍中糧盡。趙孟傳棄師逃遁順便把大部分糧草也隨船帶走了,好在胡隸馬多,方便攜帶幾日之糧,但在昨夜變亂之時,奸細把大部分糧草一把火燒了,使得全軍人馬的飲食頓時窘迫起來。

“軍中糧盡,恐怕難以久守,將軍還需早自爲計!”袁鏞巡營歸來,走進大帳就直接說起糧食問題。

胡隸沉思,這樣回去實在心中不甘,但是沒有糧食軍心不穩,卻是留不得。他已派人探過,大營周邊十幾裡的村莊集鎮都已被元軍燒光屠盡,農田盡毀,不可能就近取得一粒糧食。

最糟糕的是自己當前的形勢是孤立無援,原本兩路大軍救援常州,東岸的一路早已灰飛煙滅,甚至中軍也已逃走。自己這一部五千人馬可用的也只剩三千多可用之兵。而伯顏的二十萬大軍主力近在幾十裡外的常州,隨時可能增兵南下,看來救援常州已經沒希望了。

胡隸擡起頭,痛苦的做了決定:“撤兵吧!”

行前爲陣亡將士舉辦了祭祀儀式,陣前搶回的贛軍將領尹玉和明州兵將領陳安上二人的遺體在高臺上居中擺放,其餘數百壯士陪祀兩側,又把元將火麻也赤、胡裡喝,及密密麻麻的一堆元軍首級排列在陣亡將士靈前,三軍默哀,酌酒三杯祭奠……

**************************************

這日入夜,兩百宋軍騎兵帶著五六百步兵突然來到元軍寨前,先用火箭集射,接著又做出攻打寨門的架勢。

懷都猜測肯定是宋軍來報前一夜的偷襲之仇,忙點起兵馬出營逆戰,元軍人多,宋軍陣勢嚴謹,兩方殺的難解難分。其中宋軍騎兵前後掩殺,與步兵配合,給元軍造成了很大困擾,不過他們人數太少,懷都派出五百蒙古精騎就將這兩百騎兵遠遠的趕跑了。

騎兵一退,宋軍步軍也開始緩緩後退,一個大陣又變成了七個小陣。

懷都對著七星陣已經有心理陰影,急令止步整軍,讓兩三千步騎列好隊伍纔跟到宋軍陣列後面,試圖在路上找機會在進攻。

不過宋軍陣型一直不亂,元軍也不敢擅動就這麼僵持著行進。

走了幾裡,接近宋軍營寨了,前面列了大量鹿角拒馬,宋軍過後還撒下一片的鐵蒺藜,元軍追到這裡猶疑不決,停了下來,正在此時,一陣山崩地裂,元軍兵卒還未弄清什麼狀況,卻發現自己整個人飛了起來,似乎幾百步方圓都在爆炸,也不知炸了幾處,在元軍眼裡似乎是這一整片土地都被翻了個個。

一炸之下,慘烈異常,百丈之內盡皆糜爛,元軍死傷不計其數,僥倖生還的也沒命的逃走了。遠處的宋軍營寨,寨門大開,但元軍已經沒有一個人敢回頭看一眼,只想儘快逃離這個恐怖的地方。

出營夜襲的宋軍步騎看著敵人奔逃並不追趕,從西門進寨,又繞了一圈從南門出去,加快步伐往前趕去。

十幾裡外,胡隸和袁鏞帶著大軍主力已經走了近一個時辰,這支隊伍撤退途中仍舊整齊有序,傷員和戰馬車輛居中,步卒列陣外圍,走的不疾不徐。又過了近一個時辰,後續的七八百步騎完成任務以後也趕了上來,步軍匯入隊列,騎兵則在兩側警戒,繼續往南而行。

元軍直到第二天天色大亮纔敢出來,小心翼翼的探索過後,才接近宋寨方向,將幾百具殘缺不全的屍體收攏起來運回去燒掉。

懷都遠遠觀察了一陣,發現了宋軍營寨的異常,只見寨門大開,營中旌旗密佈,卻沒什麼動靜,派人近距離窺探,更沒見到一人,但他不放心,只怕又是宋軍的計謀,過了很久,讓一支小隊衝進去搜索以後才終於確定,宋軍已經全部撤走了。

“豈有此理!南人狡猾!狡猾!”他再怎麼罵也沒用,宋軍走了一夜早就跑得遠遠的了。

夜裡的攻擊其實是以進爲退,胡隸派七八百精銳步騎夜襲元軍,讓懷都誤以爲是宋軍的報復,幾千人且戰且追,被引進了預先設置的火藥缸陣地,這火藥缸在海州一戰中發揮了奇效,胡隸有樣學樣,一炸之後果然讓元軍不敢東顧。

在此之前宋軍主力已經收拾好出營南下,誘敵的幾百精銳步騎也趁著元軍慌亂南下會合。懷都震恐當中根本沒有懷疑到宋軍已經撤走,生怕再中了計,萬事小心,等他回過氣來,胡隸已經平安遠走了。

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
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十二章 黔驢技窮 黃破嘴求和不成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德市| 进贤县| 霍邱县| 陆河县| 浮山县| 北京市| 雷州市| 武安市| 阿拉善右旗| 临武县| 唐河县| 永春县| 澄江县| 玉龙| 秀山| 扎鲁特旗| 秀山| 沙洋县| 昌乐县| 都江堰市| 安岳县| 长阳| 六盘水市| 扶绥县| 安顺市| 都江堰市| 厦门市| 济南市| 留坝县| 女性| 安图县| 静乐县| 三亚市| 万山特区| 永安市| 桂东县| 手游| 西青区| 巴青县| 新源县|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