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

賊寨已破,張鏑、胡隸二人指揮全軍攻入寨內,迅速肅清殘匪。二千匪賊投降一千餘,臨陣被殺數百人,還有一些四處躲藏或者逃出寨去,其中賊首荊泰與幾名親信“羅漢”帶著守水門的二百匪衆駕船逃往港外去了,張鏑已遣陳安道、劉雲復帶數百人蒐羅船隻去追。

一衆將官在匪寨議事廳內聚集,而後一老一少二人被引進來拜見。

那老者鬚髮斑白、面孔瘦削,未開言已帶幾點愁容。

而那少年,俊俏異常,臉上雖沾染了黑灰,卻難掩白皙本色。眉宇間三分英氣,但更多的是七分清秀。衆人皆心中讚歎,“好一個美少年”,只可惜還略欠了一點陽剛。

“今夜在前寨放火,暗助我軍的,是你二人嗎?”胡隸和藹的問道。

那老者先答道:“稟將爺,正是我二人,小老兒名叫江貴,這小兄弟叫江......竹,是我本家侄兒。”

“二位仗義相助,使我大軍旗開得勝,有大功。你二人如有什麼要求儘管提來,我胡某絕不吝惜賞賜!”

那少年聽罷,忽然站起,一旁的老者想要阻擋,但來不及。只聽他說道:“將軍錯了,我二人放這把火哪裡是爲了賞賜……!奴家本名江姝,乃象山縣江氏之女,與這惡賊荊泰有殺父母之仇,我只求手刃惡賊,死亦甘心!”聲音悲切,說著已是淚流滿面。

話音剛落,滿堂皆驚,這俊少年竟然是個女子,怪道長得如此秀氣。初時因她跪在地上低著頭,現在站起細看之下還真有幾分少女樣貌。

原來這江姝正是三年前被荊泰一夥截殺的江姓商人的女兒,得知父親和兩位兄長的變故後,她便與母親帶領家人日日往官府中控告鳴冤,爲此散盡了家財,但卻遲遲沒有結果。後來,那荊泰更是糾集徒衆,夜闖江家,把江氏一門屠了個乾淨,江姝藏身地窖之中才躲過一劫,親眼見了母親、弟弟的悽慘死狀,哀痛之後立下重誓,定要殺死荊賊爲全家報仇。

只可惜她一個弱女子,又該如何殺死仇人呢?爲此就不得不想了個辦法,纏胸束髮,自污臉面,女扮男裝,化名爲江竹。好在她小時候父母開明,未給他纏足,而她個子高挑,並不比尋常男子要矮。加之刻意改掉了女兒作態,走出去後常人也只覺得他長得秀氣,一時之間倒沒懷疑她是個女身。

當時正是荊泰大肆收羅不法之徒、江湖惡棍等壯大實力的時候,江姝謊稱是某家大戶的逃奴,因與主人的小妾**事發,走投無路,要上桃花島求個安身之處。島上收攏嘍囉的頭目不疑有他,還笑稱:“長得這麼俊,難怪能勾引了主人家的小yin婦!”

江姝屈身賊巢,風險重重,幾次差點被人識破。好在過了些時日後,遇見了一個人,便是與她一起的那老者江貴。

江貴是江家的老僕,曾與江姝的父兄一同隨船出海,荊泰等人劫船後,因見他老弱,並未直接殺死,而是裹挾上島做了賊人的僕役。他平日做的是燒火做飯的活兒,一日見了來領飯食的江姝,越看越覺得是老主人家大小姐。四下無人時,找過去一見面,果是故主之女潛來賊巢。二人唏噓垂淚了一番,就悄悄商量了辦法。江貴向小頭目請求,稱江姝是自己的遠房侄子,希望能派到一處做事。那頭目正嫌“小白臉”太弱,不堪驅使,隨口就答應了。

從此江貴、江姝二人就以叔侄相稱,互相掩護,在賊巢廚下做事,暗地裡則密謀著殺賊報仇的事。但他們一老一弱,心有餘而力不足,何況荊泰手下賊匪近兩千,等級分明,他倆連見著仇人的機會都沒有。不過終於天意要絕荊賊,昌國大兵翻山來攻,賊巢中傳言紛紛,讓江姝二人也聽說了一點,便商量著趁機取事。

第二天深夜,戰鬥激烈打響,爆炸聲聲,荊泰調集賊兵主力都支援到後寨防守,前寨頓時空虛。江氏二人偷偷取了廚下火種,將柴草房及臨近幾處屋子全點著了,盛夏天乾物燥,火勢迅速蔓延,紅焰騰空,二人還趁勢急呼:“不好了,官軍進寨了!不好了,官軍進寨了!”寨內頓時大譁,救火不及,自相擾亂。荊泰得報,疑心前寨被破,趕緊分兵回返,正被張鏑抓住機會一舉攻下後寨寨門,後面的事衆人都已經都知道了。

聽著江姝敘述著闔家滅門齊禍,及女扮男裝潛進賊巢報仇,真是字字帶血、句句含悲,在場衆將士無不動容,江氏一老一少都已泣不成聲。堂中諸將也唏噓不已,像那多愁善感的糙漢子陳閔已經在抹眼睛了。江貴原本還怕江姝說破了身份,一個女子在這軍營之中頗多不便,因爲此時的很多部隊軍紀都算不上好,但見衆位將官都頗有正義感,心下安定。

胡隸感慨道:“烈女忠僕,可嘆可嘆!”“你二人放心,我大軍必爲你們做主,報仇雪恨!”

這時葉承進來,向張鏑、胡隸低聲彙報了幾句。

“帶上來!”張鏑命令道。

一個溼漉漉的大漢被拖進大堂扔到地上,正是匪首荊泰。他帶殘匪出逃,被水門外以逸待勞的褚世堯和尾隨追擊的陳安道、劉雲復內外夾擊,情急之下還想跳海逃生,游回岸上,又被巡邏戒備的士兵發現,讓嘍囉們辨認後就帶了進來。

江姝認出了這個令他日夜切齒痛恨的仇人,什麼都顧不上了,撲上去用盡全力踢打甚至用嘴撕咬。張鏑忙令人拉住,勸道:“姑娘先別衝動,惡賊罪該萬死,需待明日大庭廣衆之下明正典刑,若就這麼打死是便宜了他!”衆人也都勸解了一陣,江姝才平復下來。

第二日,賊首荊泰和數十名惡貫滿盈的悍匪都被綁縛到一處廣場之中,張鏑當衆宣告了這些人的死罪,命令將他們一概處死,昌國軍全體士卒及匪寨中的所有俘虜都被集中過來觀刑。

念及江姝的深仇大恨,特允許她手刃仇敵。她今日重回女兒裝扮,戴了一身重孝,俏臉含悲,杏眼帶怒,顯得悽美、冷豔無比。她緩緩的走向正中間的高臺,手中緊緊攥著一個錐子,這納鞋底的小小鐵針頭本來不夠殺人,但今日,她要用它,報這三年來的血海深仇!

荊泰的身上、臉上、四肢上被不斷刺中,他開始還罵罵咧咧,但漸漸的失血越來越多,人也被痛的失了聲。

江姝蒼白的臉上血水、淚水、汗水交織,一點點、一綹綹的滴落、垂下,他的素白衣裙也被沾染的片片殷紅。

“爹爹、孃親、大哥、二哥、小弟......姝兒給你們報仇了......”

惡名遠揚,令百姓恐懼、令官府膽寒的大海盜荊閻王,被一個弱女子用一支小小的錐針扎死了,身上幾百個小孔潺潺的流著血,不甘心的瞪著眼睛,漸漸沒了聲息。

其餘的幾十個悍匪沒有這樣的獨特待遇,一個個都被幹脆利落的一刀兩斷,廣場之上人頭滾滾,懾得衆匪心膽俱寒、惴惴惶遽。這日殺得只是罪孽最重的一批匪首,最快被篩選出來的。剩下的匪徒並不代表著就可以安心了,接下來還要再做甄別,曾殺人作惡**婦女的惡賊必須再殺一批,不過一時還未來得及審問,全都先羈押著再說。

最大的荊泰一夥被剷除後,剩下的盜賊就好辦多了。昌國周邊有大小海島一千多個,有二三十個水匪海盜團伙,或佔島爲王,或流竄劫掠。過去除了陳閔、荊泰一南一北規模最大的兩幫以外。五百人以上的大匪幫還有四五股,百餘人的小匪幫有十來股,剩下的就是幾十甚至十幾人的小股散匪。

對較大的匪幫還是全軍齊出、雷霆一擊,大部分都是一鼓而下,再沒遇到桃花島這樣的硬骨頭。

對於小股匪幫以及幾十人的散匪,就根本無需用牛刀殺雞,最多派一個營去就可解決,一般都是一名都將或副都將帶一隊老兵兩隊新兵,全軍分爲了多支小部隊,四面八方圍剿過去,短短十來天,攻破大小匪巢三十餘處,殲滅匪幫二十八股,昌國海域爲之一肅。

半個月的剿匪攻略,共抓獲匪衆四千餘人,繳獲船隻三百餘艘,糧草器械堆積如山,金銀財貨收羅無算。

因昌國地近慶元大港,往來商旅頻繁,這些海盜團伙常常劫掠過往船隻,往往搶一艘大商船就是幾萬貫的收成,可令一股幾百人的匪幫逍遙快活一整年。這次幾十個匪幫的各類繳獲經過粗粗計算,足有五十多萬貫,差不多是當前的中興社兩三年的營收。昌國軍上下頓時就富得流油了,短時之內不僅不再需要後方資助,還能拿出大筆資金支援各線建設。

除了金錢,還有人員的大量增加,對於四千多俘虜,胡隸的本意是殺一半留一半,饒了那些被裹挾或者沒什麼惡行的,剩餘的一概殺掉了事。

但張鏑卻想的更多些,認爲不必殺的太多,挑選爲惡較多的幾百人誅殺了震懾衆人就可,剩下的大多數送往流求、呂宋等地服勞役改造,其中較順服的就近送往流求,剩下的則流放到更偏遠的呂宋島。還有一些走投無路做了匪賊或者被迫裹挾下海的賊衆,原本良心未泯,經過甄別確實無惡行的,從中挑選了四五百人,都充實入陳閔的第三營。

剿匪作戰中,昌國軍傷亡達到二三百人,以第三營爲主,第二、第一營也都有幾十人死傷。戰後從第二營中揀拔了作戰勇敢、精強可用的數十人充實到第一營的精銳當中。又從第三營挑選了一批精兵苗子進第二營,其中最優秀的則直接升入第一營。

如此一來,全軍一千七百多人,原本第一、第二營各自五百餘人保持人數不變,而原本有七百多人的第三營卻只剩下四百多人,成了人數最少的。新挑選五百多俘虜進入後又湊夠了一千之數,三個營相加則達到了兩千人。

胡隸與張鏑親如父子,互相信任有加,除了帶兵打仗,其他的事幾乎都是由張鏑說了算,所以對於處置俘虜、調整兵力的做法,胡隸立馬就贊同了。他原本“殺一半,留一半”的簡單打算是沒考慮到後方正缺人手的事實。

俘虜之中還有幾百名女子,這些女子大部分都是被匪賊們虜獲的良家之女,只有極少部分是不肯悔改的死硬賊婆。對於助紂爲虐的賊婆,全都是流放外島的處置,而大部分良家女子,則都要放歸本家。但卻有很多人不走,一部分是家破人亡已經無家可歸的,還有一些是因屈身事賊覺得無顏面再見家人的,後者爲數最多。竟然有幾人在被解救後反而想不開自盡身亡了,她們多是在賊巢中較長時間,有些甚至在匪窩裡生了孩子卻不知父親是誰,原本對失身受辱已經麻木,一旦被解救,反而激活了沉寂許久的羞恥之心,一時想不開就尋死了。

有鑑於此,張鏑只能另想辦法,最後決定,所有良家婦女來去自由,凡不願回家的,可以在岱山島安身,於巡檢司營寨外另立一個女營,命名爲巾幗營,所有留下的女子都編入巾幗營中。平日爲大軍縫補漿洗衣物,也幫助做些後勤之事。還有巡檢寨的老兵來教導他們防身之法,做些簡單的兵器操練,使她們每日充實,有點事做,儘快忘記過去的不幸。

江姝原本是要辭行的,她大仇已報,再無牽掛,也不想回象山老家的傷心之地,想要找個尼庵,青燈古佛了此殘生。

張鏑對這個忍辱負重、有勇有謀的奇女子十分讚賞,並不希望就這麼讓她頹廢后半生,就親自勸解她留下來做巾幗營的頭領,江姝感激於昌國營的厚恩,又或者是還有一點點塵緣牽掛,思慮良久過後,終於答應留下來。而她家忠誠的老僕江貴,也留在岱山島上,做了昌國軍中一名炊事部門的小頭領。

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
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五)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州市| 重庆市| 平湖市| 滨海县| 北安市| 夏河县| 安宁市| 鹰潭市| 乌鲁木齐县| 马边| 盐边县| 东乌珠穆沁旗| 教育| 兴文县| 克东县| 岫岩| 鄯善县| 辰溪县| 辽阳市| 遵义县| 葵青区| 环江| 海安县| 老河口市| 奎屯市| 桃园市| 河西区| 红桥区| 两当县| 司法| 禄劝| 苍南县| 盱眙县| 万全县| 藁城市| 纳雍县| 濮阳市| 奉化市| 寿阳县| 班戈县| 巫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