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

晉江縣安仁鄉總共有幾千畝良田,大多是泉州大戶張家的產業,平日是讓鄉老曹祖榮管理著,這曹祖榮不僅是鄉老,本身與張家也多有親戚瓜葛,平日又孝敬的勤快,所以頗得主家的器重。這日得到張家二爺張崇義的指令,派了十幾個人去下面巡視,目前的形勢,既要防止官府的手伸進來,也要防止下面的莊戶心思浮動。

巡查莊戶是個美差,曹祖榮的本家侄子曹吾德就有幸被派下去其中的兩個莊子走動。

安仁鄉下邊有聚仁裡、永豐裡、絃歌裡等五個裡,其中永豐裡的水土最佳,有田兩千多畝,分爲東頭、西頭兩個莊子,有莊戶三四百家。曹吾德這回便被派到了永豐裡,負責查看這兩個莊子。

……

“五畝五分田,一年到頭收了十八擔谷,交租交了十四擔,就剩下四擔了,一家人吃穿用度就指著這四擔谷,怎麼撐得過去??!”一處破敗的農舍裡,傳出一陣唉聲嘆氣。

“想辦法再借點吧,實在不行就等開春了把青苗抵出去,現在大弟回來了,二弟也能幫上手,一家人多使點力,多種點糧,農閒我再去做工掙點,日子總會過去的……”

“還怎麼借啊,前年向曹大爹借的九貫錢,去年秋收來催,已經變成十四貫,捱到今年可要還二十一貫了!種地做工哪有這欠的債滾的快??!”

“唉……”

這是晉江縣安仁鄉永豐裡西頭莊的一戶普通窮苦人家,主人姓孫,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因爲常年勞苦,倒有六十歲可以看。窮人的日子艱辛,類似今日的苦悶嘆氣幾乎每天都有。

姑且就叫他孫老漢吧,雖然年紀上也並不老,他與婆娘陳氏生養了三個兒子,就叫大弟、二弟、三弟,孫大弟二十一歲,二弟十五,三弟十三歲。一家五口人就靠租種張大戶家的五畝水田過活,有時也去打點小工貼補家用。長子孫大弟跟很多窮人家的年輕人一樣,早早就去碼頭上做工,一年好歹有幾貫錢收入,就這麼一家人互相扶持,緊巴緊巴也還能過下去。

但在前年,孫大弟在碼頭上與人鬥毆,將人打傷,怕擔官司就逃到海上去了,只聽說是去了四百多裡外的流求島,至於做了什麼營生、甚至在外是死是活都一概不知道。

孫大弟出走後,家裡少了一個主勞力,傷者家人鬧上門來,要抓孫大弟去衙門,道歉不過,又賠了幾貫錢出去。錢是從放債的富戶曹大爹那裡借的,約定年利“加五”(百分之五十),但全家一年到頭的種田收入吃飯都不夠,別說本金,連利息也還不上,九貫錢利滾利到了二十一貫。二弟、三弟兩個孩子還幫不上忙,卻正能吃,所謂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很快就青黃不接,眼看又得借債度日,但舊寨未還,新債都不知哪裡借起,兩口子愁悶,故而嘆息。但這愁悶又不想讓兒子們看到,大弟今日剛剛回來,他們這個大兒子脾氣倔強,爭強好勝,怕他聽了暴躁、又去惹事,前年鬥毆的官司都還在官府裡掛著,最怕被冤家、債主揪住了,保不準要抓去坐牢。

“爹孃何必苦惱,兒子今日回來了,誰也欺負不了咱,日子一定會好過的!”

兩口子悄悄的談話還是被大兒子聽見了,孫大弟過來安慰爹媽二人,還把這兩年的積蓄取出來交到母親手上,陳氏打開那個小口袋,裡頭除了百十個制錢,竟還有幾個小銀餜子,掂一掂分量怕不有二三十兩重,足可以折成平錢三四十貫,還掉曹大爹的債務還綽綽有餘的。

“這……這是……”陳氏高興之餘又有些擔心,這麼多錢,怕兒子是不是正道上賺來的。

“娘,你就放心吧,這都是兒子走海路跑船掙來的,一年的工錢本來還多呢,因爲兒子獨身一人,沒想到省儉,多的錢都被俺花掉了,就剩下這點。”

“那是幫哪家大財東跑船,薪水這樣豐厚,船上日子想必苦的吧?”孫老漢也關切的問了一句。

“哪有給狗大戶當佃戶苦!兒子在流求的張總理手下做事,那張總理是天底下第一等的英雄,也是天底下第一等的好人,流求島上幾十萬人都仰賴他的恩德,兒子在那裡有吃有穿、有正經事幹、窮苦人可以平等分田地,靠勤勞的雙手過上好日子,更沒有狗大戶來仗勢欺人!”

“去年我去城裡給人砌牆,打聽你的消息,也聽說了有這麼個不尋常的流求島,都說那張總理是天上的星宿轉世的,要來救我們這些窮人出苦海。”孫老漢根據七拼八湊的道聽途說,對兒子應合道。

“張總理那麼好,咱就該知恩圖報,大弟你爲何又回來了呢?”陳氏聽著丈夫和兒子的談話,就彷彿聽故事一般,他們口中的張總理真比會社中傳說的菩薩還要善心呢。大弟又怎麼離開這麼好的人回來了,她忍不住插嘴說了一句。

“孃親有所不知,咱們這張總理可不是一般的好人,一般的好人也就幫幫鄰里鄉親的做點小小的善事,張總理卻是要幫全天下的人都過好日子,前不久他招來十萬兵馬,趕跑了吃人的韃子,佔下整個泉州,已經被大宋朝廷封爲泉州知州了,咱們晉江安仁裡也歸他管。張總理說了,要讓泉州人和流求的百姓一樣,有飯吃、有衣穿,安居樂業,兒子這纔回來,全家人一起都有奔頭了!”

“阿彌陀佛,泉州來青天了!”陳氏感動的噙著淚,連聲唸佛。

……

“孫老蔫!孫老蔫!大白天的鑽哪去了?”一聲喊叫把孫老漢一家三口從美好生活的嚮往中拉回現實,不管那張總理、張知州是多麼好的好人,多麼清的青天,至少一時半會兒還沒能給孫老漢和他的家人實質上的幫助,對孫老漢而言,首先就得應付了眼前這個人再說。

“大弟,快,快躲起來!”聽到門外的呼喊,孫老漢趕緊把大兒子往裡屋拉。

“爹,這是咱自己家,憑什麼要躲?”

“是曹家的太歲來了,看到你,還不要生出事來!快躲,別給爹惹禍了行嗎!”孫老漢板起臉來,才把兒子拉進裡屋躲好。

上門的就是那張大戶家的二爺的親信曹祖榮的本家侄子曹吾德。

“孫老蔫,大白天的躲在屋裡鼓搗啥呢,老兩口子還這麼親熱??!”曹吾德上來就從下三路發問,讓老實巴交的孫老漢接不上話頭,訕訕的笑了一下。

“曹小爺來了,快請坐,請坐!”陳氏搬出凳子給曹吾德和他的兩個跟班坐了,又趕緊拿碗倒了水出來,這曹吾德是遠近聞名的無賴,普通人可惹不起,何況他叔叔曹祖榮還是安仁鄉這一片的大莊頭,每年收租子都由他們過手,各家交的穀子是足是欠、是幹是溼,也全由他們說了算,如果不小心得罪了麻煩是很大的,不得不像祖宗一樣供著。

“孫老蔫,你欠我叔那二十三貫錢啥時候還呢?都兩年了!”

“馬上……很快還,不是二十一貫嗎?”孫老漢本來想說馬上就還,正好兒子帶了錢回來,但轉念一想,如果說漏了嘴,這錢保不準會落到哪兒去,所以小心翼翼的改了口。

“啥,我聽錯了,是二十五貫?”曹吾德故作驚訝道。

“這……這……”

“好了,小爺我沒工夫消遣你,咱先問你,這兩天莊子裡有啥動靜沒有?”

“沒啥,沒啥,這不剛過了年,田裡也沒什麼事忙的?!睂O老漢被這一問還緊張了一下,只怕是大兒子回來被人聽到了消息,想來找事情的。

“誰問你這個,咱是來告訴你,最近要有衙門的人來編什麼牌甲、練什麼材勇,都不準去!大老爺說了,張家的佃戶誰敢不曉事,就打斷誰的腿!”

“是,全聽小爺的!”孫老漢連聲附和著。

時間已快晌午了,曹吾德狐假虎威一陣子,就在孫老漢家吹牛打屁也不走。孫老漢給婆娘打個眼色,陳氏只得下廚去做飯,這麼幾個瘟神來家裡,不破費是不可能的,咬咬牙就把僅有的一隻老母雞給殺了燉湯。

“孫老蔫,聽說你砌牆的手藝不錯,回頭去我家,把我院裡那狗窩補補。”曹吾德酒足飯飽,翹著二郎腿,剔著牙,頤指氣使的對孫老漢道。

躲在裡屋的孫大弟已經不耐煩,好死不死的曹太歲還一直賴著不肯走,他們的奚落聲早就讓孫大弟怒從心起,掀開門簾一角去瞧,正看到曹吾德夾了一塊雞屁股丟在桌上,對眼巴巴看著的孫三弟“呼爾、呼爾”喚了兩聲,就如同招呼小貓小狗似的,孫三弟也覺得屈辱,犟著頭並沒有理睬,反而逗得三個無賴哈哈大笑。這可憐的孩子長到十三歲,一年到頭別說葷腥,連一頓飽飯都難得吃到的,看自家老母雞被人白白吃了卻只能咽口水,還被人像阿貓阿狗一樣招呼。

孫大弟不看還好,一看這情形哪裡了得,心裡的火騰的一下就上來了。將遮在裡屋門上的破布簾子猛的一甩,人已經跳到了堂屋,擡腳就對那曹吾德當胸踹去……

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
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十九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衢州市| 客服| 长汀县| 盘锦市| 科技| 定边县| 石台县| 北京市| 大田县| 都兰县| 缙云县| 洛扎县| 丹阳市| 玛多县| 沭阳县| 布拖县| 祁门县| 东方市| 新和县| 屏东县| 镇江市| 甘洛县| 肇州县| 高雄县| 元江| 永春县| 沧州市| 昔阳县| 延庆县| 历史| 白银市| 滦平县| 三原县| 白河县| 兖州市| 遵化市| 吉林省| 黄大仙区| 阿勒泰市|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