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

陳宜中既然不肯決戰,臨安城中的百萬軍民都成了擺設,大宋朝最後的命運都被寄託於和談上。

第一波使者以工部侍郎柳嶽爲首,趕往無錫的元軍行營覲見伯顏,柳嶽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實人,唯有哀求乞憐而已,敵我形勢如此,除了哀求也實在沒有他法。

元軍大帳衆將雲集,正好炫耀一下武力。柳嶽進內撲通一聲便跪了下來,邊哭邊請求:“今我大宋太皇太后年老,而嗣君幼衝,尚在衰絰。自古禮不伐喪,貴國何爲興師?況此前背盟之事皆出於奸臣賈似道之手,如今似道已經伏誅,懇請貴國恕罪退兵……”意思是我大宋上有老下有小,真的很可憐,過去有不對的地方全是那死去的賈似道乾的,請求元軍行行好,放咱一馬。

太逗了,當打仗是春遊,心情好了想回去就回去了嗎?

伯顏當然不會同意,怫然作色道:“汝國殺我使者,所以興師問罪。想要我退兵,只有納土歸降而已。三百年前,錢氏納土、李氏出降,不都是汝國成例嗎?從前趙家就是從小兒手中奪天下,如今也要失之於小兒,這是天意,何必多言!”

天道好還,報應不爽。

三百多年前,太祖趙匡胤從柴家孤兒寡母手中取了天下,而今這天下看樣子就要在老婦幼兒手中失去了,豈非莫大的諷刺。

這一幕多麼的熟悉,那時候,大宋王師圍金陵,南唐後主李煜遣大臣徐鉉入朝,也是這樣向太祖跪泣哀求:“南國無罪,何故大兵壓境?”

太祖多麼霸氣:“不須多言,江南也沒什麼罪過,但天下一家,臥榻之側,豈可許他人鼾睡。”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

言猶在耳,只不過換了對象而已,如今在臥榻之側的成了大宋自己,這臥榻已經被蒙元搶了去,別人睡不得了。

柳嶽無言以對,只能學婦人作態,以哭來表示,但弱者的眼淚毫不濟事,伯顏又怎會理睬,柳嶽只能悻悻而返。

……

第一次求和不成,陳宜中並不死心,又派宗正少卿陸秀夫、兵部侍郎呂師孟隨著柳嶽再次出使元軍。其中呂師孟是爲呂文煥族侄,因爲呂文煥降元以後深得伯顏器重,在元軍中身居高位,陳宜中滿心希望呂師孟能走通他叔叔的關係,讓老呂說說好話,請伯顏同意乞和。腦殘至此,真是無語極了。

這一次的求和更加奴顏卑辭,表示大宋情願稱侄皇帝,如果不行的話稱侄孫也是可以的,再不行就稱臣、去尊號也在所不惜。並願每年進攻銀、絹各二十五萬,只求保留宋室社稷,讓趙家人繼續茍且偏安就好。

只可惜,宋人越是卑躬屈膝,伯顏的底氣就越足,眼下整個宋國都將是大元的,還差那點銀、絹,差一個尊號嗎,結果顯而易見。

求和?免談!

這下真的沒招了。

元兵逐漸逼近,宋庭惶急得很。好不容易度過殘年,算作是德佑二年的元旦了,宮廷內外,統是食不甘,寢不安,元日慶賀也是草草,都沒有心思。大臣們已經開始肆無忌憚的消極怠工,午時宣召在慈元殿朝會,文班竟只到了六個人。連左丞相留夢炎也腳底抹油、溜了,參知政事陳文龍,同籤樞密院事黃鏞等一批高官也不告而別。臨時下詔令吳堅爲左丞相,常楙補爲參知政事,結果沒兩天新任參知政事常楙也逃了。

疾風知勁草,國難顯忠臣。太平時節,一個個削尖了腦袋要當官,危急之時,竟連丞相、參政這樣的顯官也留不住人了。

如此情形下,逃跑專家趙孟傳當然不會落後,元軍左路董文炳軍已到澉浦,再不跑就沒船了。因胡、袁、張等主將都反對臨陣逃跑,趙孟傳與謝昌元、周進只能退而求其次,只帶百十個親兵,悄悄收拾細軟便連夜尋船逃往慶元去了。兩三千中軍失去頭腦,更無約束,這些地痞流氓出身的無賴兵本就沒有紀律,現在更加肆意妄爲,成羣結夥跑去禍害餘杭門外的村社。

臨安周邊幾十里人煙稠密,地方富饒,小民之家也往往頗有積蓄。這些兵痞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將處處繁華之地攪得烏煙瘴氣。

張鏑等人事後才知趙孟傳溜了,中軍禍亂地方,於是下達嚴令,令前軍和後軍結隊搜捕亂軍,允許大開殺戒。捕殺了一天,直砍了三五百個腦袋才把亂情控制住,剩餘中軍之兵都做了明顯記號,在營中看押起來。

……

對於伯顏而言,臨安已經唾手可得,三路大軍步步緊逼。右路阿拉罕進展最快,從上陌鎮出兵距離臨安不過幾十里,前鋒遊騎已經到城下窺伺。左路董文炳抵達澉浦,佔領了上海和華亭,繼而奪取海鹽等地,一路上宋軍望風披靡。宋都統制劉英、海鹽知縣王興賢、澉浦鎮統制胡全、福建路馬步軍總管沈世隆等一大幫子文武官員盡數投降。伯顏親率的中軍也進展順利,下無錫、佔平江後又攻破安吉,安吉知州趙良淳、浙西提刑徐道隆等皆兵敗殉國,伯顏主力遂進至皋亭山,前鋒直抵臨安府北面的新關。至此三路大軍合圍之勢已成,數日之內即可壓至臨安城下。

情勢已迫在眉睫,如果說十幾天前元軍合圍未成時宋軍還有各個擊破的一絲機會,到了此時就只有坐困愁城,必敗無疑了。有鑑於此,文天祥、張世傑聯名上請,願移三宮入海,遷都南下,自率衆背城一戰。

然鵝,太皇太后謝道清日夕惶惶,毫無主見,收到了文、張的請願,卻又不想出逃海上。實在無法,還是隻能想出求和之策,便還想向元稱臣,俸表乞和。

陳宜中無奈,又派了監察御史劉岜帶上稱藩表章前往元營。元軍也是煩了,怎麼一波波的人沒完沒了的跑來廢話!爲此有不少人主張不必多費口舌,一鼓作氣拿下宋國都城就是。但伯顏身邊的漢人僚佐孟祺勸諫說:“如果大軍馬上壓境,宋帝室必將遠逃閩南,那樣臨安城內會盜賊蜂起,臨安百餘年的積蓄將焚蕩無存。爲今之計,要先安撫宋室,令其不會因懼而逃,假以時日,定會全取臨安。”

伯顏非常讚賞,還是漢人想事情周全。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臨安已是囊中之物,打壞了可惜。於是假意同意和談,但是爲了正式起見,必須由宋國丞相親自參加,地點就選在臨安東北的長安鎮。

劉岜將伯顏的要求回報,陳宜中一聽要自己親自前往和談,頓時慌了手腳,他哪有這個膽子。於是改了主意,表示還是文天祥的意見好,反過來又開始慫恿太后謝道清遷三宮入海。

謝太后很不高興,一會兒說議和,一會兒又說逃跑,到底啥意思?

好說歹說才終於說動了太皇太后,於是緊急收拾行裝,做好出逃準備。收拾好了以後,巴巴等著,到了約定時間卻不見陳宜中來迎接,謝太后頓時怒了,什麼玩意兒,耍我嗎?老孃不走了!

原來陳宜中妻兒老小瓶瓶罐罐太多,收拾也要時間精力的嘛,畢竟這次出門說不定要很久,又不是去旅遊。這麼收拾著就錯過了時間,把宮裡那老太太給忘了。老太太發了脾氣,這下真的死活不走了。

得!那沒辦法,不走就算了,那就只好投降咯!

德佑元年正月十八日,宋監察御史楊應奎、保康軍承宣使趙尹甫等人攜帶傳國玉璽及降表往投元軍。

降表雲:“宋國主臣顯,謹百拜奉表言:臣眇焉幼衝,遭家多難。權奸賈似道,背盟誤國,至勞興師問罪。顯非不欲遷避以求茍全,奈天命有歸,顯將焉往?謹奉太皇太后命,削去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二廣、四川、兩淮,見存州郡,悉上聖朝,爲宗社生靈祈哀請命。伏望聖慈垂念,不忍三百餘年宗社遽至隕絕,曲賜存全,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

這降表寫得還不賴,伯顏表示滿意,只不過這使者的規格不夠。還是老要求,讓你們丞相親自來,話說要見你家陳宜中丞相咋就恁難呢?

奈何哪裡還找得到陳宜中呢!人家逃跑的能耐可是一流的,要過好久以後,他纔會在溫州老家突然出現,繼續出來還當他的首相,當然那是後話了。

……

大宋亡了?大宋亡了!

從政權實體的意義上確實可以這麼說,都城失陷,太后和皇帝投降,還能說沒亡國嗎?

但是,故事遠未結束,大宋的星光貌似暗淡下去,它的火種卻留了下來,它還可以復燃,還將可以燎原……

《故宋帆影》第二卷“勤王”,至此結束,第三卷“保國”,即將開始,敬請繼續關注!

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
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一百四十一章 山窮水復 下處州東行遇阻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边| 毕节市| 江达县| 汉阴县| 通化县| 汾西县| 定结县| 兰考县| 高平市| 中西区| 江永县| 军事| 从江县| 铜陵市| 彩票| 苍山县| 镇赉县| 宾川县| 玉溪市| 新建县| 三台县| 永年县| 盐城市| 大关县| 浙江省| 上饶市| 郯城县| 临澧县| 合阳县| 喀喇| 左权县| 万安县| 于都县| 庆元县| 汕尾市| 噶尔县| 揭东县| 韶山市| 泉州市| 准格尔旗|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