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

戶部算得上是整個中興社的大管家,人、財、糧三大重要業務都在其管轄範圍之內。所以戶部部長乃是副總理劉石堅兼任,也可見其至關重要的核心地位。

按照總理署事先的安排的議程,劉石堅早就準備好了總結髮言材料。先向上首三人及堂下同僚們行禮致意,走出座位,便在發言席上站定。

中興大會有點像朝廷的朝會,分成左右文武兩班,不同之處在於每個人都有座位。但又不像山寨裡強人好漢們那樣,一人一把交椅的座次安排。更像是商幫行會們聚首議事,左右都排成幾列,靠的很近,各自面向上首的主坐。

發言席則在主坐的右前方,也是直面衆人。

劉石堅攤開發言稿,清清嗓子,開口道:

“二位元首,總理,諸位同仁:

現在,我代表戶部向大會做總結報告。

我中興社成立以來,人口不斷增長,開拓和屯田不斷穩固深入,錢糧不斷充裕。下面,我就主要從人口、財計、糧食三個大的方面向大會做個報告。

第一部分是人口方面的彙總:自從鹹淳十年首批開拓者二十七人上島,不到兩年間,我中興社已在流求、澎湖、呂宋及附屬諸島擁有常住民共計四十一萬八千六百三十六口,其中漢民三十五萬七千四百六十五口,各島歸化番民六萬一千一百七十一口。全部人口中,包括成丁二十一萬五千五百四十九,婦女一十七萬三千二百二十一,兒童……”

聽著劉石堅的彙報,與會者暗暗驚歎,從二十七人到四十多萬,僅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真是不可思議。這還只統計了本部諸島,並不算其餘各地控制區的情況。中興社的人口有過三次劇烈膨脹,第一次是在海州,從元軍屠刀下救下二三萬人,遷至流求、呂宋,使得中興社的人口實現了從幾千到幾萬的飛躍。第二次是發兵平定黃破嘴、黃猴子的割據叛亂,收服呂宋番民四五萬人,使得當時的治下人口首次突破了十萬之數。第三次就是兩個月前,從慶元府遷民近三十萬人出海,是爲中興社最大規模的一次人口增長。

中興社的人口還都是實實在在的,以牌甲制嚴密的組織起來,能夠精確到人,有效的利用起每一份力量。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政權普遍都是粗放低效的,早期的蒙古人之所以能以區區幾十萬人口而打敗十倍百倍於己的夏、金、宋及西域諸國,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採取領戶分封的辦法,採取一些列制度統合了草原諸部,大大加強了對部民的控制,在對外時就能夠形成巨大的合力。

中興社的制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且更加先進和精確,能夠迅速將治下人口化爲綜合實力。可以說,中興社的四十多萬人完全能比某些一盤散沙式的四百萬人更有力量,至少已經可以和偏居福安府的那個小朝廷相匹敵了。

詳細分析了人口的方面的情況,劉石堅繼續報告:

“第二部分是財務收支方面的統計:自鹹淳十年以來,中興社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且略有盈餘。

首先是總收入情況,近兩年來,各項收入摺合成制錢,共計進帳八百七十八萬八千餘貫。包括南北兩線的船隊收入,各固定貿易點的營業額,商業區的進出口分成,軍隊的繳獲,礦物、開拓屯田收穫等。其中又以南北兩線船隊的海貿爲大頭,南洋航線已基本成熟,月均獲益超過二十萬貫,總收入達三百七十餘萬貫。北洋航線新開闢高麗、倭國等貿易地區,貿易額穩步增長,半年來已獲收益一百一十餘萬貫……”

與會者們再次張大了嘴,沒想到中興社竟然這麼富有。

大宋商貿發達,南渡以後更是前所未有的重視海上貿易,高峰時大宋政府單單在市舶方面的收入就達到每年兩千餘萬貫,佔國家總稅入的兩成以上。民間海貿更是興盛,在廣州、泉州等重要港口,身家十萬、百萬貫的大海商也絕不少見。

中興社這樣逆天的團體顯然又比普通的海商要強大太多,一年海貿營收抵得上官府市舶收入的兩三成了,用富可敵國來形容真不誇張。

賺得多花的也多,整個中興社的支出當然也龐大無比。主要都用在了勢力擴張方面,包括供養軍隊、購買打造船隻、兵甲、器械,大規模安置移民、建設居民點,以及不間斷的大量收購囤積糧食等。但就養兵一項就是個無底洞,如大宋禁軍一人一年錢糧不少於五十貫。對比之下,中興社的正兵待遇只高不低,加上新添置兵器甲冑的費用一年百貫不能再少了。如今整編進胡隸、袁鏞的兵力,加上從材勇中新選拔部分,正兵已發展到三十個整營,一萬五千多人。即便之前沒那麼多。就以一萬人計算,所需軍費也至少要一百萬貫以上了。正兵之外還有材勇,按照三丁抽一幾近十萬人,雖說是寓兵於民不需要發餉,但兵器添置、訓練經費、伙食補助總歸是要的,算的省一點也至少需要五六十萬貫。除了練兵,還有打仗,北上勤王、南征呂宋,幾場大仗也是花錢如流水,大量的錢糧投進去看不見幾朵浪花。

軍事方面的花費,還有一塊是不能忽略的,就是火器的打造費用,如今中興社的火器以銅製爲主,銅就等於是錢,在島內礦藏未有產出前甚至直接就用銅錢熔鑄銃炮。在康棣主管工部以來,火器的研發和打造進一步加大了力度,至今已鑄造各型銃炮一千六百餘具,其中不乏五百斤的小炮和兩千斤乃至三千斤的大炮。這些銃炮簡直就是黃澄澄的銅錢堆積起來的,前後投入的資金已然超過一百萬貫,幾乎與養一萬名正兵的錢相彷彿。

軍事一項的支出就接近三百萬貫,差不多佔到總收入的四成。

第二塊主要支出是新移民的安置費用,三十萬新移民至少半年內沒法實現糧食自給,需要中興社養著,各居民點的建設都採用的是以工代賑的方式,基本也就用糧食代替工錢。好在前期未雨綢繆,兩年裡已經花了不下百萬貫用於買糧,這次正好可以將庫存舊糧消耗掉大半。

還有修築自新城、臺員城、太平城、雞籠港等大工程,所需人力物力也不在少數。

綜合起來,收支相抵,全年結餘也就一百四五十萬貫而已。

劉石堅的報告中第三大塊就是關於糧食的,包括了各地屯墾進展,水利建設情況,作物收成情況及前期糧食收購儲備情況。這一塊在財務收支部分已經體現出來,現在看來,糧食的供給還比較充分,半年內應該不至於短缺,而半年後新開拓的地區也將有農業產出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十一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二)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张掖市| 肇州县| 昭平县| 泸水县| 渝中区| 东明县| 永嘉县| 平泉县| 搜索| 惠水县| 娄底市| 新野县| 大城县| 万州区| 江源县| 陆良县| 临沂市| 林周县| 诸暨市| 吉安市| 常州市| 清远市| 曲松县| 中超| 金门县| 从化市| 罗平县| 巴南区| 英山县| 陇南市| 花莲县| 长春市| 德令哈市| 保德县| 泊头市| 休宁县| 黑水县| 大化| 扎赉特旗|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