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

三十多年前,名臣餘玠治蜀,在四川境內沿著江河山勢修建了八十三座山城,組建了一個龐大的山城防禦體系,這個完備的防禦體系效果是顯著的,使蒙古騎兵不能自如的馳騁,甚至在最著名的釣魚城下擊斃了當時蒙古的皇帝蒙哥。

昔人已矣,由於奸臣陷害,當年的英雄餘玠並未能得善終,但他留下的山城防禦體系卻持續發揮著作用,直到三十多年後神州陸沉,大宋江山喪失殆盡,君臣流落海外之時,四川一隅之地卻還在堅持抵抗,這個山城體系無疑是支撐著四川抗戰至爲關鍵的一環。

但由於腐朽的宋廷使勁造作,自毀長城,原本完備而連續的防禦體系已經支離破碎,八十三座山城所剩無幾。

合州釣魚城,重慶多功城、天生城,瀘州神臂城、凌霄城,已是碩果僅存的幾座大小山城。

其中北側以號稱“巴蜀要津”的釣魚城作爲防禦要點,以控制渠江、嘉陵江、涪江,南面則有川南咽喉神臂城,扼守岷江、沱江與長江之會。兩城分據南北,佔據上游以屏障川東中心的重慶。

自從四川制置使張鈺派人收復瀘州,元軍便逐漸解了重慶之圍,轉而全力圍攻瀘州。

戰爭期間,瀘州的州治早已移入原州城以東數十里外的神臂城,這是一塊三面臨江的寶地,天然的利於防禦。山城依據神璧山而建,長江從神臂山北面洶涌而下,流經西南,在山腳的神臂嘴繞了一個大彎,又翻滾著向東流去。神臂山如同一支手臂伸入江中,南、西、北三面爲江水環繞,只有東面有山路通往瀘州。臨水的這三面,江岸陡峭,怪石突兀,高達數十丈,山下險灘衆多,航行尚且不易,更別說攻城了。

隔著長江,遠眺對面的神臂山,江面經久不散的霧氣籠罩著這座山城。這段水道灘險、水急、浪大、暗流多,曬金灘、萬人墳、大灌石、豬兒石、叉魚子處處險惡,有的江面看起來風平浪靜,水下卻暗流奔涌。最初元軍不識水情,嘗試從水上三面圍攻,但未及近岸就連續傾翻了七八座兵船,之後便不敢再直接從水路進攻,將攻擊的主要方向放在了東面的城牆。

神臂城東面城牆寬不過三四百步,自然也是城內防禦的重點,守兵人數雖然不多,但防禦這短短的正面是綽綽有餘的。並且因神臂山的走勢是自西向東逐漸降低,東面城門外是一道長長的陡坡,只有小路通上,元兵必須在這條唯一的坡道上擠成一堆往上仰攻,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以至於兩萬元兵以近十倍優勢攻打了十幾個月都不能破城。

但照此下去,圍城終歸是有被破的一天的,神臂城已經堅持到了極點。

因爲傷亡、因爲飢餓,更因爲在這漫長的生死搏殺中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神臂城原本額兵一千人,但元軍到來後,附近的百姓爲避暴元的兵鋒,紛紛進城躲避,如今小小的山城中有兵民近萬人,其中戰兵逾兩千。

人多力量大,短期內自然是有利於守城的,但時間一久,卻給山城造成了沉重的後勤負擔。

神臂山四面陡峭,山頂卻十分平坦,是一個一里半方圓的大平壩,上面開墾出良田八百畝,周圍林木茂盛,還有民居、池塘、水井。如果只是一千兵額在此耕戰結合,春種夏收,幾乎是可以自給自足的,即便兩千戰兵也能勉強支撐很長時間。但驟然增加的上萬兵民是原額的近十倍,飢餓就必然成爲山城存亡的一個關鍵問題。

主導瀘州攻勢的元軍統帥、東西兩川蒙古漢軍萬戶拜延在山城久攻不克的情況下早已認識到意圖用強攻殺傷守軍並不是最佳選擇,轉而將戰術由攻擊改爲圍困封鎖。

原本從上游的凌霄城和下游的重慶府還會有零星的支援,遠近的義民和百姓也會偷偷的冒險從水路運送物資進來,但隨著拜延逐漸加強了水面和沿岸的巡邏封鎖,外部的補給和支援就徹底斷了。

一月前,元軍千戶旦只爾奉拜延之命率領所屬軍隊以優勢兵力終於擊敗了宋軍的水面部隊,俘獲戰艦四艘,佔據了神臂山西南的紅米灘,建立了灘頭陣地。拜延又親自率軍攻破神臂城外圍的石盤寨、珍珠堡等外圍據點,使得神臂城真正成了一座孤城。

……

Www¤ttκǎ n¤¢ Ο

黃昏落日的餘暉中,有一個落寞的身影登上了城中神臂山的最高處,擡望眼這四下裡的萋萋荒草。晨風冷冽,吹動他三尺長鬚和單薄的長衫。

他就是神臂城內軍民的最高統帥瀘州安撫使王世昌。

爬上這幾十丈高的山石讓他有些心慌氣短,這倒不是因爲體弱乏力,而是單純因爲沒有吃飽。

一整天,他只喝了一碗稀的不能再稀的米粥,裡頭的米不超過一百顆,這還是以戰兵的標準提供的。如果是其餘老弱,甚至連一粒糧都無法得到。

形勢到了此時,一切都要以戰爭優先,王世昌不得不以嚴刑峻法禁止兵民私藏糧食,所有百姓的口糧都被收繳,統一分配。到了這個階段,戰兵們每日還有一碗稀的可憐的米粥,而非戰鬥人員早已停止分糧。

城中已經發生人相食的慘劇,戰歿者剛剛被埋下的屍體還沒來得及腐爛,就被人連夜挖出來分食。到後面,死人不夠吃,甚至蔓延到吃活人,老弱者不敢輕易離羣,否則就有莫名失蹤的危險。更多人每日只能挖空心思找些樹皮草根、蟲蟻鼠雀或者泥鰍蟾蜍來吃,這些東西也是有限的,實在沒得吃了,就只能躺著不動以節省體力。

這已是最絕望的時候了,用不了多久,拜延就無需攻城,只需坐待城內的人全部餓死。

王世昌不願意坐以待斃,決定發起一次孤注一擲的反擊。

在神臂山頂,能夠遠遠的看到東南方的暗溪碧,那是元軍重兵守衛的一處江灣,從重慶方向來的援兵和合江等地義民百姓的饋糧都要路過此地,那是神臂城生死存亡的生命線。

他決定選拔壯士,攻打暗溪碧!

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
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托克托县| 赣榆县| 德安县| 济宁市| 应用必备| 孝昌县| 两当县| 定远县| 昌图县| 台江县| 新竹市| 桓台县| 通江县| 瑞丽市| 绥中县| 建湖县| 正镶白旗| 许昌县| 清镇市| 九台市| 太仆寺旗| 盐山县| 泸西县| 保亭| 通河县| 井冈山市| 江门市| 兴国县| 磴口县| 赣榆县| 东光县| 阜康市| 资阳市| 金溪县| 江山市| 股票| 巴南区| 达孜县| 高淳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