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

這次遷民出海行動主要基於民衆的自願,因爲強扭的瓜不甜,強趕著鴨子不上架,以六七千人強制二三十萬人也不太現實,總不能綁著人上船去。不過人都有從衆心理,就如羊羣都會習慣性的跟著頭羊,想要組織起慶元城中的百姓們,也該重點抓住那麼一批領頭的。

張鏑命人分批請來市街坊巷中的頭面人物,難民中的鄉紳耆老,只向他們灌輸一件事,那便是元軍屠城的可怕情形。這些年來元軍屠城的事做的不少了,只要抵抗的無不殺得雞犬不留,慶元又如何能躲避這樣的厄運呢。從城外逃進來的的難民口中也很容易得知,四里八鄉已經都已經被殺成修羅場了。

各粥鋪施粥時,難民們當中都在交流韃子過境的情形,其實能逃進城來的大多都沒見過元軍的面,只是風聞而已,但傳聞常常比實情更有威力,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滿天飛,幾乎把元軍都描繪成了食人的惡魔,落在他們手中絕無生理。這其中當然也有一些真實的情形,是張鏑選擇元軍殺戮最重的案例,授意手下傳播的。

真假參半的消息最能讓人相信,元軍在城外做的殺孽從側面幫了張鏑的大忙,使得幾十萬百姓一時間都同仇敵愾。甚至有大批青壯成羣結夥主動來頭要求參軍抗虜。民心士氣可用,張鏑索性立下招兵旗,大規模徵召新兵,按照張鏑的精兵思想,新招之人並不能算正規軍,至多算中興社實施的三級兵制中第二級的材勇,所以稱之爲“志願材勇”。不指望這些未經訓練的新兵去打仗,但有這麼多志願者的參加對於組織本次出海計劃是極爲有利的。

慶元城中懸著一桿五丈多高的大旗,上書“殺虜保民”四個大字,對於躲避元軍殺戮而逃進城中的百姓們而言,這四個字表達的意思已經最明白不過了,忠勝軍會保護他們,跟著忠勝軍纔有活路。新加入忠勝軍的“志願材勇”們則幹勁十足,能加入這個受人信任愛戴的組織都很自豪。

思想上的障礙消除了,勸導民衆出海當然水到渠成,闔城軍民踴躍參與,幾乎是一呼百應,當然,光統一思想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統一行動。按照過去經驗,首先要對鬆散的民衆進行組織。張鏑派出士兵,劃片編號,城中居民按街坊鄰里,難民則按鄉黨宗族,逐一進行分組分隊。大體上以百人爲基本單位,每隊安插三名忠勝軍士兵作爲核心,加上十幾名新招募的志願材勇作爲骨幹,再動員民衆之中有威望的士紳鄉賢爲輔助,哪怕不是鐵板一塊,也不得不說這凝聚力已是極高的了。只一日間,全城的情況便彙總上來了,經統計,已初步組織民衆二十八萬九千餘人。

組織民衆的過程中,當然也發生了一些問題。其中就有“志願材勇”作威作福敲詐勒索的情況,還有人抗拒遷徙,甚至散播謠言阻止出海計劃。對滋擾百姓者,抓其典型、殺一儆百,狠狠剎住此類敗壞忠勝軍聲譽的苗頭。對於抗拒出海者,如果只是個人選擇可以聽任自便,愛去不去。但若敢散播謠言阻礙大計就非得嚴懲不可,城中已經抓了不下幾十人,都以元軍細作的罪名斬首示衆。

被殺的人要麼明裡暗裡與忠勝軍作對,要麼是混入忠勝軍中的害羣之馬,或許不全是細作,但元軍細作也確實存在。畢竟幾十萬人的大遷移動靜太大了,何況要在短期內實施這麼大的戰略,必須最大範圍的進行組織宣傳和動員,一旦行動之後就沒有保密性可言,而元軍又素來善於用間。所以張鏑的戰略意圖勢難隱藏,城中的所有動向都通過混雜在難民當中的數十上百名間諜不斷的傳遞出去。

預定的啓程時間是三月初九日,爲防元軍於當天實施破壞,在正式行動前都是嚴格保密的。不過早在三月初六日夜間開始,六個城門就被全面封鎖,白天也只許進不許出。以排查奸細的名義,城內百姓都限制活動範圍,新進來的難民立刻被編入各小隊當中,接受忠勝軍的指揮和“志願材勇”的監督。城中的元軍細作頓時就抓瞎了,原本想趁著大批難民涌入好渾水摸魚,不料慶元城一點都沒有混亂的跡象,細作們也都被編排進一個個小隊嚴密組織起來,甚至連自己的人身自由都沒法確保,更不要說趁亂取事了。

……

慶元城北的吳家大宅本是個空置多年的院落,忠勝軍進城後就將其闢爲一處臨時難民安置點。其中擠下了三四個百人難民小隊,也搭設了一個粥棚施粥,十餘名忠勝軍的正兵和五六十個“志願材勇”負責日常管理和組織。

老劉與家人就暫時住在這個臨時安置點中,老劉現年四十來歲,是慶元城西郊外雙溪鎮人,平日做些小本生意,日子也還算好過,聽聞韃子大軍過了上虞,先鋒已經殺到鄰近的黃林鎮,都說韃子兇的很,吃人喝血,不逃不行。很多人都成羣結隊往慶元城裡跑,老劉便也急匆匆帶上家人進城避難。除了老劉自己,還有婆娘胡氏,大兒子劉孟,兒媳毛氏,還有個小兒子劉仲,全家五口人。大兒子劉孟二十出頭,兩天前已參加了忠勝軍的新兵招募,成了“志願材勇”,是協助正軍管理這個安置點的其中一員。小兒子劉仲才十二歲,因他娘胡氏溺愛,有些驕縱頑皮。

這天老劉很不高興,因爲家傳的一隻銀佛手找不到了,這可是逃難路上最值錢的玩意,一家人還指望著拿它應急。上午還取出來擦拭過,下午卻莫名其妙沒了,期間自己和婆娘、兒媳三人一直守著行李箱籠,去粥棚領飯都是輪流去的,沒道理那麼容易被人偷走了。所以老劉懷疑很可能就是那頑劣小兒拿出去耍了,便將二兒劉仲喚來罵了一通,喊他將銀佛手找回來。劉仲矢口否認,還和父親頂牛,老劉氣的發火要打,卻讓他跑了。胡氏偏袒兒子,又來和丈夫吵鬧,老劉討了個沒趣,還被院中人看笑話,實是氣悶的很……

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四百零九章 戰略大反攻(十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四)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思南县| 东安县| 罗定市| 南漳县| 普陀区| 松阳县| 水城县| 东兴市| 临沂市| 资阳市| 乌兰察布市| 南乐县| 旺苍县| 德钦县| 上栗县| 自治县| 泽库县| 伊春市| 浑源县| 东山县| 龙游县| 蓬安县| 长子县| 义马市| 沂水县| 丹江口市| 雷州市| 甘孜| 平罗县| 通道| 江西省| 庆云县| 靖江市| 邹城市| 蒲江县| 兰考县| 扶余县| 油尖旺区| 同心县| 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