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

博多城裡,被鐵火回回炮炸傷的竹崎季長被滿身的繃帶綁成了蜘蛛人。皮糙肉厚加上生命力頑強,重傷之後恢復的很快,並不影響他繼續留在前線。

來自京都的動員令被部下送到了竹崎季長的面前,動員令號召武士們要勇於“玉碎”,保衛國家,保衛天皇。但卻絲毫未提恩賞,幾乎通篇都在喊口號。

只會喊口號,只會談理想的老闆絕對不是好老闆,竹崎季長算是充分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

脫離了利益單純的來講忠誠是很可笑的,因爲大部分武士們的參戰動機其實很單純也很實際,哪裡是什麼“忠皇憂國”,也不是爲了捍衛日本大和的“神國尊嚴”,而分明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請問來自肥後國的貧窮武士竹崎季長勇猛戰鬥的目的是什麼?哪怕身受重傷,他也堅持留在軍中,還想再立功勞,這又是爲何?

還不是因爲窮嗎!

窮,可以將人的潛力激發到極致呀!

竹崎季長雖然有著貴族的身份,但其實是家族中的分支,一代代的析產,到了他這一代更是每況愈下,此前在與同族的地產官司中吃了敗仗,田產都被剝奪乾淨。這次好不容易等到開戰的機會,出征的武器馬匹都是向別家的地主和商人處告貸而來,跟隨的郎黨也只有三五人。滿以爲打完仗通過戰功恩賞可以光耀門楣,恢復家族的榮光,但實際情況卻是讓自己原本窘迫的生活雪上加霜,這場仗沒有打贏的希望,更沒有得到恩賞的希望。

得了,回去當了馬匹、當了武士刀,甚至當了褲子還債吧!

再接著打下去,竹崎季長就要破產了,或者說他現在已經面臨著破產的境地。

破產的可絕不止竹崎季長一個人,作爲御家人武士,一不善貨殖,二不善稼穡,只能玩命般的打仗報效幕府,挖空心思立下功勞,滿心巴望著幕府的“御恩”,獲得一個鹹魚翻身的機會。但這樣的努力往往是打了水漂,幕府的恩賞越來越小氣,甚至常常只是一個空口許諾。

對統治者而言,讓軍人破產是最危險的事情,但這些年這樣的事一直在發生。

實際上,像竹崎季長這樣的武士們的困局有來已久,表面上是幕府和朝廷的寡恩,但其實對武士們造成更大影響的還有來自島外的商品經濟的衝擊。

自唐宋以來,日本諸島漸漸向西方的中原大陸開放了市場,到了南宋,日宋貿易發達,大量的宋國商品和宋國貨幣充斥了日本各地,尤其到了近幾年,中興社的猛然崛起,使得海上貿易得到了爆炸式的發展。商業貿易的猛烈衝擊下,武士們所依賴的以土地和糧食爲本的小農經濟面臨瓦解,整個社會上至貴族公卿下至庶民百姓,都對新興的貨幣經濟產生了依賴和崇拜的心理。

換句話說,社會上有錢人越來越多,武士的地位反而越來越不值錢了。

由於御家人的財產來源基本上只有土地,但家族的封邑領地都是相對固定的,而家族仍在延續,子孫後代可能是越生越多,加上日本當時實行的是“分割相續”的遺產繼承製,即是老子死後,諸多兒子,嫡系和庶出都有資格繼承土地,這樣的話原先的封地越分越細,越分越少,後代的御家人手中的土地收入也越來越少。

在這樣的形式下,御家人的生活自然出現了困苦的局面,他們要負擔馬匹、盔甲和武器的花銷,還要承擔戰爭的義務和幕府沉重的番役,爲了應付沉重的負擔,很多時候只有去商人那兒去借貸,不行的話再借高利貸,利滾利驢打滾,許多中小武士便被這些東西壓的透不過氣來。到了無法償還的時候,只有最後一招了,那就是將祖先代代相傳的地產給賣掉,接著就是破產了。

這種情況下,不少武士或是破產,或是由於主家的財政困難而流落四方,而另一方面,一些原本不是世襲武士階層的平民地主,也就是當時所謂的“百姓名主“,卻逐漸壯大起來。

他們通過經營商業控制了經濟命脈,進而獲取了御家人的土地,這些買賣的土地不是直接受封於鎌倉幕府,也不可能得到幕府的公開承認,更談不上接受管理和上繳年貢了。於是,一大批獨立於幕府經濟體系以外的莊園土地就此出現,這一方面減少了鎌倉幕府的收入,對其困難的財政雪上加霜,更主要的是使得鎌倉幕府對土地的控制力度下降,整個經濟體系開始出現動搖。

這些百姓名主名下的土地是通過自身逐漸積累起來的,並非受封於幕府,因此在抵禦蒙古人和商社軍入侵的戰爭中,他們不必像那些幕府的御家人一樣根據名下土地的多少而出兵出糧。此外,他們依靠自身的經濟實力,還可以在戰爭期間向御家人們出售武器、軍糧等軍需物資,大大地發了一筆戰爭財。很多百姓名主在在戰爭中獲益,使得他們在實力上已經逐漸接近武士階層,可以算是新興的武士了。

這些新興武士與傳統意義上御家人武士不同,他們在經濟上獨立於幕府之外,在政治上也沒有效忠於幕府的義務,他們爲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產品,經常與幕府的政令相對立。幕府稱這些新興武士集團爲“惡黨“,“惡黨“的勢力已經逐漸蔓延到日本全國,甚至很多不滿幕府統治的御家人也逐漸與“惡黨“們暗中勾結起來。傳統武士的大量破產和“不從王化“的惡黨擡頭,使得更多的武士開始對鎌倉幕府離心離德。

……

懷著一腔熱血來抵抗侵略者的竹崎季長最終決定離開這場讓人絕望的戰爭,回到肥後國的家鄉去。

假如賣掉家產還不清那沉重的債務,那就落髮出家去吧。

博多前線,由千千萬萬個竹崎季長這樣的低級武士所組成的數萬日軍越來越被失望的情緒籠罩,哪怕沒有商社軍的強力攻擊,恐怕自己都要面臨著瓦解的趨勢。

至於朝廷全員“玉碎”的動員令,似乎更變成了一個笑話。

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
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玉环县| 兰考县| 黑山县| 凤凰县| 于田县| 通山县| 延川县| 彰武县| 萍乡市| 门源| 阿勒泰市| 阿坝县| 浦县| 昭平县| 白水县| 阜南县| 万年县| 西安市| 都匀市| 长寿区| 嘉禾县| 梧州市| 济宁市| 肥城市| 武山县| 高阳县| 澎湖县| 中西区| 盘山县| 元谋县| 紫金县| 湖口县| 商河县| 柳林县| 抚松县| 海口市| 锡林浩特市| 滨州市| 肃南|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