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

“學生陳復,拜見相公!”

張鏑派出了自己的大謀士陳復,足見重視。陳復不僅臉皮厚而且寵辱不驚,爲人鎮定,身邊僚佐之中也唯有他能自如應對複雜的情況,進而才能撬動興化軍城內外的敵我軍隊,實現己方的戰略計劃。

陳文龍見到了面前的送信之人,看他有一點翩翩儒士風度,自稱學生,像是個讀書人的樣子,與那些粗鄙野蠻的蒙古韃子或者卑躬屈膝的漢奸走狗很不一樣,不由的令人增添了幾分好感。

此人不卑不亢,前一刻還差點被拉出去砍頭,這一刻還能沒事人一樣彬彬有禮,且不說他是如何穿過元軍重重包圍圈進城送信的,光是這份沉著氣度就可見這忠勝軍底下有人才啊,陳文龍心裡又多了幾分信任。

“上茶,賜座!”

言簡意賅,但以禮相待,說明陳文龍已經初步將這位泉州來的信使當成了自己人。

“學生奉我家將軍之命,特來聯合陳相公共抗北虜!”陳復開門見山。

“抗虜是自然,但不知尊客帶了多少兵來?”既然要聯兵抗虜總不能光靠一張嘴,要有兵馬才行,所以陳文龍關心的是陳復帶了多少援兵。

陳復卻以手指自己腦門,輕描淡寫道:“除此之外,別無他物。”

“唔!?尊客意欲以三寸之舌破敵耶?”陳文龍略帶慍色,不無譏誚道。

“非也,我家將軍早有成策,借在下之口,特來送與陳相公!”

“噢?是何計策?”陳文龍略收起不悅之色,洗耳恭聽。

“棄城南走!”陳復輕描淡寫說出石破天驚之語。

“棄城南走?”陳文龍騰的站起,剛剛壓制下去的怒氣更加強烈,他早已立誓與城共存亡,但這所謂的友軍信使一來就讓他棄城而走,要不是荒謬無知就是別有所圖。陳文龍對眼前這個人剛剛建立起的信任瞬間一掃而空,他甚至懷疑此人是不是元軍冒名,換一種方式來詐他出城。

“哼,無稽之談!所謂破敵之策便是逃跑?陳某不敢奉陪,尊客請回吧!”陳文龍畢竟還有點涵養,沒直接喊人把陳復拉出去砍了,已是留了點情面。

“呵呵!理宗學生、度宗狀元、德佑樞密、景炎宰相,原來堂堂宰相竟是如此氣度!”陳復似乎早已料到對方的反應,也不管主人家已經氣得要趕他,坐著不動,反而言語相激。

被這一激,陳文龍反而不急著趕人,氣哼哼道:“且看你有何話講,若說的無理,休怪我翻臉無情!”

“不知相公可曾聽過,盈虧有數、有舍有得!”陳復波瀾不驚,擺出講道理的架勢,但陳文龍並不理他,也不答話。

陳復便自顧自繼續說下去:“我家將軍說,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相公若困守興化軍,雖看似保存疆土,然而被虜兵死死拖住,早晚城破,人地皆失……”

陳文龍皺眉,似乎在思索陳復所說的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之語確實讓他覺得有理,但他仍未改變據城死守的觀念,反駁道:“生爲宋臣,死爲宋鬼,殉城而死,臣子本分!”

“相公誤矣!古人云,死易而生難,一死了之自然容易,還能贏得忠臣殉國之美名,難的是在強敵之前活下來,而且要擊敗強敵。陳相公只想簡單的殉城而死,卻不願嘗試更困難的奮力抗敵,竊以爲這並非忠臣的表現!”

“棄城南走,落荒而逃,就能算忠臣的表現?”陳文龍已經聽進去了一點,但還有一點不服。

陳復微微一笑,知道對方的心理防線已經打開,可以把包袱抖出來了。

“相公稍安勿躁,且聽我敘來,我家將軍命陳某奉上“寸斷”之策,必破敵軍,若相公覺得有理便可依計施行,若覺得無理再處置在下不遲,到時既便將在下斬首,或者丟出城外送與敵軍,悉聽尊便。”

陳文龍微微頷首,臉色已然緩和,示意陳復繼續說下去。

“相公可知,我家將軍已提虎賁三萬、水師二萬,共五萬強兵,隨時可北上解興化軍之圍,所以不來者,何也?”

張鏑的萬餘正規兵力,在陳復口中輕輕巧巧變成了五萬大軍,吹牛還真是不用打草稿,不過這麼一吹倒真把陳文龍唬住了。其實這話也還有幾分可信,因爲常規情況下要圍困偌大的泉州,沒有幾萬兵還真是做不到。

陳復這句話不僅說明了“忠勝軍”兵力強盛,給對方吃一顆定心丸,還引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爲何不破了敵人的城圍,而要請興化軍守軍棄城南走。陳文龍果然上鉤,正襟危坐,認真聽陳復往下講。

“所以不救興化軍而令相公棄城南走者,爲在殲滅敵衆,非爲解圍而已。我家將軍設“寸斷”之法,可斷敵三番,首先需相公帶兵出城,轉戰至南面六十里天門山,我家將軍親率精兵倍道兼行伏于山間,待敵入圍則俯衝而下,前後夾攻,痛擊敵人,此爲第一斷;

一斷之後,敵人必全師來攻,你我兩軍可從容整備,以逸待勞,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破敵必然,此爲第二斷;

相公放棄興化軍城,任敵自取,福安、興化均需兵馬駐守,則敵兵散而我兵聚,以聚攻散,如水衝沙。而我舟師兩萬,攻興化則斷敵腰腹,入福安則擊其首腦,敵必疲於奔命,而我無往不利,此爲第三斷。

三斷之後,定讓北虜喪膽,全閩可復!”

一口氣說完“三斷”之策,陳復都要佩服自己的口才,滿嘴大話,信手拈來,若論忽悠不帶臉紅的本事,張鏑部下還真沒有第二個能超過陳復的。

陳文龍聽罷也不由的內心激盪,若此人所言都能實現,那麼福建一地還真有光復的可能,冒個險,放手一搏,或許確實好過死守興化軍一城之地,但行動前還有幾個問題需要問明,於是開口道:“棄城可以,但如何破敵人重圍?”

“賊虜從福安府來,衆兵未集,且分屬各酋,短時間內城圍不密,所以在下都可以隻身入城,相公若匯合城內兵馬集中攻擊一處,必能破圍而出!”

“即便破了城圍,也恐難以走遠,敵人騎兵多,我軍馬少,或許未到天門山就被虜騎追殲了!”

“這倒無憂,不瞞相公,在下此來倒並非真的空手一人,還有千餘密林勇士就隱藏於城外山中,願爲相公殿後。”

要保證陳文龍的軍隊能夠順利撤出興化軍,吸引元軍來追,這是張鏑“三斷”計策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關乎成敗,所以也令他最爲重視,派出了千餘精兵隨同陳復一同到了興化軍地界,預備著接應城內兵馬。張鏑的正軍部隊裡有不少番漢混雜的營頭,此次北上接應的千人中就有大半是挑選出來的精悍番兵,他們多是叢林獵人出身,在山中往來如飛,又接受了正軍部隊的嚴格訓練和武器裝備,戰鬥力暴增,想必能很好的阻滯元軍的追兵。

“若是“一斷”之後敵人縮頭不追,豈不是前功盡棄?”

“不會,北虜自恃兵力強盛,必然不肯吃這個悶虧,況且敵人現已知道泉州未失,怎會放棄內外夾擊的大好機會?我料他必然全師而來,要在泉州城下與我軍決戰!”

“泉州既然仍在敵手,確須提防他內外夾擊呀!”

“相公多慮了,我軍將泉州團團圍困,連日來三戰皆捷,城池旦夕可破,之所以不破城,就爲拿泉州做餌,引虜兵傾巢而來,好就地滅之!況蒲壽庚早已成驚弓之鳥,絕不敢露頭,若敢露頭,隨時可滅!”

“好!好……那便依先生所言!”

陳文龍疑慮冰釋,心潮起伏。用力以拳擊掌,做出了決定,話語中對陳復的稱呼也不知不覺變成了“先生”,可見已經完全認可了他的計劃。

放手一搏吧!

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
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栖霞市| 龙川县| 吕梁市| 罗平县| 巫山县| 林西县| 江西省| 东乌| 齐河县| 房山区| 罗山县| 大关县| 长岭县| 申扎县| 亳州市| 蒙山县| 大荔县| 莫力| 桂阳县| 文山县| 周宁县| 锡林郭勒盟| 彭山县| 武宣县| 澄迈县| 中江县| 安岳县| 泰和县| 延吉市| 稷山县| 准格尔旗| 蚌埠市| 金平| 晋中市| 临泽县| 乐昌市| 建湖县| 杭锦旗| 沾化县| 巨野县|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