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

此地位於贛江北流鄱陽湖的流經之處,也位於從江州南下隆興最便捷的通道上,所以也就最先與南下的敵人接觸。

第一波敵人是張弘範的部將王惟中所率的騎兵二萬,氣勢洶洶的取道樵舍鎮。這個王惟中在一年前兩淮剿紅巾的時候,就曾追隨張弘範以幾千精騎攆著幾十萬紅巾賊到處奔亡,那一戰打出了九拔都張弘範的名氣,也打出了這支部隊的傲氣,王惟中的眼睛高到了腦門上,對尋常的宋軍頗有點不屑一顧。

早在兩天前,前方的斥候已經探明此處宋軍不超過一萬人,而且基本都是步兵,所以王惟中更加放心,完全沒有將其當成值得重視的對手。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王惟中從來都不曾與中興軍交過手,難免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一點。

兩萬元騎進逼樵舍鎮之時,李安歸已經等候多日了,八千人在當道築壘,不偏不倚的擋住去路,騎兵雖威風但也不能飛過去。一千八百桿火銃在工事後面以三疊陣連環轟擊,結結實實的給了王惟中一個響亮的耳光,告訴這些驕傲的騎兵,蒙古人騎射無敵的神話傳說可以歇菜了,火器纔是未來的王者。

王惟中捱了這麼一蒙棍,實在麪皮無光,又只能向後方求援,張弘範倒是對中興軍的力量有更清楚的認識,馬上派了萬戶賈文備率領荊湖元軍兩萬人乘船逆贛江而上,協助王惟中的正面攻擊。

面對五倍於己的敵人,李安歸也不免覺得壓力山大,遣人向隆興的圍城大營告急。

……

隆興東北百餘里的鄔子口又是另一處兵家兵爭之地,時人有詩描述其爲“江色連吳楚,兵甲氣還浮”。該地位於鄱陽湖尾,進賢縣東北與餘干縣西北的結合部位,餘干水的支流瑞洪水匯入擔石湖,其入口處形成了天然的優良港口,因本地鄔姓衆多,所以稱爲鄔子港。鄔子港爲水路交通要津,往來人員、船舶衆多,商賈雲集,陸續又設立了鄔子驛、鄔子巡司、鄔子河泊所等各種軍政管理機構。

張弘範若從江州水陸並進,其舟師必然要到鄔子口靠岸,所以張鏑圍攻隆興之初就派人搶佔了鄔子口的港口、巡司,徵用民船三百餘艘,臨時組建了一支內湖水師部隊。主將是侍衛親軍左衛第二旅旅帥呂三彪,此人正是祝英芝發配到呂宋時候的老冤家。他原本也是昌國水匪出身,水上的功夫十分了得,過去就可以縱橫東海,現在自然也能駕馭得了這鄱陽湖的小小風浪。

在這一路,張弘範以淮東都元帥忙兀臺和管軍總管範成中率領水師五萬,搭乘兩千餘艘船隻往鄔子口行進。相比之下,呂三彪的手上只有不到五千人,三百餘民船,幾乎是十倍的差距。

呂三彪知道中興軍的水師從未打過敗仗,哪怕是他手底下臨時組建的內湖水師也不能破例,但敵我力量著實有點懸殊,所以也只能向隆興的圍城本部求援了。

於是,在張鏑的大本營,接連不斷收到了來自樵舍鎮、鄔子口等地的好幾處告急。

當此之時,葉承的五萬南征軍剛過吉安,距離隆興尚有三四百里,胡隸的三萬餘北伐軍還在五百里外的饒州。

張弘範似乎搶得了先機,逼迫張鏑的圍城部隊不得不設法向外圍運動。樵舍鎮和鄔子口都是關鍵之處,失了任何一個都會使得局面十分被動,會讓張弘範的二十萬大軍無阻礙的前進至隆興城下,形成夾攻之勢。

爲這兩個必爭之地,張鏑做了緊急措置。一方面傳令李安歸要扎硬寨,打呆仗,在援兵未至之前不可擅自出擊,必須堅守五天以上。另一方面命令呂三彪要靈活機動,發揮中興軍水戰頑強的優良傳統,不懼怕數倍於己的敵人,在幾百裡鄱陽湖之間節節阻擊,堅決不能讓敵人舟師過鄔子口半步。

同時又令南征軍倍道兼行沿贛水直趨樵舍鎮,令北伐軍從饒州徵調船隻儘速匯入鄱陽湖。

這一串的軍事部署需要很強的執行力,目的在於保持隆興攻城高壓態勢的同時,讓南北兩路援軍分別扼住隆興外圍的兩處主要樞紐,圍點與打援同步進行。

隆興城已經是張鏑牢牢咬死的一塊肉,絕不可能輕易的吐出來,爲此不惜動用三路大軍二十多萬人。

但同時,隆興城也是動搖元廷東南根基的一個支點,是九拔都張弘範和西夏奴李恆的命根子,城內守軍和北邊來的元軍加起來也達到了二十多萬人。

算上徵調的民夫和各類軍事輔助人員,宋元雙方往隆興城匯聚的人馬足有五十多要人,稱之爲百萬級別的大會戰也不爲過。

從襄陽、丁家洲、陽邏堡、焦山直至崖山,宋元之間的大會戰也已經打了好幾次,但還沒有哪一次像這次在隆興城下這麼大的規模。其中最大的一次還是德祐元年賈似道在位時打的丁家洲之戰,那一次宋軍傾盡全國精銳,出動水陸大軍十三萬,元軍則攜襄陽、鄂州大勝之後的餘威,出動大兵十萬,戰後宋軍精華喪盡,賈似道也因此下臺,元軍則奠定了大局,戰後不到一年就順勢奪取了臨安。但影響如此深遠的丁家洲之戰,雙方參戰兵力還不到此次隆興之戰的一半,光從人數規模上也可以想見,此戰的勝敗將會給天下的大局造成怎樣的鉅變。

張弘範不能輸,一旦此戰輸了,帝國的東南肯定就非大元所有,怎麼對得起皇帝的倚重,朝廷的重託?恐怕九死也難赦一己之罪。

張鏑更不能輸,他輸不起,以福建一路之力抗天下九州之兵,他只有這麼一次機會,輸了就是萬丈深淵。那樣的深淵裡,漢人的千年輝煌,華夏的文明火種,都將與之俱滅,幾千萬炎黃子孫徹底淪爲韃子的犬羊,九州大地陷入無盡的黑暗……

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四百十七章 白溝河 決戰(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安县| 洪雅县| 太白县| 巩义市| 涟水县| 宾川县| 英山县| 辉南县| 抚州市| 常熟市| 华池县| 洛宁县| 叶城县| 沙洋县| 木里| 屏东市| 文成县| 沙雅县| 临海市| 永安市| 临湘市| 衡东县| 阳朔县| 云浮市| 铅山县| 剑阁县| 类乌齐县| 广灵县| 永清县| 五台县| 淮阳县| 芜湖县| 全南县| 屯留县| 桃园县| 杭锦旗| 措美县| 攀枝花市| 石泉县| 渭南市| 古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