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

忠勝軍出關往東南走了數十里,到了武康縣的上陌鎮(今屬德清縣境內),原本說要班師回朝的大軍忽然就停在這不動了。此地距獨鬆關和臨安都是不遠不近的距離,按照趙孟傳打的算盤,就在這裡停下不動,一方面很方便獲知獨鬆關上情形,一旦韃子破關馬上就可以撒丫子逃跑。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得到臨安來的消息,萬一朝中有什麼新的動向,立刻可以做出反應,這欺上瞞下兩頭兼顧的把戲著實玩的很溜。但袁鏞和胡隸感覺自己是被牽著鼻子走了,意識到這其中必有問題,憤憤然要去問個明白,但每一次都被趙孟傳的衛兵擋了下來,趙氏宣稱身體有恙,暫時無法行軍。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這不尷不尬的時候就病了?

“相公頓兵在此是何意思?既已撤出獨鬆關,何不依令回臨安?”

“進又不進,退又不退,等著在此過年嗎?”

對於趙孟傳的反常行爲,袁鏞和胡隸都是深爲疑惑又深爲焦急,要待問個明白時,卻連趙孟傳的面都見不上。

忠勝軍中,要論忠直大義,袁鏞爲最。要論勇猛善戰,胡隸爲先。但要論權謀手段,趙孟傳纔是祖宗。

從官職上講,胡隸只是一個都統制,袁鏞不過是個司戶參軍。與趙孟傳在地位上天差地別,甚至與謝昌元、周進都沒法比,”哪怕他們掌握著忠勝軍大部分的力量,也沒辦法取而代之,只能被牽著鼻子走。當年嶽爺爺有天下最強的岳家軍,也逃不掉死於奸臣秦檜之手的命運。君子制於小人之手,忠臣死於奸臣之謀,這就是個無解的悖論。

袁、胡二人,此時都是有力無處使。有一個詞叫做騎虎難下,他們都被綁在了趙孟傳的賊船上,這個船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但是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想要下船也已經越來越難了。

從胡隸的角度講,趙孟傳畢竟對他有恩,對於袁鏞也還有過去的情分在。都沒法那麼輕易的撕開臉面。要怪就只能怪一開始就選錯了人。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當初,他看起來就是那樣謙虛謹慎、勤政愛民,忠君愛國人,誰能想到他根子裡是這樣一個投機分子。

國家末世,人心真的壞了,最壞的就是滿口仁義道德的趙孟傳、謝昌元之流,虧得他還是皇親國戚呢。近些年的表現,大宋就是一坨扶不上牆的爛泥,之所以那麼爛,就是因爲人心爛了。文天祥、袁鏞、胡隸、張鏑等等良知尚存的人,在這世道上就是異類。趙孟傳、謝昌元、周進之類纔是主流。說到底,袁、胡、張都是屬於辛苦種樹的人,而趙孟傳就是那啥也不用幹,白白來摘果子的人,有風險先把部下推出去,有功勞一把給搶了,要論坑隊友,我大宋無出其右。

……

這裡就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假如攤上一個很不靠譜的上司,能力不行,心機卻很深,每次都把下屬帶到坑裡,作爲下屬的你該怎麼辦呢?

一個辦法是另謀高就,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又或者出去單幹,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再或者向上司的上司反映,是金子總有機會發光的!

袁鏞和胡隸就遇見了這麼一個上司,但是上述三個解決辦法似乎都行不通。

第一個,另謀高就,不給趙家人幹,那給誰家幹?孛兒只斤家?而今中原除了大宋就是蒙元,胡隸袁鏞如果要跳槽就只能給蒙古人幹事了,那顯然不現實,所以第一個辦法趴死。

第二個,出去單幹,在而今大宋的語境之下,單幹就只能是佔山爲王,從忠臣義士直接掉入亂臣賊子的行列中去了,辛苦勤王,血戰千里,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那麼多兒郎,到頭來難道要反而要背一個亂臣賊子的罪名嗎。這買賣就太虧了,所以第二個法子行不通。

第三個,向上司的上司提出意見,趙孟傳的上司是誰?陳宜中?謝太后?陳宜中與趙孟傳是一丘之貉,謝太后是個沒主見的老婦人,領導的領導,可未必比領導更英明。更何況胡、袁官卑職小,求告無路,反饋豈會有效果,反而會被扣上一個以下犯上的帽子。所以第三個法子宣佈無效。

當然,如今還有另一個選擇,出海去,自我經營。張鏑已掌握有流求、呂宋兩塊基業,在外島自立又有何不可?

但有句話叫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雖然基業已穩,羽毛漸豐,但說到底,只有中原纔是根本。

從現實利益上,不管是張鏑胡隸還是袁鏞,都不可能置大宋於不顧,在感情上張鏑也沒法放棄大宋。就算站在一個尋常士子的角度,亡國的悲痛,毀衣冠、喪禮儀的結果也是沒法接受的。所以纔料理完中興社的一攤子事,張鏑又不得不考慮起那多災多難的大宋了。

收到師父胡隸的飛鴿傳書,張鏑意識到形勢嚴峻,從信上可知,常州已失,平江危急,忠勝軍退回獨鬆關。而他不知道的是,現在的情況又和信上不一樣了,重鎮平江也已經丟了,甚至忠勝軍退保的獨鬆關也朝不保夕。

而今後方已然安定,是時候再次北上了。張鏑行事果決,就算沒有胡隸的信,也不會遷延後方安於做土皇帝的。

記得初上昌國,他與師父縱談天下,決定要做出一番事業,當時說的話言猶在耳:“待中國有變,師父便提精銳之師西向以建功勳,徒兒在二島固守經營轉運糧草,若事可成,南北縱橫,天下皆知師父之名!”

那一次胡隸聽到此語,也曾熱血沸騰。他雖只是個武夫,起兵的時候也沒想到那麼多忠君愛國的東西,只希望在刀槍上搏出個功名,求個封妻廕子,讓後人聽了都讚一聲英雄。但在趙孟傳手下,似乎距離自己這個揚名天下的英雄夢是越來越遠了。

當初師徒倆定下的計劃差不多達成了一半,二島已經在手,經營後方的目標眼見可以達成。但是一次次被趙孟傳帶歪了節奏,那另一半的計劃擱淺著難有進展,縱橫中原的宏偉設想停滯不前。

“鏑哥兒見信速來!上陌鎮。”

師徒分別兩個月以來,胡隸覺得諸事不順,他不擅長考慮那些深層的東西,是進還是退,是對還是錯,委實讓人迷茫。在這糾結的時候,他很需要一個主心骨帶他走出困境,所以想到了用飛鴿傳信召喚張鏑回去。

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
第九章 順風南下 從此海上謀新篇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八十七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下)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八)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上)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郯城县| 岳阳市| 万州区| 西安市| 鄂托克前旗| 台北县| 华阴市| 桂东县| 泸定县| 客服| 登封市| 台中市| 邵阳市| 汪清县| 德庆县| 巴楚县| 当雄县| 龙井市| 盐源县| 衢州市| 图片| 岳池县| 鄂尔多斯市| 丰县| 双鸭山市| 新乐市| 皋兰县| 孝昌县| 微山县| 辽宁省| 运城市| 女性| 五台县| 康平县| 河北区| 朝阳市| 白城市| 类乌齐县| 柳河县| 临澧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