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

抄思帶領的是元軍主力,本部的乃蠻騎兵四千餘,黑軍四千餘,攻擊宋軍右路。庫祿滿領三千黑軍攻擊宋軍中路,另有一名副萬戶率領剩下的不到五千人攻擊宋軍左路。

右路的兵力充足,但乃蠻騎兵並沒有抄思想象中那麼英勇,情勢不利反而是最先逃命的,倒是被他輕視的這些黑軍八都魯兵抵抗的更久一些。

這一路的宋軍並不是很多,南面的騎兵不超過三千,北面的槍陣也不超過三千,西面的玄甲甚至只有一千,東面則是運河,總兵力要少於元軍,至多也是勢均力敵。

但抄思是被玄甲的兇悍戰鬥力嚇到了,又發覺自己有被三面合圍的危險,馬上想到了撤退,哪怕這樣的合圍缺口很大,以這點兵力根本圍不住他。

撤退等於示弱,對軍心士氣影響很大,宋軍兇猛的玄甲兵則越戰越勇,幾乎已經不需要隊列,提著斬馬刀就敢闖進成羣的元軍騎兵之中大砍大殺。元軍騎兵被三面壓縮,擠得有些緊密,失去了速度和衝擊力的優勢,箭矢又奈何不了這些包的嚴嚴實實的大塊頭,剩下的選擇只有遠遠的走避。南側的宋軍騎兵吆喝著越來越近,北側的槍林也步步緊逼,抄思只能選擇從西面突圍,掠過玄甲的陣列,從兩邊的缺口繞出去。宋軍的甲兵不依不饒,揹著厚重鐵甲竟然還在後面追砍了半里多遠,簡直是野獸!

宋軍騎兵也趁機追上來撿便宜,跟在屁股後面追射,一路上落下滿地的元軍屍體。

抄思還沒有放棄希望,試圖與副萬戶忒木臺合兵,先破宋軍左路,但忒木臺的情況並不比他好,其實還要糟糕的多。一開始,左路的宋軍騎兵也是連連後退,忒木臺窮追不捨,他倒是沒有碰到宋軍玄甲,卻碰到了比玄甲還硬的點子,火炮。

忒木臺遠遠看見宋軍騎兵繞過了一道深壕,便繼續揮兵趕上去,誰知兵馬剛過一半,深壕後的工事裡忽然一陣陣轟鳴,幾斤重的炮彈雨點一樣落了下來,靠近壕溝處還有鋪天蓋地的散彈襲來,那是宋軍步炮營的蟾式炮大顯神威。由於距離很近,幾乎是貼著宋軍工事擦身而過,宋軍的炮火無需調整角度,平射轟擊,將密集的元軍成片的轟倒,五千騎兵幾乎被攔腰切成兩段,人馬亂成一堆。後面的不敢再往前,驚恐萬分的掉頭逃竄,前面的不敢回頭,只想早點逃離這死亡之地,也顧不上再追擊前方的宋軍騎兵,但宋騎卻回過頭來對付他們了。副萬戶忒木臺領的這一路元軍本就弱一些,但此路宋軍卻是騎兵主將胡隸率領,戰鬥風格當然勇悍非常。先示弱、後示強,反差巨大,讓元軍更爲震恐。同時宋軍中路的槍兵也分出一部分,快速移動過來圍剿驚魂未定的忒木臺所部。

至此宋軍在左中右三路全都取得了優勢,中路元軍已徹底覆滅,左路忒木臺的士兵都跑散了一大半,惶惶如喪家之犬。右路的抄思情況算是最好的,但敗局已成,也很難翻盤。

在宋軍窮追猛打之下,抄思和忒木臺左右兩路殘兵好不容易合在一處。但反敗爲勝的念頭還是算了,跑出去再做計較吧。

之前元軍騎兵兩天急行軍兩百里,還沒很好的休整就被抄思急切的投入戰鬥,難免人馬困頓,加上戰敗的打擊,更加無精打采。但爲保命,不得不強打精神逃跑。後面的宋軍像狗皮膏藥一樣甩也甩不脫,好在宋軍騎兵少步兵多,而元軍基本人人有馬,甚至一人多馬。

一路跑了幾十裡,終於到達海津鎮,可以暫時進鎮城自保。

海津鎮的鎮城有高一丈,週一裡半的一圈低矮城牆。城外很快就被宋軍前後堵截圍困起來。

元軍的殘兵還有一大半,近萬人馬,但膽氣全失,沒有出戰的勇氣。宋軍的先頭追擊部隊也只有幾千騎兵,無法攻城,一時間相安無事。

但只過了小半天,宋軍的後繼部隊就到了。

抄思如果覺得進了鎮城就安全了,那就大錯特錯。因爲海津鎮與直沽寨一樣,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瀕臨運河。

與後繼宋軍差不多同時,運河上出現了十幾艘大船,都是宋軍炮艦。每艘炮艦上至少裝備了三五十門火炮,遠遠的對著海津鎮城內一輪又一輪的轟擊。鎮城內就如炸了窩的蟻羣,人喊馬嘶,往來奔逃,但似乎沒有哪個角落是安全的。運河上飛來的炮彈沒有特定的落點,可能打在城牆上,可能掠過城頭飛遠了,也有可能正好落到某個倒黴鬼的頭上,不確定性纔是最可怕的地方。

接著,宋軍的步炮也開始發威,鎮城只有南北兩門,南門首先洞開,那不算厚重的木門像一片枯葉被一炮擊飛,元軍的心理防線也隨之崩塌了。

抄思顧不上收攏部隊,實際上也很難再收攏起來,打開北門落荒而逃,竭力突破了宋軍的圍追堵截,身後跟隨著的只剩下三五百騎。

他敗了,敗得太慘。抄思曾覺得庫祿滿是個草包,但事實證明他比庫祿滿還要草包的多,畢竟庫祿滿只有三千騎,他有一萬五千騎,結果卻是一樣的一敗塗地,甚至敗得還更難看。

四五千宋軍騎兵一路追到通州,焚燒了皇帝在城外的獵場和行宮,耀武揚威一圈後大搖大擺撤走了,駐屯元軍根本還來不及整兵追擊。

抄思跑的比較徹底,直接逃到大都城下,說宋軍有數萬人追擊,搞得京城人心惶惶,緊急戒嚴。

這讓皇帝丟盡了面子,大元建國以來,可曾因外敵威脅而導致大都戒嚴的嗎!?

皇帝震怒的結果,當然要有一大批人頭落地。統軍使抄思是第一個,被城門令當場拿下,直接就在城門口斬首示衆了,逃回的幾百名敗兵與之同罪,也沒逃過一死。早知如此,還不如半路就散了呢,投降宋軍也說不定能活??!

請支持的老鐵們加我們的交流羣,柒柒伍柒貳壹叄陸叄,775721363,故宋帆影書友羣@正版

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
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二百十四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七)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二百四十二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三十九章 請移聖駕入泉州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二百八十四章 裹紅巾的反賊(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阿合奇县| 井陉县| 都兰县| 湟源县| 揭东县| 名山县| 邳州市| 资阳市| 南和县| 潞西市| 枞阳县| 万源市| 水城县| 河间市| 虞城县| 贵阳市| 乡城县| 乌鲁木齐市| 垦利县| 昂仁县| 灯塔市| 台州市| 衡东县| 嘉禾县| 明光市| 四平市| 长兴县| 阳高县| 永昌县| 洱源县| 孝感市| 揭西县| 凯里市| 佛山市| 建瓯市| 鄂托克前旗| 吴桥县| 斗六市| 平乐县|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