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

隨著一陣陣碰撞,中興軍火船前方帶著倒鉤的尖銳長釘牢牢的釘住了元軍樓船的船身。

數十條火船逐一爆炸起火,烈火澆油,火油燃燒後用水都很難澆滅,很快就延燒至高大的樓船上。

元軍樓船爲了防火攻,事先也做了準備,外覆以牛皮、鐵皮和溼泥,但防護不可能面面俱到,有十餘艘大樓船還是不可避免的燃起了大火。

元軍水師無法與中興軍相比,大部分水師士兵實際上不諳水性,不過是一些下水的步兵。一面起火引起了四面驚慌,兵卒們往來奔跑拼命救火,局面混亂。

混亂中,南面的元軍船陣出現了缺口,張鏑趁著大火和濃煙,指揮十隊戰船發起猛烈衝鋒。

張鏑的旗艦是繳獲而來的一艘大樓船,在兩翼十幾艘中小戰船護衛下冒煙突火,身先士卒的向北挺進。

一時間,湖面上喊聲如雷,中興軍聲威大振。褚世堯和祝英芝等猛將抓住時機奮勇攻上船陣,在連舟之間如履平地,直闖垓心。

“大帥,宋賊衝的太猛了,前軍抵擋不住,是否先乘小筏暫避?”

前方危急,手下將校匆匆來報,甚至有下船躲避之議。

張弘範以劍頓地,厲聲喝到:

“我大軍十萬,樓船千百,豈能輕言退卻!各船將卒,堅守本位,不得自相竄擾,遇火不得慌亂,不得越船救火,有違將令者,皆斬不赦!”

元軍船陣綿延十里,即便被火船燒及也頂多毀壞一面,不可能影響全局。張弘範深知這個時候更應防範的不是敵人的火攻,而是部下將卒的自相驚擾。他寧願損失十條八條的樓船也不允許士兵因爲救火而亂了陣腳,宋軍的趁火突襲更多的是一種虛張聲勢,己方軍力遠比宋軍多,敵我態勢仍舊未曾根本改變。

所以張弘範下令將校們各守本位,仍舊與宋軍逐船爭奪,偌大的水城,十萬大軍,只要自身秩序不亂,絕不是那麼容易打敗的。

船陣的南面因大火混亂,遭到的攻擊也最爲猛烈,水門差點告破,張弘範果斷指令兵馬前出,數千預備隊通過四通八達的板橋壓向南面。樓船上的士兵們則在嚴令之下各自爲戰,雖然有二三十艘樓船依次被焚燬,但火勢未能波及的船隻還在堅守不動。張弘範的妥善處置成功遏制住了軍隊的混亂之態,除了南面大火未熄,其餘各部各船都保持穩定,並開始向南支援。

中興軍畢竟船小人少,一旦元軍從初期的混亂中恢復過來,戰局就無法繼續有大的進展了。

這個時候,張弘範卻在激烈的喊殺聲中敏銳的發現了轉機。

這八月的節令,風向不定,忽然從偏南風變爲了偏北風,意味著中興軍的火攻將失去大部分效果,元軍反過來佔據了有利的風口。

“天助我也!”張弘範大喜,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反攻的良機。

遠遠望去,對面衆多的小船當中唯一的樓船十分顯眼,那是宋軍張鏑的旗艦,此時也壓到了戰鬥前沿。

“打開南面水門,出戰!”

張弘範登艦升帆,順風衝了出來。

主將的英勇表現讓元軍上下振奮,局勢漸漸趨穩。雙方船隻大小懸殊,張鏑這邊只有俘獲的一艘大樓船作爲旗艦,元軍這邊卻又有五六艘樓船跟在張弘範身後衝了出來。

作爲大元皇帝欽點的九拔都,張弘範每戰先登,不負“拔都”之名,拔都的意思在蒙古話中就是勇士。以他的作戰風格,最擅長出奇兵突襲,這一次他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宋軍的旗艦!

此時的風向對元軍十分有利,樓船劈波斬浪,速度加快,橫衝直撞而來,中興軍的小型戰船若躲避不及,難免就是人仰船翻。

“衆將!與我殺過去,生執敵酋!”

“諾!”

“大帥,我等與此獠有殺父之仇,請大帥準予我兄弟手刃之!”

張弘範身側有兩人出班,往地上一跪,涕淚橫流,欲陣前請纓。

此二人乃是兩兄弟,姓林,一個叫林世雄,一個叫林世傑,是泉州豪霸林培德的第三和第四子。當年張鏑剿滅泉州五大家族,林家也被抄家滅門,只有他二人逃出,說來他們確實與張鏑有殺父殺兄的大仇呢!林家兩兄弟從泉州狗急跳牆,倉皇北逃以後,輾轉投了好幾家勢力,最初手下剩有二三十個家丁騎手,到了臨安典賣產業,跑了一些門路,最終成了駐守江東的新附軍旗下兩員裨將。當時張弘範任江東宣慰使,看他二人技藝出衆,簡拔至身邊效用,此次出征也追隨而來,聽聞交戰的對方正是中興軍的張鏑,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遂再三主動請戰。

“勇氣可嘉,本帥便許你二人爲陣前先鋒!”張弘範對林氏兄弟與中興軍的恩怨也略有耳聞,二人既然有心,他便樂見其成。

“殺呀!誓殺宋賊張鏑!”

林世傑與林世雄紅著眼睛,與本部幾十個士兵奮勇前出,這些人大部分是林家的家丁出身,對主人十分忠誠,甘爲效死。

兩軍對衝,很快接近,張鏑的戰船逆風,形勢不利,一時竟被四五艘樓船包夾在中央難以行動。

“這破船,太難操縱,快舉旗,令衆軍來援!”張鏑的侍衛長蔣武在艦艏焦急萬分,這元軍手上奪來的樓船著實難以操縱,遠比不上中興水師的風帆炮艦,逆風中調頭困難,被敵人的大船包夾住,動彈不得。

兩翼的戰船太小,又無法迅速上來支援,主帥遭到了敵人優勢兵力的圍攻,情況頓時危急。

在張弘範的指揮下,元軍從四面八方衝殺上來,與張鏑的旗艦接弦。

林家兩兄弟報仇心切,頭上綁著白巾,一上來就擺出拼命的架勢。中軍玄甲紛紛上前環列護衛,與涌上來的敵人廝殺成一團。

元軍上下受張弘範鼓動,也都知道宋軍的主帥就在船上,天大的功勞擺在面前,個個悍不畏死,儘管玄甲們勇武非常,卻難以堵住源源不斷跳幫過來的元軍。

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
第八章 萬事俱備 招兵買馬乾一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一百十六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三百零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四)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二)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三十八章 枯木逢春 誰使落日再中興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四)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四十章 收服“龍王” 好漢子何必從賊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察哈| 元阳县| 子长县| 涡阳县| 清河县| 海丰县| 呼伦贝尔市| 河曲县| 金川县| 宁晋县| 五台县| 双鸭山市| 石棉县| 西青区| 湖北省| 麦盖提县| 东方市| 同仁县| 城口县| 兖州市| 禹州市| 云阳县| 深水埗区| 册亨县| 漳浦县| 额济纳旗| 阜新市| 冕宁县| 治多县| 绍兴县| 河曲县| 南阳市| 隆回县| 丹巴县| 建阳市| 莱西市| 饶阳县| 岳阳市| 阜阳市|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