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

所謂的烏合之衆,就是烏泱泱一大幫螻蟻一般的人,聚的快,散的更快。婺州特派員劉十九的手下,現在就是這麼一羣烏合之衆。

劉十九的身份,不僅僅是中興社的特派員,同時還是聖公彌勒會的持節使者,帶著陳復授予他的聖劍和令牌。在婺州,特派員的名頭並不好用,聖使的名號卻頗有號召力,數日間就鼓動起會衆一兩千人,按照張鏑長驅直入、北向臨安的指示,沿著婺江、蘭江、富春江順流而下。路上打的是大宋忠勝軍的旗號,沿途又收攏大批散兵遊勇、流民乞丐及聞訊而來的聖公彌勒會會衆,最多時達到了五六千人。趁著各地豪傑配合宋軍四處攻城略地的機會,不費吹灰之力就先攻下了婺州西北的蘭溪縣,在那整頓兵馬,兩日後,婺州的使者就帶來一份大宋朝廷頒發的空名詔書,將劉十九任命爲蘭溪知縣。

當時的劉十九意氣風發,繼續攜衆鼓行向北,要去打下游的建德府。建德府據臨安上游,衢、徽之要衝,當初方臘即是於該地起兵,迅速席捲江南。而今董文炳坐鎮臨安,也深知建德若不守,則臨安必危,先添兵三千,讓管軍總管高興加強防守,又緊急調派人馬,令招討使唆都率領南下。

劉十九的五六千烏合之衆在堅城之下遇見了嚴陣以待的三千元兵,立時就碰了壁,還被高興的兵馬出城逆戰,反殺了一陣,潰敗三十里,人馬逃散了大半,灰溜溜的撤回蘭溪。

從規模上看,劉十九攻打建德只算得上一場微不足道的小戰鬥,雙方只用了數千人,都不是主力部隊。但這場敗仗卻成爲了此次宋軍大舉反攻戰役的一個轉折點,是一系列更大敗仗的開始。就在劉十九逃回不久,在臨安匯合了兩淮援軍的數萬兵馬就在唆都的帶領下開進了建德府。從這一刻開始,攻守易勢,元軍即將溯江而上,對一月來輕敵冒進的宋軍展開碾壓式的懲罰。

唆都的策略是先拿下地理上居中的婺州城,那麼擋在路上的蘭溪就成了第一個要破除的對象。

蘭溪只是個小城,城周不過兩裡,高僅一丈,且屢屢因水患毀壞,年久失修,彷彿輕輕一敲打就要塌了一樣。

劉十九站在城頭,憂心忡忡。這個不起眼的小城在短短幾個月間已然變更了好幾次的旗幟,從宋變元,又從元變宋。而今不到十天,莫不是又要變回去麼?

日前有哨探來報,北面似有大股兵馬出動的跡象,劉十九猜測定是建德府的元軍要來反攻了。

看城內,一片蕭索,本就不多的人口,聽聞大戰來臨的消息,更是逃散一空,老弱全加起來也不過兩三千人的樣子。而手下原有的五六千鬆散軍隊,如果勉強算得上軍隊的話,經建德一敗,剩不到兩千,雖又經收攏補充,也就區區三千之數。且又人心不齊,兵甲不整。乘勝進取時還能統歸到一面旗幟下,一旦遭了挫折,這樣臨時拼湊的隊伍立刻就顯示出它的劣根性來,無時無刻都有人逃離隊伍,根本約束不住,原先來投的各香堂、各幫會也都各立山頭,不聽指揮,劉十九憑著打下蘭溪縣而樹立起來的那麼一點威望重又歸於無影。至於軍紀,那就更不用提了,聖公彌勒會的會衆或許還有一點信仰的成分在內,其他地方來投的散兵遊勇、小混混們則完全是投機的心態。打贏了最好,吃香的喝辣的,打不贏也不影響發財,手上有刀就有法子,就有話語權,過把癮就死也無所謂,不如就豁出去賺個夠。於是,敵人還沒來,蘭溪已然亂成一鍋粥,兵痞們當街殺人,入室搶劫,無惡不作。

劉十九也不是沒想過整頓軍紀,可他一方面沒有足夠的威望,另一方面也缺少魄力,更沒有一支可靠的力量供自己使用。手下僅有二三十名流求帶來的屬兵是真正與自己一條心的,其餘人等都歸屬於各自護法、使者及羅漢、力士的手上。

“特派員,去婺州的信使回來了!”一名親兵的報告將劉十九的思緒拉回現實。

“怎麼樣,章太守答應派援軍嗎?”劉十九喚來信使急切的詢問,這信使正是派往婺州求援的。

“章太守請明府就地堅守,他已呈請朝廷譴大軍前來!”婺州知州章堉本就是殺官起事奪的城,被小朝廷臨時任命爲一州之主,手頭上也就幾千義兵,還分了一部給他弟弟章曁去鎮守衢州。實力上或許比劉十九強一些,對手下的掌握也更牢一些,但說到底也是泥菩薩過江,自顧不暇,哪裡有多餘的兵馬去支援蘭溪。

Wшw. тt kΛn. ¢ 〇

所謂的就地堅守等候朝廷援兵根本就是一句空話,就如今這個小朝廷的行事,想等它調配兵馬來救自己,還不如寄希望於上千裡外的流求來的靠譜。那麼,只能靠自己了。守,還是走?

“蘭溪城池卑小,外無援兵,士無鬥志,實難抵禦強敵來襲啊!”雖說婺州的回覆其實在預料之中,劉十九還是不免有些沮喪,守城的希望更加渺茫了,他已經沒有再戰一場的勇氣。

客觀的講,劉十九的各方面能力都不過中人之資,過去也從未有過在如此險峻的形勢下獨當一面的經歷。一向來習慣了聽從命令、按部就班,卻不善於獨立進取。算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而非一個合格的開拓者。如今張鏑遠在流求,沒法隨時的耳提面命,指揮他做事,一遇難關,劉十九便覺得無所適從了。

北面的軍情愈發緊急,遠不是建德府的幾千兵力,據報稱竟有數萬之衆,劉十九也就徹底放棄了希望。

蘭溪是肯定守不住了,是帶兵去婺州投靠章堉,還是解散兵馬潛伏下來再等待時機?

劉十九左思右想,感覺還是去婺州與章堉合兵比較妥當,便下令集合人馬,當即準備出城向東行軍。

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
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一百八十四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八)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一)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上)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七十章 隔水對峙 試以舟師克步騎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下)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張礪鋒力勸孟傳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倭島攻略(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祁连县| 津市市| 泰来县| 揭东县| 酒泉市| 海淀区| 邵东县| 兴宁市| 万源市| 共和县| 同江市| 长垣县| 南昌市| 阿图什市| 铜山县| 东山县| 门源| 大荔县| 德阳市| 阿拉善左旗| 都昌县| 彭山县| 浦东新区| 怀仁县| 新建县| 绥芬河市| 大兴区| 仁怀市| 周至县| 通渭县| 孙吴县| 葫芦岛市| 梁山县| 玉山县| 广平县| 宁津县| 新蔡县| 卓尼县| 博客|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