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

陳複本方臘之後,學他祖上,代代以“聖公”爲名,還有一個名爲“聖公彌勒會”的組織,借佛道的名義秘密鼓動窮苦民衆對抗官府。

雖則百年來再沒能如第一代“聖公”那樣席捲江南,造成那麼大的影響。但在民間,“聖公彌勒會”卻很有市場,傳佈範圍廣泛,所謂人間將逢末世,有彌勒真人降臨拯救蒼生,“聖公”即是彌勒的化身。不過人們都是隻聞其名,而未見其形,見到的只有“聖公”的使者,常來會衆之中散發預言讖書,其所言之事多有靈驗。而且民衆中有人生病,喝了使者的符水往往就好了。村夫愚婦最相信這樣的怪力亂神,所以沉寂了多年以後,“聖公”的信仰忽然又廣爲流行起來。

這位“聖公”的真身即是陳復,其組織運作的能力實不亞於乃祖方臘,但他一直都躲在幕後,暗中操縱著這個神秘的地下團體。除了少數幾位死忠的核心,幾乎從未有人知道他的真實面目,甚至他還在幾年前洗白了身份,成了婺州官府中的一名幕僚師爺,黑白兩道通吃,這也可見他的高明之處。

這些年來,陳復以地處兩浙中部的婺州作爲主要據點,數年經營,使得“聖公彌勒會”深入八婺城鄉,甚至於達到了“村村設香堂,家家有信衆”的程度,一躍而成爲婺州鄰近最大的會道門組織。陳複本人憑著對這一龐大組織的掌控,加上婺州官府中人的一層身份掩護,將觸角延伸到了婺州本地三教九流的各個層面。

所以當初才能那麼“巧合”的聽到了益、廣二王駐陛城中的消息,並在知州劉怡叛變後的第一時間前去報信。之後又在弘濟橋頭千鈞一髮的時候輕易說服提鎮將軍黃之觀,讓開道路放行。還能在荒山野嶺找到赤牛山上的赤牛觀,讓那假道士兼真土賊牟大牛服服帖帖的引路出山。這一切都是基於陳復見不得光的這個身份,以及在婺州處心積慮的多年運作。

一開始張鏑就覺得陳復這人確乎神通廣大,卻沒有想到他背後有這麼深的水,也根本想不到就在自己的家鄉婺州,竟然有這麼一股躲在暗處的力量。聽陳復和盤托出身世淵源,才終於恍然大悟。

作爲“聖公”,即便上了流求,陳復也都不是一個人,身邊其實一直都有個神秘的團體。除了那赤牛觀上招致的牟大牛,陳覆在溫州和慶元又收了幾個貼身小廝,身邊一直不乏隨從的人,現在看來這些人應該都不是花錢招來的,而原本就是他組織中的人。

陳復以下的各級頭目有類似於文武兩班的結構,如牟大牛其實是“聖公彌勒會”的“紅巾力士”,是用來打打殺殺的角色,屬於武班的中上層,其上還有所謂的“執法羅漢”,其下又有“白巾力士”和“黑巾力士”。

另外幾名隨從則屬於文班頭目,都是“聖公護法”一類的角色,是陳復的重要輔助人員。其下才是面向會衆傳道的各級“使者”。

總得來說,武班是從會衆中挑選身強力壯者成爲“黑衣力士”,再從“黑巾力士”中選拔比較能打的成爲“白巾力士”,“白巾力士”中最勇猛彪悍的可記爲“紅巾力士”,再往上的“執法羅漢”則不僅僅要求武力,更主要的是忠誠。陳復手下本也不多,也就東南西北四個羅漢,都是世代追隨聖公的死忠之士,完完全全將聖公作爲唯一的信仰,至死都不可能背叛的。

相對的,文班的頭目秩序則是從普通會衆往上,分別爲大小使者,護法,再到聖公。使者又分最低級的佈道使者,中級的分堂使者,和更高一級的總壇使者。

普通會衆一般只能見到最末一級的佈道使者,至多偶有分壇使者露面,基本無緣見總壇使者和護法一級的大首領,更不論聖公本人了。

陳復的隨從中,像牟大牛這一級別是沒資格認識“聖公”真身的,陳復是拿著他上級“執法羅漢”的信物在發號施令。另外的幾名“聖公護法”纔是知道內情的核心頭目,直接聽命於陳復。

現在既然決定死心塌地投效張鏑,那麼也就沒什麼好藏著掖著了,陳復除了坦陳自己的身世,也把自己掌控的這個邪教團夥各種情況毫無保留的呈報給了張鏑。這就代表著“聖公彌勒會”以後就聽中興社、聽張鏑的號令了。

北有小刀會,南有聖公彌勒會,倒都是值得利用的民間力量。

在張鏑首肯之下,陳復可以將聖公彌勒會的勢力向中興社歸攏,本次主管大會也可以召幾個主要頭目參加。

陳復的“聖公彌勒會”主要頭目有東南西北四個羅漢和前後左右四個護法。四個羅漢以下又有八個紅巾力士,四個護法以下則是八個總壇使者。所以是一個羅漢加一個護法管一個方向,婺州所領八縣又差不多一個紅巾力士加一個總壇使者主管一個州縣。

這一次陳復沿路招徠追隨身邊的是武班一個紅巾力士牟大牛,文班兩名護法,分別是前護法林上轉,左護法汪初晧,另外還有三五個低層小嘍囉。加起來總共七八個人,從溫州、慶元起就緊隨著陳復,直到上了流求島。

自從雞籠山上斷指效忠,張鏑已默許了陳復繼續留下,仍舊使用原來的秘密身份,心照不宣,甚至授權他使用中興社的飛鴿通信,使他得以繼續遙遙控制在婺州的地下勢力。

像“聖公彌勒會”這樣的邪教組織,蠱惑力很強,勢力可以急速膨脹,能夠在短期內聚起大批烏合之衆。但神神道道的東西欺瞞無知百姓則可,畢竟虛妄,最終是難有前途的。張鏑既然要將“聖公彌勒會”納入自己旗下,勢必需要對其進行一番改造。於是趁著主管大會將要召開的機會,授意陳復召集“羅漢”和“護法”們一同前來列席。陳復聽命便寫下幾道“法旨”,就讓紅巾力士牟大牛和左護法汪初晧往陸上走一遭,向婺州各有關頭領傳佈旨意。

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
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七十三章 浮橋計劃 禿蠻帶的新策略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下)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九)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八十章 攜民南渡 最貴者莫過人心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濺觀門 亂世豈有安樂窩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道| 岳普湖县| 四川省| 廉江市| 抚松县| 宁海县| 外汇| 乾安县| 清水河县| 原阳县| 师宗县| 鲜城| 增城市| 沧州市| 赤峰市| 观塘区| 高密市| 清水河县| 息烽县| 施甸县| 鄱阳县| 梨树县| 萨嘎县| 古浪县| 方山县| 双柏县| 吴忠市| 乌拉特中旗| 长阳| 滨海县| 沅陵县| 德格县| 水城县| 阳江市| 富源县| 潜江市| 建始县| 莆田市| 宣武区| 新乐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