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

當初袁鏞以一介書生投筆從戎,兩位得意門生戴曾伯、陳安上都率族中子弟緊緊相隨,二人遂成爲“明州秀才兵”當中最主要的兩員將領。可惜後來受命援救常州時,在虞橋一戰,陳安上陣亡,袁氏門下雙璧只餘其一。戴曾伯作爲袁鏞的得意門生兼心腹愛將,自然要挑起大梁,所以平常這一支四明子弟兵雖然以袁鏞爲首,實際統御的其實常常是戴曾伯。年輕人可塑性好,又經歷了這一次次實踐的歷練,已然成長爲一名文武兼通的優秀將領。

有戴曾伯等中堅將校鎮守,城內明州兵仍舊組織有序,還不會陷入羣龍無首的狀態,所以趙孟傳想要得逞奸謀,還非得除去以戴曾伯爲首的一幫子秀才將領。

趙孟傳以軍情緊急爲理由催促袁鏞出了城,卻封鎖消息,仍以袁鏞的名義召集四明軍中主要將領十餘人到府衙商議軍情。因爲這些秀才們平素只聽袁鏞一人的號令,趙孟傳根本指揮不動,必須用假傳號令這一招。

戴曾伯等人以爲老師袁鏞進了府衙還沒出來,聽聞召喚信以爲真,只道是真有重要軍情,十幾個主要將官便結伴前往。

進了衙門,衆人就被解除兵器,連小匕首也不準帶,這有些不太正常,以往是沒那麼嚴格的,不過軍議確實不能帶器械入內,遵守規定就是。

進了二門,赫然看見鈐轄周進腰上懸著佩刀往大堂走去,這就不合理了,讓戴增伯起了疑心,難道官大的就能破壞規矩嗎?難道收繳兵器只針對他們這一小隊十幾個人嗎?

周進這人一向來都是個豬隊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回只顧著扣住別人的兵器,自己卻先開了口子。這是趙孟傳本次行動的第一個漏洞,讓人有了戒備。

作爲一名合格的將領,肯定要有基本的洞察能力和警惕之心,戴曾伯自然沒有放過這一點細節。

接著到了大堂,氣氛有些怪異,主要是趙孟傳本人的表現讓人生疑。眼神閃爍,表情也不自然。這也怪不得趙孟傳,因爲他雖老謀深算,幹了很多壞事,害了不知多少人,但一向來都是暗搓搓的算計陷害,當著面殺人的血腥場面卻還未曾經歷過。看到戴曾伯等人進來後不免有些緊張,原本設計好的臺詞也忘了用上,只好端起茶碗來掩飾慌亂。

而最大的破綻當然是以袁鏞之名相召卻沒有出現其人,這是難以解釋的通的,種種疑點結合起來,戴曾伯猛然醒悟,飽讀詩書的他怎會不知道“鴻門宴”的典故。但他卻不動聲色,只是輕咳了一聲。

戴曾伯等人歷次血戰,從虞橋、五牧到獨鬆關,再到四明山,趟過屍山血海,見過大陣仗,至少能做到遇事冷靜、臨危不亂。互相之間也早就有了默契,一句話、一個眼神,就知道戰友表達的意思,該如何配合,此時對情況都有了一點預估。

十幾名將領尚未完全進來,走在最後的幾人已經停住了腳,室內的幾位貌似不經意間卻已經佔住了有利位置。

“請問趙相公,袁先生何在?”

戴曾伯忽然發問,不知是這秀才的聲音太洪亮,還是因趙孟傳心中有鬼,手上一哆嗦,茶盞的蓋子就打著轉掉到地上摔了個粉碎……

霎時,大堂兩側屏風便轟然倒了下來,一堆人手持尖刀利斧衝殺出來,大堂外也有密集的腳步聲傳來。

戴曾伯早就有備,還未等到那茶盞蓋落地,就已一聲吶喊,騰身躍起,先將站在幾步外的周進撲倒,迅捷的抽出其腰上佩刀。兩側屏風才倒下,刀鋒已經抵在了周進脖子根上,只利落的一劃,三尺高的血柱猛的噴出,早就該死的周進終於自作自受,掙扎抽搐著想要抓住自己這最後幾息的生命,死了。

幾乎同時,戴曾伯身後的十餘名戰友也一起發力,各自操起傢伙殺將上去,不論桌椅板凳,什麼趁手便掄起什麼,一下就砸翻幾個。真刀真槍幹過來的人豈會怕你們這些打羣架的嘍囉,三兩下搶過幾把刀斧,劈砍回去。

擒賊先擒王,戴曾伯殺死周進,起身一躍就直奔趙孟傳,趙孟傳嚇個半死,身子一矮就躲到桌案後頭,幸好幾名刀斧手及時衝上來解圍,擋住了戴曾伯,否則幾乎又要被他反殺。

還是謝昌元更機靈些,一把扯過趙孟傳鑽過小門就往後衙跑去。

“走後堂!”戴曾伯大吼一聲。

原本幾位弟兄佔著進門位置,隨時好打算往外殺去,但前院殺過來的兵馬越來越多,想要衝破重圍很不容易。相比起來後衙方向人似乎少些,還更好突破,而且趙孟傳剛纔往裡頭跑去,如能殺了此人,就算出不去也夠本了。

戴曾伯一把掀翻堂中桌案,將擋路的兩名刀斧手撞倒,當先衝出偏廂門跳入後衙天井,再闖過一道圓栱門到了內宅大院。

雙拳難敵四手,更何況是幾倍幾十倍的敵人源源不斷涌來。在不計其數的伏兵圍攻下,十幾名弟兄傷亡不斷擴大,大門外的三名弟兄面臨的敵人最多,互相背靠著配合戰鬥,但在四面壓迫推擠之下,先被絆到了一人,另二人背後一空,蜂擁的敵人趁虛而入,亂刀將他們砍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

還剩七八人勉力支持,屢次衝擊大門都未成功,這時聽到領頭的戴曾伯召喚往後衙進攻,幾個人便同時全力往前衝擊一陣,有三人躍進後衙天井,另外四人卻未能出來,拼死阻住門洞,以命掩護戰友,但敵兵還是亂糟糟的不斷衝入後衙之中。

趙孟傳這廝不知逃到哪裡去了,戴曾伯在內宅搜了一圈卻毫無蹤跡,衝出來的三位弟兄也通過拱門過來匯合。

喊殺聲從遠至近,大堂中的弟兄終於損失殆盡,沒能阻住敵人,成羣的敵人也衝進了內宅。

內宅中都是花園假山水池,人造的複雜地形倒也讓敵人無法展開,但畢竟人數懸殊太大了,四個人終將無法殺敗幾十幾百的人。亂兵越來越多,四人逐漸被逼到了內宅院中一處角落。

“帥初,快走!去大營!”三位四明軍將校自覺的防衛著外圍,向戴曾伯高呼,請他先撤。

三人都已有傷,勢難久持,肯定就要壯烈在這裡了,戴曾伯熱淚上涌,但顧不得婆婆媽媽,抓住弟兄們拼死爭取來的這點時間,往後方尋路而走。但府衙圍牆很高,徒手攀不上去,所幸這角落上有假山竹林,攀上假山,縱身一躍,攬住兩條修竹,隨著竹子彎垂便臨空到了院牆外面,手一鬆,跳下,穩穩落地。

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
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零四章 楊村驛絞肉機(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嶼建號復宋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四十四章 驚聞惡訊 廣州港貨船被扣第三百四十三章 崖山之戰(上)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二十一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日本貢使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三百二十章 論持久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祥興和議(上)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三百七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十六)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平顶山市| 宁河县| 稻城县| 炉霍县| 云南省| 冷水江市| 巢湖市| 定日县| 昭苏县| 来凤县| 公主岭市| 基隆市| 德州市| 富平县| 彝良县| 潜江市| 海兴县| 天全县| 司法| 崇仁县| 绥德县| 石狮市| 隆德县| 应用必备| 新建县| 金川县| 巴马| 宁波市| 东乌珠穆沁旗| 阳西县| 佛坪县| 瑞丽市| 乌鲁木齐县| 浙江省| 尚志市| 凤山市| 宣武区| 印江| 彭阳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