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

南征計劃議定以後,中興社這臺龐大又精密的機器就全速運轉了起來。

工部新鑄的銃炮都已裝上船隻,張鏑興之所至,便叫上康棣一起下海試炮。頭船是載重達五千料以上的鉅艦,可載兵五六百人,裝了七門兩千斤重的大炮,十二門五百斤小炮,加上碗口銃、盞口銃若干,輕重火力的搭配,在本時代無有其匹。隨同的二十餘艘次級戰船也至少裝備了二十門以上的銃炮,配合以重弩火箭等常規水戰武器,相比於只裝備簡陋火器和冷兵器的普通戰船,戰鬥力上顯然不是同一個水平的。

船隊離岸二十里,頭艦以旗號進行指揮,令旗揮舞,衆炮齊發,硝煙瀰漫,聲勢震天,真個威力無比。兩千斤大炮身長八尺五寸,口徑五寸,射的是六斤多重的鐵丸,只要打中一發就能將兩裡外的靶船兩頭擊穿,裂成碎片。五百斤重的小炮長五尺餘,口徑三寸半,射的是兩斤重的鐵丸,一里以內擊碎靶船也用不了幾炮。碗口銃和盞口銃則都用石丸,兩寸的石彈可在兩百步外打破一層船殼,口徑一寸兩分的小型盞口銃則對船體無效,也無特定型號的彈丸,用的主要是小散彈破片,只能近距離殺傷敵船上的人員。

“銃炮之利,用以破敵船最好,但近戰殺傷敵人似顯不足,蓋因接弦只及一發,且散彈無力、更難破甲,還不如弓箭便利。”張鏑看過一輪炮擊演習,對銃炮遠距離擊破敵船的效果甚爲滿意,不過盞口銃的效果就有點差強人意,看起來仍舊是升級版的火竹筒的威力。臨敵一發,射速太慢,而且射程太近,二三十步外就無力了,還真未必比得上弓箭的持續射擊。何況在敵人已經近到二十步內的情況下,既然都要接弦了,那還不如多準備幾個火竹筒來的實惠。

據此,張鏑的主要印象是:“大銃大炮效果甚好,值得增加,小銃意義似乎不大,沒必要再加發展。”表面來看,這樣的論斷不無道理,受時代侷限,張鏑還未完全意識到輕型火器的重要性。如果真的以這樣的思路,中興社的火器發展勢必會走上大艦大炮獨重,而輕視單兵火器的路子。那麼就要拼國力、拼資源、拼銅鐵儲備了,這對還比較弱小的中興社肯定是不利的。當然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火器小型化,發展單兵用的火槍鳥銃,這對資源的壓力更小一些,但對技術的要求卻很高,普通人很難意識得到這一點。

對於張鏑的評價,康棣並不反駁,但他取出了一樣新款火器卻讓張鏑有了全新的思路。這火器初一看就與碗口銃和盞口銃等一般火器差異很大,主要是銃管實在太長了一點,足有四尺以上,而且很細,比盞口銃的口徑還小了不少,銃管前端還設計了可以拆卸的架子,而火銃後常見的用以握持的木桿則截短了很多,與銃管後方隆起的藥室結合形成一個木託。這支架和木託的結構似乎都是爲了固定瞄準,結合這又細又長的銃管,張鏑似乎看懂了,這種新型火器肯定是偏重於精確性的。

“礪鋒可知這是何物?”康棣見張鏑目不轉睛的端詳著這款新型火器,有意賣一個關子。

“呵呵!子華又來考我……我看這也是火銃一類,不過所料不錯的話,射程準度肯定更高些!”

“不錯,不錯!礪鋒有眼力,此物我欲稱之爲百步銃,蓋有百步穿楊之用也!”

“果真如此精準!?能否試射一發?”張鏑聽了康棣的說法,頓時來了興趣,若這“百步銃”真有這麼準確,那麼自己銃炮方面的短板豈不是可以迎刃而解了!

“當然可以!”康棣一邊答應,一邊從身邊士兵手上接過一個紙包,紙包內裝的是精研過的火藥,將火藥從銃管前方倒入,用一條細長光潔的木棍壓實,接著又從銃管口放入一枚大小合適的鉛丸,也用木棍壓實。嫺熟的做完這幾步,康棣將這“百步銃”架起瞄了瞄,一手握著木託,一手用火摺子點燃引藥。瞬間一聲爆響,硝煙升騰,再看前方,只見船頭一條懸掛燈籠的竹竿應聲斷成兩截,燈籠也落入海中。

“果然犀利!”張鏑雖已有所預期,也對這“百步銃”的精度大爲驚歎,要知道這五千料大船的船尾到船頭足有二十多丈,在此距離上能一銃射中細細的竹竿,那麼百步外射中一個人也肯定不在話下了。

“實不知火器亦能精確如此,人持此銃則新卒也可爲養由基了!不知其原理何在呢?”

“一是銃管細長,則彈丸平直且射的遠。二是藥、子匹配,藥多子輕則彈道飄忽,藥少子重則運動無力,故而要兩相匹配。此銃口徑五分,經試驗用一錢火藥配一錢鉛丸最爲適當。”

張鏑聽了解釋恍然大悟,這還是涉及到一個實彈與散彈的區別,與當初碗口銃採取標準大小石丸的思路是一致的,也就是氣密性的問題,銃管細長所以氣密性好,火藥推力又強又直,而火藥與鉛子的精確配重則使得彈丸的飛行路徑更加平穩。“有此百步銃,則火器不必限於戰船,陸戰也可使用,軍陣之前羅列千百桿,於敵衝鋒前施放,實爲利器!”百步銃可以說是填補了遠射的火炮和散射的盞口銃、火竹筒之間的射程空缺,而且單兵使用也很便捷,張鏑立刻就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意義。

“可惜此銃打製不易,尤其銃管須得精銅捲成,用鋼錐鑽通。數月裡匠坊也才製成不到十桿,此是其一!”

好事多磨,這樣的利器當然不是輕易可得,張鏑也不強求,讓工部繼續研製。只留了幾桿樣品給親兵隊試用。一用之下效果非常,這百步銃不僅精良,威力也不可小覷,七十步外射中還能破兩層鐵甲,而且鉛丸若射中軀體會在體內形成巨大空腔,傷害極大,比弓弩要致命的多……

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
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七)第二百五十六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三十二章 飛鴿傳信 千里音訊一日達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四十一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攻守之勢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二百十八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七)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九十六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三百章 楊村驛絞肉機(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上)第三百十三章 實至名歸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元密探(八)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三百零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牆(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咸阳市| 大新县| 萨迦县| 西和县| 西乡县| 札达县| 海南省| 容城县| 隆子县| 新民市| 西吉县| 郸城县| 泽州县| 沙湾县| 松滋市| 贡嘎县| 东宁县| 邻水| 搜索| 上高县| 搜索| 新巴尔虎左旗| 车险| 克什克腾旗| 昌江| 信丰县| 灵川县| 永康市| 蕉岭县| 稷山县| 襄樊市| 玉林市| 盈江县| 康保县| 吴旗县| 通道| 乳源| 武鸣县| 河南省|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