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國的凝視(一)

“八百里加急!”

通往大都的官道揚起一陣塵土,風塵僕僕的信使路過一個個驛站,換馬不換人,一路向著大都城,向著這個龐大帝國的中樞奔馳而去……

來自江南的急報穿越千里山川,透過重重宮牆,將要飛到當今天下的主宰、蒙古人的大汗、大元朝的皇帝忽必烈的手上。

這位以英明神武著稱的皇帝陛下已經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但依然體格健碩、精力旺盛,仍不乏征服天下的壯志和野心。如今,他已經在至高無上的汗位上坐了十七年,入主中原建立大元朝也已經是第七個年頭。長鞭所指,幾萬裡山河都臣服於他的腳下,他就是這天底下的至尊。

忽必烈與前幾任大汗一樣建立了赫赫武功,而且相比於父祖與幾位兄長,他這位大汗兼皇帝還更嫺於政事,有色目人爲他斂財,漢儒爲他治民,蒙古族人只負責管軍,讓這個幅員遼闊的帝國越發強大和穩固。

只是有一點,他並不是忽裡臺大會選出的大汗,出於某種心理,他在奪得汗位以後就再也沒有召開過忽裡臺大會。他要用自己的文治武功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而不是那麼一個選舉的形式。但那些桀驁不馴的北方諸王們卻總是抓住他自立爲汗這一點緊咬住不放,並以他背叛草原、過分的偏向中原爲理由,接二連三的發動叛亂。

阿里不哥、海都、昔裡吉、禾忽、脫脫木兒……

大草原上連綿的爭鬥幾乎不曾有一日停歇。忽必烈只能將征服中原後的漢人兵馬源源不斷開往漠北,去征服和圍剿那些叛亂的蒙古族人和成吉思汗的子孫。他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就在征服中原的同時,草原上自己的族人卻在日益走向分裂,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幾年前,帝國的都城已從開平遷往更南邊的大都,他的大元朝越來越像一個正統的中原王朝。

用他那些漢人臣僚們的話講,這就是天命。跟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樣,是天理循環的天命。

他的國號“大元”和年號“至元”就出自中原的經典,以強調這樣的天命。

忽必烈願意相信這樣的天命,但不可避免的是,總還有那麼一些冥頑不靈的人試圖用人力來抗拒天命。

北方的諸王不承認它,那個流亡於海上的宋人行朝也不願意順從它。還有他即將看到的,那個新近冒出來試圖螳臂當車的地方——泉州。

……

皇帝陛下的心情原本是不錯的,這一天,中書平章政事阿合馬進宮彙報了在江南推行大元寶鈔的情況,表示帝國的財務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

皇帝很滿意,他毫不掩飾對這位色目人宰相的欣賞之情,讓內廚進上美酒和羊肉,請這位精明能幹的臣子共飲共食。

阿合馬對皇帝的恩寵感激不盡,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他捧著晶瑩剔透的琉璃杯爲皇帝上壽,祝他千秋萬歲富有四海。

哪怕已經聽了幾萬遍,但這樣的奉承話還是讓人聽著舒坦。

皇帝陛下仍保留著草原上的粗獷和直率,用手撕開一大塊肥嫩的羊肉送進嘴裡,再灌下一口香醇的葡萄酒。他那圓盤大臉泛上一點潮紅,熱騰騰的感覺很快擴散至全身,讓毛孔舒張,周身通泰。

人的慾望似乎是無窮無盡的,作爲至尊的皇帝,看起來已經擁有人世間可以擁有的一切,但歸根結底也只有美人、美酒與美食所帶來的歡愉纔是最真實的滿足。忽必烈與歷任大汗一樣,根本無法拒絕美酒帶來的享受。

阿合馬爲人機靈,善於應對,在皇帝跟前表現出恰如其分恭維,而又不顯得突兀,能讓人覺得很是舒服,皇帝時而哈哈大笑,時而舉杯痛飲。

這一副君臣相得的場面卻讓中宮內侍洪春福心裡暗暗叫苦,他手上拿著一份從宮門傳來的緊急軍報,猶豫著是否應該打斷皇帝陛下難得的雅興。

天威難測,或許這一刻龍顏大悅,下一刻就是雷霆震怒,洪春福不清楚這一份奏報呈上去會是什麼結果。在忐忑不安中,手心被捏出了汗,被殿外的寒風一吹,卻又冷的直打哆嗦。

終於他還是下了決心,決定立刻把這份加急文書送進去,兩相權衡,畢竟耽擱軍情的罪似乎更重一些。皇帝曾有明旨,只要是漠北或者江南來的軍情,無論何時都要即刻報送。

“陛下,有福州來的緊急奏報!”洪春福壓抑住緊張不安的情緒,躬著身小步跑進殿中,小心翼翼的呈上奏表。

殿中的君臣談笑戛然而止。

奏報用的是八百里加急,顯然是有重大的變故,忽必烈取過奏報,撕開蠟封,映入眼簾的頭幾行字就讓他忍不住一下子站了起來。

只不過皇帝陛下那龐大的身軀實在不適合做這麼大幅度的動作,肥碩的腹部頂住了桌案,反作用力使得他控制不住往後傾倒,右手於情急中扶住了椅背,卻支撐不住兩百多斤的重量,拿奏摺的左手又碰翻了桌案上的酒杯。

兩名機靈的翁古特族陪侍少女趕緊上前,一左一右扶住了皇帝的兩隻手臂,洪春福則連滾帶爬的托住了皇帝的後背。這位沉重的皇帝陛下總算沒有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去。

這一陣突發的混亂和尷尬讓皇帝陛下惱怒無比,抓起桌上那個不合時宜翻倒的杯子往地上砸去,卻沒有預想中的清脆碎裂,琉璃杯在又厚又軟的羊毛地毯上嘟嚕嚕轉了幾圈停了下來,似乎也敢於嘲笑這位偉大的皇帝在此刻的無能爲力。

無從宣泄的怒火燒的更旺,御案上的酒餚杯碟通通被丟到地上,還有那始作俑的奏報也一樣被扔了出來。

整個殿內的侍女、官宦們沒人敢發出一點聲音,屏息凝神聽候發落。

擅長察言觀色的阿合馬匍匐在地,偷偷看了一眼那份奏報,只見文頭上寫著:

“臣臨安行省左丞董文炳奏宋軍舟師寇略泉州以致兵敗失地自請戴罪解職折……”

事情令人吃驚,但也很清楚,應該就是南方打了敗仗吧!

“陛下請息怒,如有軍政之事,臣請宣召中書省各位大臣覲見!”

皇帝陛下已經將面前的所有東西甩了一空,要不是御案太沉重,恐怕也都要被他推倒了,正氣喘吁吁的坐在龍椅上,似乎餘怒未消。

阿合馬向內侍們眼神示意,一大羣太監和侍女七手八腳的上前收拾酒水橫流的御案和狼藉的地面。內侍首領洪春福則輕手輕腳的走出殿外,急急忙忙的向中書省跑去……

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
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二百零八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一)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煉爐鑄造火銃第一百二十四章 存亡之際 困臨安坐以待斃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三)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一百十八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中)第九十八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七)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四百零二章 戰略大反攻(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六十二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個擊破(三)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宋藥丸 得小兒失也小兒第七章 宏論家國 四明書院訪羣士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四百零四章 戰略大反攻(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二)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六)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州县| 夹江县| 韶关市| 桃源县| 景德镇市| 奈曼旗| 鸡泽县| 宜丰县| 石棉县| 衡水市| 道孚县| 临猗县| 桐梓县| 获嘉县| 衡东县| 浏阳市| 毕节市| 和硕县| 宁乡县| 湘潭县| 广宁县| 白玉县| 霍邱县| 乌拉特中旗| 边坝县| 新乡县| 佳木斯市| 枣强县| 盈江县| 怀来县| 临安市| 日照市| 犍为县| 松溪县| 定结县| 广河县| 河西区| 渑池县| 双柏县| 荆州市|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