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

“鄒兄,你這寶地可真讓人好找啊!”

李世遙大剌剌地坐下,端過茶杯就一口呷了個乾淨,毫不見外。

這“金玄道長”本來叫鄒明,師出於醫藥部部長蘭生,做過好幾年軍醫官,還是李世遙在首期軍官訓練班時的同學。

“李兄取笑了,非如此不足以掩人耳目罷了!”

鄒明是首批入蜀的特情,編號己字第八號,作爲蘭生的高徒,除了醫藥救護的本事,還傳承了瓊島杜神仙的道家養生之術。扮作道士當然毫無破綻,以中情部的背景,搞到幾張僧道度牒也是容易的事,所以先期到四川的十幾個特情除了以商隊做掩護,還有好幾人用的是鄒像明這樣的出家人身份。

“本來想來找你打個秋風,沒料到還先賠出去兩錠寶鈔,否則你那看人低的道童還不給引見。回頭可得把錢還我,咱這回活動經費正緊張著呢!”

李世遙很是數落了一番這位老同學,責怪他架子太大,花錢才見得到。

鄒明聽得出老友話中的揶揄之意,忙笑著賠罪道:“一定還你,一定還你!”

這年頭的出家人都沒那麼純粹,普遍斂財成性,如果不貪錢反而不正常。

而且元廷對僧道極爲優待,甚至可以自己鑄錢,每個寺廟都有自己的鑄錢爐,自鑄的銅錢名爲供養錢。和尚道士們殿前頂禮膜拜,殿後燃火鑄錢,好不忙碌。

“金玄道長”所在的朝天觀後殿還不止一個爐子,而是並排的兩個。一個鑄錢,還有一個煉丹,道家煉丹術嘛,這可是看家本事。鄒明能將一個偏僻破敗的小道觀發揚光大到如今這樣香火鼎盛,那煉丹的絕活也是不可或缺的。

公井鎮以鹽業而興,富人土豪不少,有了錢財富貴就都想求個延年益壽。這張天師真傳的“金玄道長”正好可以滿足這個心理需求,像鄒明這樣深通醫理的“道士”可不多,煉出的丹藥不管有沒有用,至少能吃,不會像某些土道士那樣盡拿些有毒有害之物給人吃,別說延年益壽,不吃死算好的了。

“李兄,來一顆?”

“什麼玩意兒?”

“貧道煉的丹藥,一顆價值三十兩,旁人求都求不來,給你三顆,抵了那兩錠寶鈔罷。”

“得了吧,我可不敢吃你這不明不白的東西!”

“什麼不明不白,這可是好東西,棗泥兌核桃,加白糖少許,外裹豆皮聚成丸,精心炮製而成!”

“嘿喲,你這奸詐的牛鼻子老道,就這麼一粒點心你賣三十兩?烏鴉都沒你黑呀!”

“噓,我這乃是汲取天地精華的養生丹,可別把咱秘方透露出去!”

老友跟前,鄒明不必僞裝成神秘深沉的“金玄道長”,大可以輕鬆談笑。

“對了,請李兄去看看貧道的煉丹爐!”鄒明故作神秘道。

“別扯別的,咱可是有重任在身,不像你老鄒躲在這道觀裡逍遙。”李世遙先行到公井鎮,目的當然不是來敘舊閒聊,而是爲後續行動打基礎來的,簡單來說,一是要錢,二是想辦法弄點武器。

“放心,不會誤你的事,看了就知道!”鄒明樂呵呵的,胸有成竹的樣子。

打開精舍的內側門,裡頭別有洞天,竟是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小小院落,天井的正中間搭著一個爐竈。

“看,這便是貧道的煉丹爐!”

那爐子邊有兩個人正在忙碌,一個燒火,另一個拿木棍在大鍋裡攪拌。見到鄒明和李世遙進來,兩人都只是點頭示意,繼續忙碌。

李世遙疑惑的環視周圍,見牆角有幾個陶甕,打開看去,裡面是類似於鹽花的白霜樣的東西,用手沾了一點嘗試,十分的鹹苦。

“是苦硝!”

李世遙感到莫名的興奮。

有硝石就意味著可以生產火藥,苦苦困擾自己的武器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貧道所言不虛吧!”鄒明略帶得意的笑道。“爲這物什,咱們三人可是煞費苦心呢!”

“方纔是誤會了鄒兄,有了此物,我四川軍事必然如虎添翼了,鄒兄當記一大功!”

“只可惜不多,三個人一年多功夫才熬煉了八十斤硝,可制火藥兩百多斤。”

兩百斤確實不多,但也可以頂得一時。

火藥素來就是中興軍的法寶,但在遠離本土無根無據的四川,要搞到火藥難如登天。

而公井鎮與附近的犍樂、榮德等地鹽井林立,正好有一種獨特的優勢。比如公井鎮的衆多自流井中流出的鹽水要經過熬煮成鹽,其中會產生不少的副產物,其中就有少數的硝鹽,部分鹽井的鹽水本就比尋常的要苦澀,所含的硝鹽更多。

鄒明就單單向鹽井購買那些無人要的苦鹽和煮鹽後的鹽滷,宣稱是煉丹所需,這很正常,丹藥那麼神秘的東西,裡面有什麼都不爲怪,鹽井主人自然也十分樂意半賣半送這些本就廢棄的副產物。

鄒明當然很清楚火藥的重要性,換句話說,也就是硝石的重要性,因爲硫磺和木炭相比於硝石顯然更爲易得。

近一年多來,鄒明以道觀煉丹爲掩護,在另兩位特情同仁的配合下日夜不停的起爐熬煉。這是一件十分艱苦而見效甚慢的工作,好在如今當用之時終於有了一部分積儲。

李世遙這趟沒白來,在朝天觀大有所獲,與幾名隨從一起,趁著夜色運出了八十多斤硝石,還有大量的金銀寶鈔。有錢、有火藥,事情纔好辦。

與後續人馬匯合後,李世遙等人買舟東下,沿岷江過敘州後匯入長江,目標是數百里外尚未陷落的瀘州。

……

瀘州地跨三江兩河要衝,交通川滇黔三省之會,是爲“川南第一州”。

正因爲瀘州的至關重要性,自德祐以來,宋元雙方連年爭奪,至今已三易其手了。

從景炎二年起,元軍東、西兩川行院合攻瀘州,至此已經十幾個月之久。

團團重圍之中,城內糧食已盡,外援已絕,沒人能預料還能堅守多久。

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
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權力的遊戲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三百零六章 楊村驛絞肉機(九)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三百七十三章 隆興大會戰(十七)第五十章 誓師勤王 慶元府擁衆八千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罵死文炳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百零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六十章 隆興大會戰(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三百六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十三)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三十三章 不拘一格 劉十九放手招才第十八章 屯駐呂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一百八十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四)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十三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五十四章 祥興北伐(三)第四十二章 強攻荊賊 桃花島大破匪巢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三十九章 計賺陳閔 故施擒縱顯智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裹紅巾的反賊(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土豪們的末日(一)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七十五章 以寡勝衆 因其利而乘其便第三十章 整軍備武 趙知府出榜招兵第九十五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四)第五十二章 張鏑請戰 陸秀夫奉旨犒師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阜市| 弋阳县| 龙江县| 太康县| 石嘴山市| 清水县| 和静县| 广安市| 张家港市| 佛坪县| 苍梧县| 乾安县| 紫阳县| 巨野县| 科技| 定西市| 新干县| 巍山| 陵川县| 泰安市| 临潭县| 扬州市| 轮台县| 高阳县| 麻江县| 永安市| 临海市| 张家界市| 临泉县| 胶南市| 玉门市| 遂宁市| 武穴市| 定边县| 榕江县| 南丰县| 专栏| 察哈| 永仁县| 隆回县| 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