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脫險 弘濟橋向死而生(下)

陳復打馬向前,向南岸拱手喊道:“請黃鎮帥出來答話!”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於北岸的亂戰,黃之觀打定了主意不去打聽、不去理會、不去摻合,就是坐視不理的三不策略。

卻不料見了個熟人,陳復、字復公。

這陳復是州衙幕客,交情不算深,也還見過幾面,於是上前幾步也出來答應。

“復公別來無恙!”

“不勞掛懷!黃鎮帥今日到此,不知有何貴幹?”陳復出言,卻是明知故問。

“特來防備亂民渡江。”

其實黃之觀一見陳復出來就更加確定所謂亂民是無稽之談,但口上還是要這麼說,公事公辦的意思,總不能說自己是被劉怡耍了,來給元軍當槍使的吧。

“在下有幾位朋友要往南邊去,可否先予通行?不會爲難鎮帥公幹!”見對方以捉拿亂民爲託詞,沒有直說要來抓兩個小王,那便是還沒撕破臉的意思,陳復覺得有戲,看來確實可能說動。

“復公若自己要走時,本將自然放行,但你身後之人,不行!”雖說沒多少敵意,但現在情況不清不楚的,黃之觀也不來通融。

“鎮帥看看。我這身後可有你說的亂民?”

“復公不是,但其他人我可說不定!”

黃之觀既然不肯鬆口,陳復便也冷了臉:“實不瞞你,眼下等著渡江的,乃是我大宋益王和廣王殿下,黃鎮帥還想攔嗎!?”

“這……本將是奉命行事,對不住!”聽到益王和廣王幾個字,黃之觀著實震動了一下,事情不簡單啊!關乎親王之尊,所涉不小,有些干係實非自己能擔當的。這該死的劉怡,原來是拋給自己這麼大個難題,早知就不來了,不過元軍近在咫尺,遲早得降附。若是得罪了他們,也不好過,所以猶豫之間還是選擇堅持不動,以不變應萬變。

“奉命?你是奉的誰的命?劉怡嗎?他有什麼權力調動安撫司鎮兵?誰給他的權力!黃鎮帥,你要記得自己吃的是誰的餉!現在你可還是大宋的官,韃子還沒到呢,你就先跪下了?”

做大宋的官,久食宋祿,就算不能守節,但只要有點良知,總還知道臣事二主是件羞恥的事情,被陳復一連串誅心之語數落,黃之觀面紅耳赤,默不作聲。

“黃之觀!你要做斷絕大宋的千古罪人嗎!?”見黃之觀廉恥尚存,陳復緊接著加上一把火,要將斷絕大宋的黑鍋往他頭上罩去。

千古罵名實在太沉重,這鍋太大也太黑,他一個末流武將擔當不起。

黃之觀低頭側臉、閉上了眼睛。

那意思就是,不管發生什麼,我都當沒看到。

閉上眼睛就是天黑,管他外面洪水滔天。我現在啥也看不見,你們誰也不要看見我,就這樣!

黃之觀做了三十年宋將,吃了三十年宋祿。不論這差事做得合不合格,至少還有那麼點香火情在。打心眼裡,誰願意做貳臣降將呢,不過是形勢逼人而已,不過是爲了茍活下去而已,不過是想繼續安安靜靜做個好漢子而已。

小王都跑出來了,局勢是真的不行了。大宋啊,我只能幫你到這兒了!

陳復的責罵點醒了他,黃之觀有些悲傷,也許亡國勢不可擋,也許投降仍舊是他最終的選擇,但不是現在。他還要再做一會宋人,就一會兒。

……

“快走!快走!”陳復忙揮手招呼後方。

張鏑大喜,親自帶人掩護,趁此機會簇擁著二王上了橋。

黃之觀的提鎮兵一個個站著不動,任由張鏑的人搬走拒馬,清出道路,只當不知。

兩位國舅牽著馬,各自扶著益、廣二王,匆匆過了弘濟橋,恰似虎口脫生,好一番驚險。

嗚……淒厲的號角吹響,這是收兵的信號。

等到二王渡河,再急招部屬回撤,三面戰況都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西面的姚八是情況最好的,雖然被步步壓縮,不斷後退,轉圜的餘地越來越少,不斷有人被不知哪裡飛來的箭矢射死,或被逼近的槍矛刺落,但騎兵打步兵至少還能進退裕如,聽到號令還能成功撤出,不過去時的五十騎,來時只剩二十多騎了。

北面的周黑炭打的艱難,敵人幾乎沒完沒了,不斷的涌來,但五十名勇士以血肉之軀組成了比銅牆鐵壁更堅牢的防線,一個個戰友身死,餘下的人無一稍卻,原本三四層厚的人牆減少到了兩層、一層,但敵人始終無法突破甕城。連番惡戰,周黑炭的人折損大半,而元軍被殺者更數倍於此,門洞前雙方的屍體足有上百具,在宋人的防線前層層壘疊足有半人多高,幾乎成了另一道防線,元軍每一輪攻擊都要先踩上前人的死屍。

聚在甕城中的元軍仍有三五百人,但久久難以攻下五十人的防守,終於氣沮,哪怕上頭許以重賞也不願再拿命去拼了。甚至等周黑炭聽到號響撤出門洞上了馬,元軍中還有很多人反應不過來。

東面的枚成已與元軍的大隊騎兵對衝了三輪,五十騎終於只剩下十五騎,而且無人不帶傷,無人不流血。

第四次衝鋒,也許是最後一次吧。

馬蹄交錯,一樣的刀光血影,一樣的以死相拼,又有人身首分離、又有人血肉模糊,地上多了幾具死屍,馬上少了幾個活人。

枚成忽覺的眼前一空,竟又一次透陣而過,竟又一次傷而不死。

枚成的身後只剩下可憐的三四騎,但是戰猶不止,不死不休,他還要衝,還要殺!

隱約的,好像聽到了什麼。哦,是約定的撤兵信號。可是,自己大概是走不了了。

枚成的身上已是十幾處創口,破碎的甲衣已完全溼透,從胸前到腹部無不是又長又深的刀傷,臉上也被豁了口,本來年輕英俊的臉龐變得扭曲可怖,左股也被槍頭扎出了一個大洞,下袍全紅了,實不知他如何還能坐在馬上。

隨著撤兵號響,西側的姚八已奔上弘濟橋,甕城中的周黑炭躍出了城門口,西、北兩側的元軍都尾隨追來上去。

“哈哈哈!殺啊!”這一次,枚成沒有反身發起第五次騎兵對衝,而是向著密匝匝涌出赤松門的元軍殺去……

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
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四百十二章 戰略大反攻(十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百七十七章 天安會的覆滅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事件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駕崩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二百十五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八)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九十一章 編戶齊民 人口是根本之重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四百十五章 白溝河 決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三十一章 頓解燃眉 十萬金帛隨船至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寇的蹤跡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上)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一百五十五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中)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二百三十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顏之亂(一)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一百二十六章 離京東走 西興鎮遇敵追兵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四十二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二十六章 臨安難安 又驚聞焦山大敗第二百三十七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勤(三)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十八章 漳州城與興化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八十四章 五牧之戰 將無能累死三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祥興北伐(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六十九章 黑雲壓城 聞敵至集兵備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的反撲(一)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一百三十三章 婺州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急轉直下 董文炳六路南伐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造義軍第四百零八章 戰略大反攻(十)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栗县| 桃源县| 温宿县| 新丰县| 江北区| 浙江省| 石城县| 麦盖提县| 吉木萨尔县| 张掖市| 新和县| 沈阳市| 措美县| 丰县| 萝北县| 苏州市| 鄄城县| 沙湾县| 广平县| 栾川县| 观塘区| 南皮县| 耒阳市| 山阳县| 华蓥市| 利津县| 日土县| 慈溪市| 常熟市| 甘南县| 景泰县| 顺义区| 咸阳市| 班戈县| 彝良县| 锡林郭勒盟| 梧州市| 汽车| 汉源县| 新化县|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