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八章 銅銃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

對此最興奮不是帶兵打仗的那些武將們,反而是康棣這個文人。作爲張鏑的好友,他不計個人得失,義無反顧的跟隨南下,但打仗的事他不會,經營管理的事一時也幫不上忙,很有一種“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感慨。

不過在造火銃的過程中,他卻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他原本從張鏑口中聽說過“火竹筒”這種火器,當時就很有興趣,對於用銅鐵造銃則更加癡迷。一頭就紮了進去,與工匠同吃同住,有問題虛心求教,如有所收穫就都記在自己的筆記上,張鏑也爲這種精神所感動,畢竟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都務虛而不務實,能這樣熱愛並踐行實用技藝的實在太少見了。普通工匠很少識字,技藝多爲口口相傳,一旦後繼無人就很容易失傳。但文人就不一樣,可以將技藝原原本本的寫下來,千百年後人們還能看到學到,所以康棣這樣的人才是可以將火器發揚光大的希望所在。

“礪鋒大才,能想出火銃這樣的神物,將來必能成我大宋之軍國利器!”這日張鏑一進門康棣就誇上了。

“不如同去試它一試?”

“正合我意!”

命人將兩具盞口銃、兩具碗口銃擡出,這盞口銃只有十幾斤重,碗口銃也就三十多斤,一般一個成人就可以提著走,但若像火竹筒一樣裝在長桿上單兵射擊卻又顯得笨重了些,所以按設計主要用途還是布在船上的。

張鏑與康棣先帶人將大校場清場,立了幾塊大木板作爲標靶,又請了胡隸和衆將領一起來觀看試銃。幾名士卒找了幾個木架,將銅銃固定好,再往銃管中裝填火藥,用木棍捅緊壓實,又塞入小卵石、鐵渣之類的小顆粒硬物,仍舊壓實。

引線點燃,絲絲的蔓延,點燃銃膛裡的火藥,火藥劇烈膨脹,發出震耳欲聾的爆響,銃膛內的石子、鐵丸如暴雨一般潑灑到二三十步外的大木板上,頓時將寸許厚的木板打的千瘡百孔。

四隻銃都試過,威力比起原本簡陋的火竹筒是強了不止一星半點,蓋因金屬銃管更耐壓力,可以放入更多的火藥,不必擔心一下就炸裂了,射程自然也更遠,而且還能重複再放。不過缺點還是很大,過了五十步之外就完全說不上準頭,幾十上百的銃丸以大扇面鋪開,並不是向前直射,距離一遠就沒了力道,別說不能將木板打穿,大部分銃丸早就偏離目標了。

而且盞口銃和碗口銃射程並沒有太大差別,碗口銃雖然裝藥多,銃丸也更多,近距離可能威力更大,但過了五十步照樣無力??磥硪簿徒酉抑畷r打上一波,消滅近前的敵人而已,想要破船太難了。

在衆將讚歎聲中,只有張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身旁的康棣齊禍看透了他的心思,悄聲道:“礪鋒可是嘆這銅銃射程不足?”張鏑點點頭表示默認。

“不妨事,且再打兩銃看看吧!”康棣略帶神秘的笑了笑,而後對著不遠處試銃的幾名士兵吩咐道:“換大石丸!”

士兵們應命擡出一個大木箱,一打開,變魔術一般取出了幾百顆二寸許直徑的小圓球,將圓球填入裝好火藥的碗口銃銃管中,大小正好合適。

原來康棣琢磨了很久,也取了火竹筒之類的實物試驗,早就發現了散彈射程不足的問題,就在燒製泥範之時另外讓人制作了一個陶模,專門壓制出大小均勻的幾百顆泥丸,在窯中燒製後就成了碗口銃的專用彈丸。

大木板被遠遠的挪到了百步之外,兩門碗口銃先後發銃,二中其一,一寸厚的木板被打出一個巨大的洞。

再往後挪至二百步遠,銅銃的準頭很低,連發四五銃才中其一,仍將木板打飛一角。

“太好了,就是需要這樣遠,子華可記一大功!”張鏑讚道。

康棣答道:“不敢居功,皆衆人之力。此物雖尚不完善,但威力初成。若將其列於我軍戰船之上,以銃口內銜大石彈,照準賊船底膀,依序施放,打過一銃又打一銃,平水面打去,以碎其船,最爲便利。今後水戰,又何懼蒙韃!”

此時銃炮之類剛剛萌芽,張鏑已經走在時代之先,但他也未想道同一管銃還可分散彈和石彈兩種打法。散彈殺敵面廣但射程太近,實彈一發只中一處,但力量集中可以射遠。雖然這只是一層窗戶紙,說白了大家都知道了。原理雖然簡單,但貴在能率先發現,也只有康棣這樣一直鑽研才能得出。

衆人好奇的看那一箱石彈,一個個燒製的大小勻稱,邊角還稍稍打磨過比較光滑,放入銃管當中剛好填充,不差一點,氣密性很好,難怪能打的遠。

這些石彈都是兩寸左右,並沒有更小的,也就是說只能供碗口銃用,沒有適合盞口銃的,這倒不是因爲漏做了,而是因爲盞口銃本身口徑比較小,適合打人不適合打船,而現在這兩種銃精度又沒有達到幾十上百步外擊中目標的程度,所以還是以散彈攻擊二十步內的敵人比較適宜。

水戰時,先在較遠距離用碗口銃打大石彈,擊破敵船。待敵突進,則大小銃都裝散彈,重點攻擊敵軍人員。如此遠近搭配,形成交叉火力。

張鏑對校場試射的結果基本滿意,尤其是散彈與石彈分別搭配,是一個重要的啓發。回到工坊,與康棣又做了些交流。

康棣認爲當前的火器還有很大的改進餘地,首先是火藥的配方還應更細更純,現今的火藥太粗太雜,嚴重影響藥力。其次銃管還能加粗加長,可令射程威力繼續增加。最後一點是銃丸和火藥量要試驗出一個最合適的搭配量,建議火藥定量、彈丸定重,射程就能更好調節。

張鏑聽後恍然大悟,有一種“火器還能這麼操作”的感覺,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道理,康棣比任何人都熱愛火器,精心鑽研,頗有所得,短短時間近乎成了火器專家。

爲此,張鏑略一思索就對康棣道:“子華,所謂術業有專攻,我有意將火器作坊的事交你專管,不知子華兄能否屈尊?”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能擔此任,榮幸之至!”康棣會心一笑,爽快答應。

對於堂堂進士,擔任一羣工匠的頭兒確實有點屈尊,不過康棣滿不在乎,樂而爲之,他本就不是迂腐之人,否則也不會拋下功名利祿跟著張鏑來到昌國這海外島嶼。他一心要做一些實事並且深信火器將是改變這個時代的致勝之寶。

張鏑望著康棣堅毅的神情,忽然想起許久以前杜神仙送給他的一句話,“禦敵之術在於水,克敵之術在於火”。這克敵之火,莫不是火器的火?張鏑自顧的自點點頭,堅定了信心。

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
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四百零六章 戰略大反攻(八)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元密探(二)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個擊破(五)第一百十三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一)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一百六十九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七)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大反攻(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十八)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十五章 紈絝落難 沒爹孩子像根草第二百十二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五)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牆(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三十八章 浮海東行 三矢退敵彰神勇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親身犯險 資教寺勇救袁鏞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逃出生天 林牟避禍赤牛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八十二章 胡隸回師 忠勝軍移鎮出關第一百六十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中)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六十六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矯詔班師 獨鬆關危如累卵(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隆興大會戰(九)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隆興大會戰(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四十六章 黎寶爲丐 蒲本宜誣賊邀功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二百零七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三)第二百十七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十)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四十九章 軍法當肅 當街明紀殺兵痞第三百三十五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北元密探(五)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三百五十六章 祥興北伐(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大姚县| 胶州市| 隆安县| 富裕县| 茂名市| 北海市| 色达县| 汉中市| 自贡市| 夏邑县| 隆回县| 阿拉善左旗| 城口县| 宁强县| 新泰市| 文山县| 山西省| 长泰县| 旅游| 西安市| 鹤壁市| 定日县| 梅河口市| 洛川县| 汾西县| 南乐县| 绩溪县| 沈阳市| 滕州市| 潮安县| 广丰县| 哈巴河县| 富蕴县| 依兰县| 敦煌市| 资中县| 浦县| 林周县| 应用必备|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