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

中興社的部長們、總管們、正軍將領們,如今也算有頭有臉。但原本或者只是落拓的小商人,或者是窮困的書生,或者是卑微的小吏,或者是粗蠻的軍頭,甚至是邪教、海盜或者囚徒。張鏑以極大的魄力將他們統合在一起,人盡其才,而他們也發揮出了超乎尋常的力量。

如今,中興社的事業蓬勃發展,就如大鵬振翅將飛,再假以時日,更絕非現在的規模。這有主要有賴於中興社先進的組織和完備的制度,也少不了自張鏑而下一大批的人才。將來如果要繼續壯大,人才的重要性只會越來越突出,而且應當是具有全局視野長遠思想的治政人才。

不謀全局者不能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能謀一時,這就是張鏑的全局觀。雖然身處幾個小小的島嶼,但絕不被小島所限制,要跳出框框而去看天下。

張鏑在大會的最後做了發言,其中也體現了這樣的全局思想,發言主題是《敵我之辨——中原各階層之分析》: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中興社面臨的首要問題。而今中原韃虜肆虐,雖則有識之士奮起鬥爭但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爲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今我中興社同仁欲圖驅逐韃虜,恢復中原,就不可不分辨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中原各階層的地位及其對於我中興社事業可能的態度,作一個大概的分析。

中原各階層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第一個階層,就是攻入中原的蒙古人,也即是我們口中的韃子、北虜,他們是侵略者、是破壞者、是屠殺者,與我中興社就如水火絕難相容,也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敵人。

第二個階層是色目人,也可包括史、張、李等最早投順蒙古的北地漢人大世族,他們是蒙古人的僕從,思想上被蒙古人同化,立場上也堅決的站在蒙古人一邊,在破壞性與侵略性也僅次於他們的主子。於我中興社而言,只能將之作爲徹底的敵人而不可能化爲朋友。

第三個階層是各地的豪強大族,以及一步步投順蒙古人的漢人官僚地主,這個階層的人有可能搖擺不定,往往只是爲了個人的身家性命而選擇投靠的對象。它有正反兩面,反面時作爲蒙古人的走狗和幫兇,正面時也能轉化爲我所用。反面的例子如海州的“義民萬戶”嚴習,正面的如臨安的范文虎,海州的施居文等人。

第四個階層是廣佈城鄉的中間派,一般都小有資產,日子比一般貧民要好過,他們對於當今的局面具有矛盾的態度。當局勢稍稍平穩,容許他們暫且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哪怕生活有所下降,也懾於北虜勢大,屈服於強權,這時候號召起來抗擊蒙古人是肯定得不到他們的響應的,哪怕加入了我們的隊伍也未必能堅定一心。但當他們感受到韃虜兇暴、遭受壓迫的痛苦時,就可能主動的需要鬥爭,很容易可以被動員而支持我中興社驅逐韃虜恢復中原的正義事業,比如陳閔在膠東遇見的黃家埠的黃莊主。

第五個階層乃是最廣大的老百姓,他們歷來過著受壓迫、受奴役的艱苦日子,不唯是韃子來了以後不好過活,就算韃子沒來,也是舉步維艱。故而容易受到鼓動,可能反抗一切當政的壓迫者。其中的一些生活不安定者,在各地都有秘密的組織,如海州的“小刀會”,婺州的“聖公彌勒會”,都是他們互助與鬥爭的團體。這一批人很能勇敢奮鬥,但有破壞性,如引導得法,可以變成一種重要的力量。但引導和運用這一批人,也是個困難和關鍵的問題……”

說到這,張鏑往下看了一眼,堂下的陳復縮了縮脖子,面上有些囧。

“另外還有未被歸入的一個階層,同時又是不可忽略的,那便是大宋在福建新建立的朝廷及忠於它的百萬士民。大宋三百年遺澤深厚,尤其讀書之人依舊心嚮往之。其中不乏忠臣義士,是爲抗擊北虜的中堅之一,我中興社也歸於其下。然而如今大宋的新朝庭還是舊弊難改,內則權臣用事,結黨營私;外則攻戰無能,措置失當。凡此種種,迫得我們不得不脫離出來探索新路。所以,對於這股力量,我們一方面還要依靠它的號召力和大義名分,另一方面也要小心被它拖入泥潭而陷入兩難,有時這樣的所謂朋友反而比敵人更難對付。

綜上所述,可知所有的蒙古韃子、色目人和附屬於他們一部分漢人官僚豪強,作爲兇暴的侵略者及其幫兇走狗,是我們的敵人。

一切受韃子壓迫殘害的老百姓,大宋新朝庭的忠臣義士們,都可作爲我們最接近的朋友。

那動搖不定的中間階層,懾於威勢順服了蒙古人的漢人官僚們,利用得不好可能是我們的敵人,利用得好可能轉化爲我們的朋友——但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了我們的陣線……”

張鏑所作的《中原各階層之分析》算得上是中興大會的壓軸之戲,讓與會之人實有醍醐灌頂之感。很多事大家道理都懂,但很少有人說的那麼透徹。而今的一切問題都可歸爲敵我問題,中興社的事業可不僅僅是打打殺殺,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乃至於把敵人化爲朋友,讓自己越來越強大,這纔是真正的制勝之道。

在這個報告中,有心人還品出了一點別樣的味道,那就是張鏑對於大宋的評價。全文直到最後才提到大宋朝廷,前面的都是各階層與中興社的關係,單獨將大宋新朝庭摘出來列爲一個階層,討論與其的關係,實質上就表明了中興社超然獨立的地位。

這其實體現了張鏑對大宋朝廷態度的轉變。最開始時,張鏑是堅定的保國之人,心中長存士大夫們報君王、存社稷的理想,但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張鏑的心態也漸次變化,慢慢的有了探索一條救國新路的思想。或許又受了陳復等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今已基本將中興社與大宋朝廷劃清了界限。在表面繼續尊奉的同時,實際只將小朝廷當做了一個盟友的角色,而且這個盟友還是辯證看待,其中的忠臣義士是需要團結的朋友,某些“豬隊友”則要敬而遠之,是需要提防的對象。

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
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二十一章 規模小成 澎湖島建復興社第四百零三章 戰略大反攻(五)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國的凝視(二)第十六章 安南攬才 雲屯港義釋罪奴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九)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四章 縱談時局 師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四十一章 海上閻羅 荊泰賊惡貫滿盈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九十五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一)第二百九十章 暗流涌動(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孟傳投敵 慶元府暗潮洶涌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十一章 奪船風波 寨主鄭狗之煩惱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一百二十章 定呂宋事 戡亂安邊可無患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三百零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亂局初定 四明軍奪取慶元(中)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一百零四章 前沿據點 望鄉石羣盜爭雄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五十七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福州輪戰(二)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又逢年節 “賊婆娘”和小女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祥興北伐(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裹紅巾的反賊(一)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六十三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十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戰(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興大會戰(三)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八十六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中)第三百十九章 南北紅巾的合流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三百八十章 倭島攻略(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陛下不要哭第三十六章 呂宋攻略 太平寨制霸全島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六)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風一日卷地起第三百四十五章 殺了塔出 丟了文相公第二百零九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二)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林西县| 高清| 扎囊县| 准格尔旗| 都昌县| 调兵山市| 治多县| 毕节市| 淮南市| 吴旗县| 团风县| 清徐县| 福贡县| 兰西县| 陕西省| 尚志市| 曲水县| 闻喜县| 栾川县| 黎城县| 沅陵县| 米易县| 梨树县| 新安县| 留坝县| 岚皋县| 巴彦淖尔市| 东阳市| 普兰县| 长子县| 昔阳县| 武川县| 将乐县| 祁门县| 金乡县| 建始县| 翼城县| 静宁县| 安国市|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