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二章 再挫敵鋒 元軍搶渡又不成

“龍王今日立得首功!好樣的!”初戰告捷,張鏑心中快意,對陳閔等人大加讚賞。

“嘿嘿,這都是公子的智謀,那怪船確實好用!”陳龍王心裡樂開了花,倒也還懂得謙讓。

“韃子今日受挫,必然不會罷休,河口巡視還須加強。若其再來,你二人如此行事……”張鏑召近陳閔和陸十千,又對戰術做了部署。

“公子好方略!”陳、陸笑容滿面,信心滿滿,行個軍禮,接令退下。

元軍敗了一陣,軍兵加民夫死傷了好幾百,退入河口水寨休整,這點損失對於一萬多元軍而言微不足道,民夫們更是命賤如草,誰來關心他們的死活呢。只不過用他們的性命讓禿蠻帶認識到了水戰的重要性。

水戰之要在於船,宋人既已蒙衝取勝,那麼其他人自然也可以做到。蒙古人征戰四方,特別擅長在戰爭中學習吸收,何況蒙衝的結構一點都不復雜,算是最普遍最簡單實用的戰船了,元軍水師也多有裝備,只要將現有船隻做點改造就行了,如果材料和時間充裕,就算改造個幾千幾萬艘也不算什麼難事。眼下時間緊迫,材料也不充分,先造個幾十上百艘應急。禿蠻帶傳下軍令,要求一日之內必須改造好三百隻“帶殼子的戰船”。

河口的元軍營寨頓時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到處都是做木工的斧鑿之聲。材料不夠就向附近村鎮徵收,這渡口附近本來是個集鎮,頗爲繁華,現在因有大兵開來,百姓都逃光了。數千漢軍就肆無忌憚的闖入鎮中,將民居內的門扇、牀板之類現成的木板全都拆了去,這過程中順手牽羊拿點值錢物品自然也很正常。

有了材料就好辦了,上萬民夫都被役使著改造船隻,晝夜不歇,總算是在限期內完工。

第二日,元軍再次出兵,用三百隻簡易的蒙衝打頭陣,準備搶渡。出了河口,自然又迎頭遭遇了忠勝軍的巡邏船。這回雙方裝備差不多,元軍卻有數量優勢,宋船衝突幾次都似乎沒討到什麼便宜。

“這龜殼子倒是真好使!”撒思吉遠遠看著水上戰況,對主將禿蠻帶說道。

“宋賊也就在水上玩點小伎倆,待漢軍上岸站穩腳跟,我大蒙古的勇士就可以衝過去收割他們的頭顱!”禿蠻帶看不起宋人,認爲他們都是些卑賤的懦夫,是些待宰的羔羊。上一次水戰失利的陰影已經消散,他彷彿已看到勝利就在眼前,正要揮手下令後陣跟進,卻見戰場形勢似乎起了變化。

同一個招式用一次或許奏效,被人看破後就不能再用了。第一戰忠勝軍用小蒙衝打了元軍一個措手不及,但傻子也能想到,敵人吃了教訓就肯定要有所應對,己方的戰術當然要有新的調整。果然,元軍吃一塹長一智,依樣畫葫蘆也弄出了蒙衝,而且一下子就是幾百艘。

既然裝備優勢抹平了,那就要拼別的了,比如~水性。張鏑和胡隸的部下幾乎人人會水,第三營陳閔的老底子更是做慣了海上營生的。與元軍步騎比起來,簡直就像是鴨子和雞比賽劃水,是明擺著欺負人的事兒。

兩軍蒙衝相對交錯而過,互射的箭矢基本上釘在了覆板上,誰也傷不了誰。陳閔所部強在配合默契,指揮起來如臂使指。但元軍仗著人多船多,意在包圍,在五比一乃至六比一的兵力對比中,眼看著忠勝軍的五十隻蒙衝幾乎已經陷入大堆敵船中無法脫身。

這時卻聽撲通撲通接連有聲,在元軍自以爲得手的當口,被包圍的宋軍竟都棄了船隻躍入水中。

咚咚咚~元軍船底忽然發出一陣陣悶響。

“不好,宋賊在鑿船!”聽到響動,船上的元軍明白了狀況,頓時大恐,他們雖強於步騎,但卻旱鴨子居多,萬一沉船落水,幾乎就是死定了。慌亂之中,也有膽大點的趴在船沿拿長矛往水底下捅,卻被船下的“水鬼”一把拽翻,整個人沉了下去,不一會就帶上一串帶血的泡泡。

鑿船這種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游泳技術好已是難得,還要鑽到水底騰出雙手來拿鑿子,這對普通人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必須有百裡挑一的“水鬼”來做。“水鬼”是對水性絕佳之人的稱呼,張、胡手下的忠勝軍前軍大多是在昌國做水手乃至水匪出身,但這些人裡面也只能挑出一兩百個“水鬼”。

元軍船隻多是些漁船或者舢板,船底低平,往往是些薄薄的鬆、杉板材,時間一久就算不去碰它也會朽壞,用錘子和鋼錐兩三下就能撬出一個洞來。這些水鬼還兩三人配合行動,有人鑿船,有人偷襲騷擾,讓船上元軍應接不暇,甚至一邊兒用力,將已漏水的小船直接翻倒過來,再一錐子一個,一錘子一雙,將落水的敵人乾淨利落的結果了性命。

河口觀戰的禿蠻帶一臉陰雲,幾千人又被幾百人耍的團團轉,高貴的蒙古人豈能容下這口惡氣。

“傳令,不與宋人水鬼糾纏,全體船隻強突過去,今日必須登岸!”

元軍有船一千,幾百個“水鬼”能鑿沉的船隻畢竟很少,禿蠻帶沒必要擔心幾隻沉船,更不必顧惜幾百個漢人的死活。眼下能夠迅速擺脫糾纏的最好辦法就是拋下翻沉的船隻和落水的人員,全軍齊出,趁亂衝向對岸。

“衝鋒!衝鋒!不用撈人了,快劃船!”聽見後方號角傳來命令,元軍在各船將校指揮下紛紛脫離接觸,前後兩陣匯聚到一起,徑直往東急行。似乎宋人的水上防線算不上太嚴密,拋下那幾百個“水鬼”以後,兩裡寬的水面上就沒再遇見兵船阻擋。

七八百艘只烏壓壓的佈滿了水面,就像一塊黑雲向著忠勝軍的水寨漫延過去。這水寨以渡口爲中心,向兩側延伸了好幾裡。一般來說,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把防線拉的太長那就相當於沒有防線。元軍顯然也是這麼想的,一萬多大軍刨去那些民夫水手還有七八千人,不需要用任何戰術,就算平推過去幾乎也是穩操勝券吧。

“哈哈哈……宋賊不過爾爾,我軍勢如破竹!請將軍下令,我軍騎兵可以準備上船了吧!”撒思吉望著漢軍已經順利近岸,得意又興奮,向禿蠻帶踴躍請戰。

留守的二百隻船是經過改造專門用來運送騎兵和軍馬的,船隻加寬,首尾有踏板便於上下,兩側又加了護板,是爲水戰和運輸兩用船型,稱爲水哨馬船。兩千蒙古騎兵魚貫上了船,正要在漢軍破寨之後去順風追擊,只可惜前方漢軍卻遇見了麻煩,而且是大麻煩。

“下船!下船!搶灘登岸!破了水寨升官發財啊!”一元軍千戶高聲吆喝著指揮士卒先登,宋人似乎已經被嚇破膽了,一點反應都沒有。漢軍們在水上折騰半天,好不容易上了岸,一個個都興奮的哇哇叫著跳下船去,但這岸邊的灘塗佈滿了淤泥,下船的士兵全被陷了下去。淺的地方泥深及膝,還能深一腳淺一腳的移動,深的地方直接沒過腰際,人一下去就動彈不得。

這個時候,一直沒動靜的宋軍寨內忽然冒出無數人影,密如飛蝗的箭矢撲面而來,將那些陷在岸上的活靶子一個個射死在灘塗之中,黃濁的泥岸頓時被血水染的鮮紅。

“小心灘塗上的爛泥,集合,集合,攻宋軍渡口!”那前沿指揮的元軍千戶急忙調整戰術,將手下船隻集中起來,調往忠勝軍的寨門方向,那裡有渡口碼頭,最便於上岸。不過他能想到的地方,張鏑怎會想不到。寨門是重點防守之處,百步寬四五丈高的寨樓上,預先佈置了四五百精兵,幾個城池蒐羅來的守城器具也應有盡有,元軍離著寨門還有幾十步遠就被雨點般的滾木礌石砸的暈頭轉向,甚至還有黑乎乎圓滾滾的百十個震天雷兜頭扔了下來,將元軍連人帶船炸的粉碎,這震天雷陣戰帶著不便,守城還真是利器,除了慶元帶來的二百個,張鏑又在海州等地蒐羅了不少,所以可以不要錢似的往元軍頭上丟。

元軍船隊之中一片鬼哭狼嚎,短短一刻鐘損失了二十多條船,四五百人,這純粹是來送人頭的,那漢軍千戶震怖之中也再也不敢打寨門的主意。但其餘各處的元軍也好不到哪裡去,統兵將校們都意識到了灘塗的危險性,不約而同的去尋找易於登岸的地點,試圖集兵去攻打薄弱之處,但張鏑的防守從來不會留下薄弱兩個字,所有關鍵位置都建了敵臺,只需三五十人扼守就牢不可破。元兵在這情形下只有兩種選擇,要麼上灘塗給宋軍練習射術,要麼硬啃敵臺,讓宋軍丟震天雷。

正在進退失據的時候,原先被甩在身後的“水鬼”又上了蒙衝,尾隨了過來,陳閔這樣愛湊熱鬧的主,怎能錯過這麼精彩的戰事。

五十條蒙衝一摻和進來,元軍更是雪上加霜,戰線被切割的支離破碎,失去建制的戰船隻顧奔逃,駕船的民夫們又一次亂了套,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了,二里寬的水面又成了下餛飩的湯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
第二百五十三章 土豪們的末日(二)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第九十二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四)第七十四章 暗度陳倉 示之弱攻之以強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一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 我欲南走先取東(上)第一百九十章 整兵不利 劉十九命隕石灘(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二百七十五章 北元密探(九)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二百六十九章 北元密探(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三百五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二)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六十五章 除舊佈新 潘司吏出獄歸順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練兵 東粵國灰飛煙滅(下)第九十七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乃顏之亂(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白溝河 決戰(八)第二百五十七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二)第二百零五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一)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議風波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百十八章 白溝河 決戰(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七十八章 元軍屠城 肆兇暴罄竹難書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倭島攻略(三)第二百十六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九)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六章 表功饗士 攜書持禮拜府尊第三百十七章 韃子都是紙老虎第一百七十六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十三章 烈女忠僕 血海深仇終得報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六十四章 連環大戲 施奇計海州易主(下)第一百十五章 移民實邊 太平城太平之政(上)第五十三章 元使被殺 陳宜中用備虜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二百六十六章 招降使者第一百十一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下)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亂真 假元使真下溫州(下)第二十二章 中興藥局 良醫懸壺濟衆生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三百十四章 南北之議第三十五章 以點擴面 環島再繪新藍圖第五十五章 偵查敵後 窺東海知己知彼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五十章 奸謀敗露 魏良辰捨身救友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四)第二十四章 家書急催 時隔一載返故鄉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韃子的反撲(二)第九十三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七十七章 戰猶未止 慶功宴氣氛陡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一百零六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上)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三百五十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十三章 昌國整軍 兵不在多貴在精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八十五章 虞橋反攻 陣而戰以步克騎(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揚州的執念第三百十六章 楊村驛 打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時 憑城堅守何足懼(下)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四百十六章 白溝河 決戰(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尖扎县| 湛江市| 文山县| 台北市| 桂平市| 旬阳县| 开江县| 五家渠市| 顺昌县| 德昌县| 阿荣旗| 德清县| 潜山县| 平塘县| 南康市| 巫山县| 怀柔区| 柞水县| 青铜峡市| 伽师县| 揭东县| 金溪县| 米脂县| 大余县| 普安县| 宁武县| 余干县| 蓬莱市| 固始县| 府谷县| 张家口市| 朝阳区| 盘山县| 舞钢市| 洪湖市| 永善县| 凤冈县| 柳江县| 澜沧| 澎湖县|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