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九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三)

劉石堅的報告很好的總結了中興社地盤有多大、人口有多衆、錢糧有多廣的問題,讓人可以清楚的認識到這個組織的強大力量。

第二個做總結的部門是吏部,吏部掌管事務官的選拔任用考覈,職責十分緊要。

自古以來治民先治吏,事務官是政務的直接實施者,是中興社與老百姓之間的橋樑紐帶,將事務官用好了、管好了,各項事業就算成功了一大半。

吏部部長葉承雖然年輕,但多經歷練早已證明了他的能力,主掌吏部以來雷厲風行,將中興社上下官吏都管理的既有序又清明,基本做到了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獎罰分明。

張鏑的風格一向來最注重務實,要求下屬們報告工作都不要那些虛頭巴腦的,只挑乾貨。所以葉承的報告也直接以數據以事實說話:

“經兩次招考及持續開展薦舉選任,我中興社現有各級事務官一千二百零六人,其中總社八部門直屬事務官三百七十一人,臺員城、太平城等地分屬部門事務官三百五十九人,保長、營正等基層事務官四百六十六人……”

一千多名事務官看著數字不少,但與四十多萬人口比起來就算不上什麼了。因爲中興社是官吏一體的制度,上至總理、下至基層小辦事員全都列入同一個規範化管理體系當中。

如營正、保長這一級別,在中原社會都是由鄉紳自治,所謂皇權不下縣。一個州縣也就個位數的幾名官老爺,底下輔佐的書吏、衙役則在數十人左右。但這些都是官府入冊的經制吏,是正式吃皇糧的。此外還有爲數衆多的額外吏,其人數往往是經制吏的很多倍。直白點說,將經制吏比作正式工,額外吏則是臨時工,那麼一個正式工至少能帶十幾名乃至幾十名臨時工。

所以表面上中原傳統官府似乎官吏的人數很有限,但若將所有額外吏加上去數目就很大了。大約一個縣城多者上千人,次者六七百人,至少也不下四五百人。

正式官員有俸祿,經制吏也有工食銀,但大量的額外吏明面上是沒有固定薪水的,所以就不得不貪,自己解決生計問題,費盡心機的去做舞文弄法、貪污受賄、敲詐勒索之事。加上額外吏根本沒有政治前途,做好做壞都基本沒有再進一步的機會,既然入了這一行在政治上不能得到合理合法的地位,便轉而獲取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就只剩下營私舞弊藉機斂財一個目標了。

而朝廷命官和經制吏人數太少,必須藉助衆多的額外吏管理地方,不能不讓給他們一部分利益,對於額外吏的不法行徑經常是默許的態度,使得他們更加肆無忌憚的貪瀆枉法。

在這種制度下,最受苦的還是平民百姓,在皇糧國稅之外還要遭受胥吏們的橫徵暴斂,去衙門辦任何事情也都要被百般索賄,有冤無處伸。

同樣,胥吏的積弊陋習也對官場習氣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加重了官僚隊伍的貪污腐化。

中興社的事務官卻一改傳統中原政府的官吏制度。將官與吏結合起來,納入統一的管理,每人都給予保障生活的基本待遇,與此之外則嚴格杜絕一切陳規陋習和非法收入。事務官們有了正經收入,沒理由再巧立名目鑽營斂財。同時對於事務官中的表現突出者,敞開了升遷渠道,如今中興社用人之際,只要有能力就必定能有用武之地,職務的升遷也伴隨著待遇的提高,使得事務官們能有更高的追求,不僅僅再侷限於蠅營狗茍獲取點小利。除此之外中興社有專門的監察官,以嚴格的制度規範,堅決處罰那些害羣之馬,矯正不良風氣。

在張鏑的要求下,吏部部長葉承已經制定好一整套的事務官管理程序。從選拔、任用、考覈、監督、升遷、黜落、處罰等各方面都做了規定,事務官的各個方面都日漸正規化。綜合而言,對比普通的中原王朝政府,中興社看似正規官吏數目的比例較高,所需的薪奉也就高了,但減去那些不合規的損耗,實際遠遠比那些低效又貪腐的衙門要節省的多,百姓的負擔自然也小得多。

按計劃,今後除了在流求、呂宋等本部諸島實行當前的事務官制度,島外各根據地也都要進行正規化管理。根據實情,或者就地選拔、或者由總社派出人選擔任各級職務,原則上各地主官還需要進行輪換,即便無**換的,也需定期到總社培訓述職。這是爲了杜絕地方軍閥化,保證中興社整個組織接受中樞的絕對領導。

對於中央對地方的領導和監督,葉承在報告中也有專門表述:“按總理訓示,吏部不日將簡派監察官,輪迴巡視各地施政情形,既有明查,也有暗訪。若發現有擅權獨斷、不聽指揮、暗通北虜及欺壓平民、敗壞中興社名聲等不法之事,必然按律嚴懲。今後山東、海州及一切新佔據地方,治下都需實行牌甲制度,基層保長一級須分批輪訓,保證德能勤績廉堪當其任,且無條件忠於中興社……”

聽到這裡,某些人有點不自在了。監察官不就是欽差嗎,還是明察暗訪相結合。而且連治下人口都要牌甲組織,看來以後什麼事也難瞞得住中央了,過去佔山爲王的那一套是行不通了。

шшш ⊕TTκan ⊕co

吏部還有一項職能就是建立飛鴿傳信系統,葉承的報告中也提到了一點。從泉州的第一個鴿舍,數十隻信鴿。至今已培養信鴿三百多羽,在北至山東,南至呂宋的漫長通信線路上都建立了快速聯絡。這就進一步加強了中興社對於各地的掌握瞭解和控制。

吏部的報告著重於對中興社管理者們的總結梳理和規範,讓與會的各位頭頭腦腦們心裡有個定位,明白自己是誰,是什麼身份,以及今後該怎麼做的問題。

張鏑明白,當前的中興社雖然一切都走向正軌,但各種制度草創,還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尤其本部諸島以外,都是各自爲政,非常有必要讓中興社的權力深入進去,而權力深入的第一步自然就是對人的掌握,具體來說就是對事務官的掌握,只要中樞掌握了事務官的任用權,對地方的控制也就水到渠成了。對此,吏部任重而道遠。

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
第三十四章 流求經營 中興社獨佔其利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一百一十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請使北上大都(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雲又起 福安府四面反攻(上)第八十八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個擊破(四)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戰陳墅生擒二將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九十六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遼東客商馬越第三百二十九章 紅巾化白頭第二十七章 揭榜東歸 攜友夜訪黃林鎮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二百五十一章 帝國的凝視(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是戰是守 衆人衆議有衆策第二百九十二章 各個擊破(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五十九章 兵進東海 施居文獻城反正第二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三)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四百十一章 戰略大反攻(十三)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島攻略(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十二章 辭舊迎新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四百二十二章 奉天受禪第二百八十五章 裹紅巾的反賊(四)第四百十九章 白溝河 決戰(六)第三百十一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四)第五十一章 勤王軍至 升官加爵受封賞第一百零三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興大會戰(十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十四章 廣州遇險 南海大勝蒲家船第十五章 瓊島求醫 杜神仙慧眼識珠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說,打仗真好玩第二百八十六章 暗流涌動(一)第六十八章 獨面強敵 議撤兵暫避鋒芒第二百九十八章 楊村驛絞肉機(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興府第十章 初探流求 上島佈下第一子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二百一十章 聯兵征討 殺雞就用宰牛刀(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伐虜 伐虜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五章 鋒芒初露 一戰奮勇誅賊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三)第二百零四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四)第二十五章 蒙召進京 小朝廷頒賜出身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聞捷報羣醜爭功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島攻略(五)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一章 死而復生 緣是蝴蝶夢莊周第一百八十三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七)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謀定川蜀第一百七十四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一百零五章 堅船利炮 看雷霆蓄勢待發第一百六十五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嚴陣以待 回戈痛擊范文虎(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隆興大會戰(十二)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傑 小刀會姚氏八雄第四百二十章 白溝河 決戰(七)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兩可以撥千斤第一百九十九章 固本培元 治民強軍修內政(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東方既白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檢司第三百九十九章 戰略大反攻(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甲字三十六號特情(二)第四百十四章 白溝河 決戰(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楊村驛絞肉機(二)第三章 整裝東遊 江中遭賊反殺賊第二百零六章 獵頭戰爭 大甲人並不好惹(二)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三百十二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五)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二十章 流求新貌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八十九章 南門之變 軍糧盡全師而退(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招徠舊部 慶元城戒嚴蹊蹺第一百七十一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二百三十九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土默特右旗| 蒙自县| 邯郸市| 长泰县| 娄烦县| 德安县| 莒南县| 五原县| 全南县| 达州市| 通城县| 新泰市| 天等县| 仲巴县| 重庆市| 年辖:市辖区| 乐平市| 萍乡市| 沈阳市| 林州市| 本溪| 鹤山市| 九龙坡区| 和田县| 隆子县| 措勤县| 正蓝旗| 宣化县| 罗平县| 南涧| 兴安县| 湖南省| 靖西县| 宣威市| 郓城县| 内丘县| 建瓯市| 舟山市| 吉木乃县| 竹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