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章 流求始大 文丞相留滯溫州

三月份的東海,風浪平穩,天氣也基本以晴朗爲主。裝載著幾十萬人的龐大船隊在海上航行了數日,順利抵達流求北部海域。中興社副總理劉石堅每天都爬上雞籠港後的雞籠山朝著北面眺望,輪番派出十幾波哨船前出幾十裡打探情況。等了那麼多天,終於等到了慶元來的船隊。雞籠港用了五個營的戰俘苦力,花費半年多的時間修建,總算是初成規模,現在完全有條件停泊幾百艘五千料以上的大海船,容納這一次的移民船隊是綽綽有餘的。

這一次移民人數確實有點多,原本流求、呂宋兩個基地加起來人口也纔剛剛達到十萬人左右,這回差不多要在原有人口的基礎上一次性增加三倍,規模有點驚人。好在中興社對於安置移民已經很有經驗,早就在自新城附近設置了多個規模龐大的臨時營地,各項物資都已調配完成。

船隊到港,中興社八部門的數百名事務官都開始連軸轉的忙碌起來。戶部要負責數十萬人的糧食分配、居住安置,還要按牌甲制編定人口黃冊,製作每個人的身份牌;吏部需重點做好基層組織管理,選拔、指派保長以上的基層事務官,加強對甲長、牌長等輔助人員的認定和培訓;醫藥部須確保幾十萬新到人口的衛生防疫,及時收治病人,並監督安置點的生活環境,檢查個人健康,滅殺跳蚤、蝨子、臭蟲;工部的任務是加緊修建移民點,完成正常生活所需的各種設施,並在新移民中招收勞工;兵部則需要在戶部完成牌甲制劃分的基礎上推行三級兵制,雖然訓練沒法這麼快展開,但材勇的選拔登記和兵額名冊的編定卻可以立刻實施。剩下的禮部、刑部、貿易部的事務雖然沒有那麼迫切,但各項工作也必須跟上。圍繞著三十萬新移民,整個中興社都有的忙了,估計沒有幾個月的時間,都沒法安頓完畢。

對於大部分初次上島的人而言,流求的規模和中興社的組織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期。想象中的不毛之地,原來竟是一片王道樂土。

像胡隸是從中興社初創就瞭解的,但也對它的迅猛發展感到驚訝。就是袁鏞這樣淡定的人,也對這海外荒島上憑空變出來的繁華城邑嘖嘖稱奇,更對張鏑的經世之才大爲感嘆。再如向來狂妄自詡的陳復,這些日子來一次次被張鏑的實力顛覆了思維,這塊巨大的冰山底下到底還有多大,真讓他琢磨不準了。尤其親眼看到了流求這塊基業,看到了比一般中原官府強出百倍的中興社的執行力,不禁感嘆這真是王霸之基。至此他再也不直呼張鏑之名,而是率先一口一個“主公”的叫起來,真讓張鏑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

大多普通的移民們想不了那麼多,一來就有地方住,有熱飯吃,就覺得安定了,逃難出來的那種惶惶不安很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對這個陌生的地方,這個強大集體的歸屬感。

對張鏑而言,雖然有些忙亂,但至少回到了自己的地盤,回到了讓人踏實的家。張鏑的家就在自新城第一坊第一甲第一牌第一戶,正真的全城第一家。如今自新城已初具規模,總社官署在內的各類建築已經基本完工,三縱三橫三條街道和十六個坊區數千座民宅都已經建成。總理家的宅子當然是最大的,雖然不如臨安城裡達官顯貴們的豪門大院,內外兩進幾十間房也足夠住了。更主要的是家人們都在一起,能讓張鏑在忙碌之餘感到難得的溫馨。許小娥的身子豐腴了一些,七個多月的身孕已讓他行動有些不便,但狀態很好,丈夫回來了終於不用再爲他擔驚受怕,可以安心養胎,幸福的期待新生命的來臨。

……

幾天前,一路上歷經了周折的文天祥終於在張鏑派出的人護送下乘船到了溫州。但當他趕到江心嶼的時候,這裡已經人去樓空,“天下兵馬都元帥”的行營從溫州港遷避出海,不久前往福建去了。

文天祥馬上就打算動身南下,繼續去追隨行朝,去追隨大宋最後的希望。但啓程前卻遇到了一點阻礙,阻擋他的不是別人,正是行朝留守在溫州的大臣,甚至有幾個他都認識,以前都曾打過交道。

見到了曾經同朝爲官的故人,文天祥感到很親切,但對方的態度卻有點尷尬。他們是受命來鑑別的,鑑別文天祥的真假和忠奸,因爲行朝確實不能再有任何閃失了。

自收到文天祥的呈文,得知他從鎮江逃回,行朝中就分成了兩大派,有的替他高興,也替大宋慶幸能回來一個忠直的大臣。另一些人卻表示了質疑,一個孱弱的文臣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從看守嚴密的祈請使團中逃回來?就和當初的李庭芝、苗再成一樣,他們嚴重懷疑這個文天祥是假的,又或者是有別樣的意圖。

又一次被自己人懷疑,文天祥心裡沉一下,有些無奈,但他仍是開心的,他笑了,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鑑吧,別吧,想怎麼鑑別就怎麼鑑別,鎮江、真州、揚州那樣兇險的情況都過來了,眼前這麼點波折,又有什麼好好怕的。我就是大宋臣子文天祥,大宋丞相文天祥,真真實實,一絲不假。

身份當然不會有錯,堂堂丞相沒那麼容易仿冒,但對於他的忠誠,又拿什麼證明呢?

文天祥並沒有指天發誓,也沒有激動自辯,只是平靜的取出了他南逃途中的詩文記錄,已在赴溫州的船上整理成冊,詳細記載了南逃的過程。其中有眼見國破家亡,被強迫押解北上加入祈請使團時準備自殺殉國,被同行勸阻後重新振作的心路變化。有從鎮江出逃經歷的重重磨難,有隨行同伴不斷遇難離散的悲傷無助,也有在真州、揚州被通緝時依違難從、倉皇無路的艱難窘迫:

“嗚呼!予之及於死者不知其幾矣!詆大酋當死;罵逆賊當死;與貴酋處二十日,爭曲直,屢當死;去京口,挾匕首以備不測,幾自剄死;經北艦十餘里,爲巡船所物色,幾從魚腹死;真州逐之城門外,幾旁徨死;如揚州,過瓜洲揚子橋,竟使遇哨,無不死;揚州城下,進退不由,殆例送死;坐土圍中,騎數千過其門,幾落賊手死……”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不愧是曾經的狀元,艱難的行程中倉促寫下的文字也不乏感染力,那九死一生的歷程躍然紙上,幾乎令觀者淚下。

派來鑑定的幾位官員深受感動,詩文中的艱難苦楚不是親歷者無論如何是沒法杜撰出來的。心之所向,九死不悔,這忠心還需要再鑑別嗎?

但是還是不能走,不能馬上往福州去。來人只是奉命行事,照樣得先把鑑別的結果往福州報,程序該如此。

文天祥很理解,他沒有脾氣。他已經知道行朝已經將各個職位分派掉了,包括他曾經的右丞相之職也已遙授給仍鎮守在揚州的李庭芝,他沒有介意,回去,回到朝廷去,哪怕任何官職都不再賜予他,他也認了。國家到了這樣地步,官位還值幾許?只求開恩讓他去,去福州,去抗元,去圖復興。

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
第三百七十章 隆興大會戰(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擊卵 擁萬衆長驅直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七十九章 二下海州 衆父老泣留王師第九十九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換代(上)第二章 避禍歸鄉 男兒志在行四方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興大會戰(八)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一百十九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北元密探(七)第十九章 以夷制夷 陳三甸糾合衆番第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 葉承密鬥蒲家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三)第三百三十一章 福州輪戰(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各個擊破(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零二章 南征之議 黃破嘴攤上事了(上)第十三章 二上流求 劉石堅整頓寨務第五十四章 前鋒出海 敵人有馬我有船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三)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一百十七章 德才之辯 事務官選拔考試(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福州輪戰(四)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六十八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六)第二百四十章 載舟覆舟 民爲水我爲舟(二)第一百四十章 白龍魚服 潛行山川無影蹤(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韃子的反撲(三)第二百零二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三十二章 婺城驚變 劉知州謀劫王駕(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隆興大會戰(十)第二百三十三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四)第二百零三章 縱貫流求 修馳道直通南北(三)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一百三十六章 虎落平陽 擁二王倉皇南狩第一百八十九章 建德之敗 蘭邑小城不堪守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雨欲來(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興化之戰 疾風勁草陳文龍(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祥興北伐(一)第三百九十章 弱國無外交(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暗流涌動(四)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四百零七章 戰略大反攻(九)第七十一章 河口初戰 小蒙衝顯大威風第二百七十章 北元密探(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四百十三章 戰略大反攻(十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遷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六十章 意在海州 鍾都頭引蛇出洞第二百三十六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七)第一百零七章 簡拔先鋒 前軍已至呂宋北(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弱國無外交(中)第三百零三章 楊村驛絞肉機(六)第四百章 戰略大反攻(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雨欲來(四)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 陷絕地甕中捉鱉(上)第九十四章 組織架構 治民還需先治吏(三)第二百八十章 山雨欲來(三)第四百零五章 戰略大反攻(七)第九十章 紙城鐵人 孤城義士守常州第二百二十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倭島攻略(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二王出奔 天意不絕我大宋第一百七十二章 勢力盤點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五十八章 連島起義 鷹集山遊擊破敵(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府衙遇襲 戴曾伯生死未卜第二百三十七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八)第三百零十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三)第二十八章 鳴鐘聚徒 袁天與曉陳大義第二百二十三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六)第四百十章 戰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章 瓊州小馬 新得小馬二百餘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百零七章 楊村驛絞肉機(十)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軍 譴偏師北上山東第七十六章 塵埃落定 撒思吉束手就擒第三百五十七章 隆興大會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指點江山 第一屆中興大會(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會獵泉州 一戰成名天下知(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泉州事變 蒲壽庚狼子野心(八)第三百三十三章 福州輪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兵臨城下 太平灣兩軍對陣(上)第二百五十章 帝國的凝視(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本部來的特派員第三百零五章 楊村驛絞肉機(八)第二百九十七章 各個擊破(六)第五十六章 因勢利導 殺官差鹽戶舉事第二百六十章 聲言其罪 鳴鼓伐之(五)第三百八十五章 倭島攻略(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土豪們的末日(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如磁針 不指南方不肯休(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祥興和議(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乃顏之亂(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豪們的末日(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阳县| 厦门市| 湟源县| 钦州市| 右玉县| 清涧县| 许昌县| 灵台县| 济南市| 金塔县| 泉州市| 都匀市| 商都县| 绥化市| 南乐县| 广汉市| 吉木萨尔县| 哈密市| 莲花县| 枣庄市| 新野县| 淮阳县| 庐江县| 马鞍山市| 福清市| 沈阳市| 交口县| 咸阳市| 商都县| 察隅县| 三亚市| 盐城市| 福海县| 延长县| 抚远县| 南溪县| 侯马市| 屯昌县| 皮山县| 翁牛特旗| 巩义市|